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海关》2008,(8):56-57
粮食问题在非洲大饥荒20年后,又一次占据了媒体的头条。从联合国秘书长到G8首脑,都在探讨如何解决全球性粮食短缺问题。而不少粮食出口国都增加了粮食出口关税,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专家认为,虽然本轮粮食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粮食供不应求,但除了供需层面的原因之外,粮价走高与最近两年国际金融市场走向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敏强  李恩  刘亮 《中国市场》2008,(36):104-106
当前国际粮食价格飞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粮食危机。作为粮食需求大国,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粮食危机与国内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指导我国的粮食价格政策转变。粮食危机是粮食价格增长过快、供给不足的表现,而价格增长源于供给不足,故国际粮食危机的根源是供给不足。种粮危机是目前我国粮食政策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价格暴涨成为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国际粮食危机形成鲜明对照。我国夏粮已经连续5年丰收,2008年全年粮食总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相对平稳,这是我国粮价相对稳定的积极方面。从两点论出发,当前相对偏低的粮食价格所可能带来一定的隐患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于欣 《新财富》2006,(9):22-22
由于近期面临粮食危机,印度6年来首次进口小麦,使得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进一步加大,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赵金厚表示,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是国内供求格局,因此粮食价格普遍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并引发部分国家粮食危机,成为继次贷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后,全球关注的新焦点。“粮荒”已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安全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波及效应也开始显现。根据多数经济、组织和研究机构的预测,今后几年世界将不得不面对粮食长期高位运行的态势。我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6.
蔡亮 《国际市场》2011,(4):28-29
世界银行2月15日公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29%。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2010年12月的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过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25%。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扑面而来,洞悉其复杂的成因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7.
世界粮食危机的诱因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全球因粮食供应紧张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已在多个国家引起恐慌.文章对粮食危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偶发性、周期性、货币性、结构性诸多因素引发了粮食危机,而粮食短缺将是长期趋势.国际粮价上涨将带动国内粮价上涨,但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并引发部分国家粮食危机,成为继次贷危机和能源危机之后全球关注的新焦点。"粮荒"已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安全对社会政治稳定的波及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历次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基本都是气候异常等自然灾害,此次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产生的原因则是多重的,包括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各类极端灾害天气、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全球粮食库存减少、国际市场需求压力、发展生物能源冲击、国际政治综合利益等。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海南、北京和天津8年粮食主销区全面推行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放开了粮食价格、购销和市场,它标志着我国粮食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变化,不仅粮食主销区,粮食主产区民将向站全面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市场的方向转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09,(3):17-18
一、2008年底国际粮食价格持续走低 受2008年粮食丰产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国际粮食价格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普遍下降,一直持续到了年末。  相似文献   

12.
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CPI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粮食价格对我国食品价格及CPI的影响越来越大,大豆、玉米是受影响最大的粮食品种.进口和期货市场是主要传导渠道。未来10年,国际粮食价格仍具有波动上涨的压力,我国大豆、玉米等粮食品种的对外依存度还会加大。国际粮食价格波动不仅会对我国CPI产生较大的冲击,也对我国传统的、以需求管理为主的价格调控政策提出了挑战。新形势下,我国应对国际粮食价格冲击需要有新的政策思路,更多地从供给侧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粮食供求关系稳定背景下的粮价上涨,说明货币泡沫对于粮食价格预期的影响日渐加剧。在国内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之前,国内粮食价格可能还有继续上涨的动力。粮食问题既有远虑,也有近忧。远虑表现为,我国粮食长期矛盾是粮食生产能力不足,被动满足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相似文献   

14.
章边 《致富天地》2004,(11):44-44
由于粮食供求矛盾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变,国内实现粮食产销平衡尚需时日。从国际粮食市场来看,预计今年全球粮食库存将进一步减少,国际粮食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通过进口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和调控国内粮食价格的空间有限。加之受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影响,以及国家实行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全国范围内治理公路超载超限活动和铁路运力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粮食价格在前期回落的基础上将保持小幅上升趋势。考虑到价格翘尾因素的影响,预计第三季度粮食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5%至30%左右,第四季度翘尾因素明显减弱,粮食价格涨幅将回落至15%至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粮食作为一种重要商品,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2003年到2010年。我国粮食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而本轮粮食价格的上涨是在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产的背景下发生的。对粮食价格进入持续上涨周期的原因以及今后中长期粮食价格走势如何,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并为进一步做好粮食调控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粮食危机。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夏粮今年又明显增产,国内粮食供给充裕,价格相对平稳。虽然本轮世界粮荒没有波及到中国,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将始终存在。为了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要以财政政策为重点,继续深化改革,配套使用金融、法律和行政多种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实证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粮食消费和粮食库存(1980-2007)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际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粮食消费和粮食库存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粮食库存是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影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最重要因素是粮食库存,且其影响力会逐渐增强;其次是粮食消费水平,而粮食产量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全球性的粮食危机。迄今全球粮食储备量已减少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给世界粮食安全笼罩上阴影。粮食安全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粮食流通领域暴露的问题日渐明显,从维护国家地方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应以改革创新的办法,做强做大地方粮食流通骨干企业,进而带动粮食主产区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这耳熟能详、平平常常的几个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农业是一个永恒的基础产业。然而,当人们还沉浸在农业已经过关的喜悦之中,国际市场上突然高涨的大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却将世界拖入了又一次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20.
国际粮价飙升,粮食储备已降至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全球通胀压力增大,2008年下半年全球粮价再次大涨已难以避免,预计上升幅度可能在10%以上。世界银行行长警告说,粮价飙升有可能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一亿人口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粮农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粮食状况报告中说,一些非洲国家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地等国家由于粮价飞涨和粮食供应短缺而爆发骚乱,共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