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马尔康县自然风光秀丽,区位优势良好,随着全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马尔康县以旅游二次创业为契机,以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宜居地”为目标,充分挖掘马尔康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把旅游业培育成推动马尔康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正>旅游业是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对外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四川省马尔康县委、县政府抓住阿坝州委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旅游二次创业的机遇,立足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突出"文旅相融活商贸"这个重点,提出打造"川西北最佳生态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旅游特色小镇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小镇,它是全域旅游的最佳载体和重要依托。全域旅游时代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溱潼镇是江苏首批入选的以旅游为主导的国家级特色小镇。文章通过调查发现溱潼小镇旅游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相违背。基于全域旅游的内在要求,提出溱潼小镇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于"十二五"期间已基本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传统旅游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已经很难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旅游物质文化的需求。文章根据旅游业的现状,分析传统旅游模式带来的问题,基于全域旅游的理念,提出了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因其综合贡献持续增长越来越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业的产业属性及当下时代背景推动其向跨界融合全域旅游的方向发展.本文以辽宁省为例,探讨以"旅游+"为原点,以"旅游+互联网"为平台界面,以"旅游+文化"为吸引力界面,以"旅游+新型城镇建设"旅游+金融"为内生动力界面,以宏观公共管理服务为保障,实现跨界融合全域大旅游的发展模式,将带动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调整及东北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用生态、文化优势带动商贸旅游,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生态经济区建设。福建可以借助郑成功这个两岸共同的精神文化纽带,推动高品质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推动经贸合作,加强产业对接,把福建建成山海合作、两岸交流的先行区、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前沿。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将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宁夏正在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银川市西夏区等六地已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西夏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以怀远夜市为代表的夜市文化;打造以宁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文化;打造以801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8.
政府工作报告于2017年3月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引导,意味着旅游业全面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良好基础。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文章对南京城乡旅游一体化发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推动南京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并实现全域旅游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智慧旅游的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是旅游景区经营权管理的实践和"全景栾川"的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是"栾川模式"和"全景栾川"的继承和发扬,是适合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县域旅游新模式。县域旅游"五位一体"全域发展模式的基础是智慧旅游体系,模式的实现途径是景区回购,核心内容是"五位一体"管理、全域发展、"五位一体"融资模式和全域智慧旅游。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被确定为我国旅游发展的主要战略,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以利川市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山地旅游发展进行探析。研究发现利川市山地旅游发展存在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旅游要素发展不齐和融合产品缺乏文化特色三大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利川市山地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发展旅游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近年来全域旅游竞争力显著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放格局不断升级,营销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政府观念不强、全域旅游的格局远未形成、景区空间分布较散、品牌宣传影响力不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对此,要紧紧抓住"十三五"时期加快内蒙古旅游业转型升级、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推动全域旅游政策贯彻实施,实施区域强强联合战略,积极开发有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加强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力度,加快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省万源市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生态康养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着力建设秦巴生态康养旅游文化名城,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认为,万源县应该从树立全域意识,建设生态示范城市;把握发展前景,建设生态康养乐园;立足自然禀赋,打造生态旅游胜地;传承发扬并重,打造生态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是国家生态功能保障区,拥有中国中东部最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别山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维系生态安全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大别山旅游发展现状和区内生态文化资源的生态价值为基础来对大别山的生态文化旅游竞争力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丽 《发展》2018,(11):63-65
全域旅游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它通过资源全域整合、产业全域融合、管理全域协调、服务全域覆盖,实现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并带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洛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淀积深厚,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但目前洛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时空布局、产业结构、产品体系和公共服务都有待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在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更是出现了注重环境与资源保护、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型旅游形式---生态文化旅游。但是,生态文化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需要借助旅游目的地的载体,在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基础,因此,如何实现生态文化旅游与新农村并轨发展之路成为政府关注重点。文章基于对武当山经济特区的研究,根据当地实际问题,提出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规划新农村,集中优势发展,推动移民建设,统一规划与生态文化旅游相一致,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与新农村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被称作"愚公故里"的河南济源,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适应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产业比较优势,以"全域"发展引领"全域济源"发展,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域济源"以"悟道王屋仙山,养生第一洞天"文化旅游作为主打,让游客真正走进中华道家文化,形成以王屋山文化旅游为龙头,…"景区游"、"城市游"、"乡村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作为城乡一体化十分发达的试点城市,济源与全域旅游所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于2005年4月18日首次在青海贵德县召开了全省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打造“两圈两带一区”特色牌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争取在2015年把青海的旅游业建成青海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今后10年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青海湖民族文化体育圈、环西宁旅游经济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旅游带和“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西安市长安区的区域发展实际,针对该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和类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树立"五个"战略思维,统筹全域大旅游协调发展;创新模式、广泛宣传、打造长安文化旅游名片;整合资源,全面开发长安深度文化游。  相似文献   

19.
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是宁夏全域旅游"大景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维度和实施抓手,协调发展好该组旅游共生单元对实现上述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旅游共生及协同发展理论为视角,在梳理总结宁夏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指其存在全域"红-绿"文化旅游共生顶层设计不足、"共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发掘不够、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及共生关系协同发展程度低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提出做好红绿文化旅游共生系统顶层设计,完善旅游"共生"基础设施,挖掘"红-绿"文化及共生价值内涵,开发"红-绿"文化体验性产品以及打造智慧乡村旅游平台等举措,以便在"红-绿"文化旅游共生单元协同并育中实现乡村振兴与区域旅游共生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了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发展。以全域旅游目的地创建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对象,探讨福建省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研究表明,现有福建省全域示范区在空间结构上具备极核型-点轴型的阶段性特征,并有向网络型发展的趋势,各示范区根据国内现有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可选择龙头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驱动型、全域景区发展型、城市全域辐射型、产业深度融合型等不同的发展路径进行适应性发展,进一步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创新、旅游标准建构来提升优化全域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