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4,(24)
纪录片兼具社会和市场功能,对于时下举步维艰的电视产业来说,纪录片生产完全可以在夹缝中寻得一丝生机,甚至一点先机。在纪录片没有做大做强形成产业之前,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在纪录片梦想的道路上探求和摸索,那就是——用拍纪录片的方法做新闻。纪录俨然成了一种新闻"时尚"。  相似文献   

2.
曹雪莹 《中国报业》2023,(12):20-21
在电视台的摄像工作中,新闻和纪录片的摄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并对电视节目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摄像的工作实践中,有必要对新闻和纪录片摄像本质异同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便能够完全掌握并遵循二者的摄像规律,创造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极具吸引力的纪录片,满足受众各自不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荷兰纪录影片大师伊文思在《摄影机和我》一书中说:“摄影机前的真实事物是否真实,观众是否相信,关键不在于这些事物是否受到干预,关键不在于这些事物是否受到干预。没有一部纪录片,甚至没有一部新闻片,是不经过某种程度的艺术处理就可以摄制成功的。当你对一个人说:‘别瞧着摄影机的时候,’表演就开始了。可见,适当的对被摄新闻主体进行拍摄调度,不仅可以做,而且也是人物纪录片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特写是指截取新闻事实中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和放大,是一种需要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写好的文体,以短小精悍、描写细腻、语言生动见长。因此,也是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文体。
  笔者在《山西电力报》从事编辑工作,这是一份面向全省电力系统职工的行业报,报道的内容、发行范围以及受众群均为电力职工,点缀在报纸中的新闻特写,往往能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使系统内的电力职工能用较短的时间,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真实地了解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生动故事。但好看的文体不一定好做,写好新闻特写要在采访、写作上做足文章,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时下,新媒体发展异军突起,新闻同质化越演越烈,独家新闻几近消弭。如何守住阵地、留住读者,是纸媒新闻人不得不直面的现实问题。报纸是一种新闻产品,怎样将新闻做得抢眼,这不仅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怎么做。从一定意义上说,新闻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而策划是新闻出彩的原动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纸媒而言,策划就是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是找准主旋律、唱出最强音、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社会越发展,人们越怀旧。而纪录片以全景式的视角记录真实的生活景象,给人们的怀念以载体。作为一种新闻记录体裁,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其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岑敏枝 《中国报业》2023,(15):230-23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产业的生产模式、内容结构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播速度变快、内容更加多样化、互动性逐渐增强,更加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但新闻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新闻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我们应优化新闻产品的设计与推广路径,提高产品质量,丰富技术手段,采取多元模式,实现新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康文君 《中国报业》2022,(21):92-93
本文结合对外传播的内容,阐述新闻纪录片的特点,从选题聚焦、传播基调、传播形式、传播渠道4个方面分析了纪录片对外传播价值体现的影响因素,重点从精细化构思的选题视角、柔性化表达的传播基调、碎片化传播的叙事节奏、多元化推广的传播机制等方面探讨纪录片对外传播价值体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通过对高新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助于增强新闻传播对公众的影响力,增强新闻信息的价值。本文对传统电视广播产业问题进行剖析,就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新闻传播途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川 《中国报业》2012,(19):61-62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其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会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因此,读者最关注与自己相关度较高的本土新闻。这不仅是新闻接近性的原因,更在于新闻报道中隐含的一种本土文化认同。相对于省级晚报,地市晚报至少有三个做强本土新闻的优势:一是采访力量强,对本土新闻驾轻就熟,二是了解本地需求与读者口味,三是对本地新闻的解读更具亲和力与贴近感。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角度是写好新闻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个好的新闻角度可以使新闻耳目一新,尤其是在新闻行业的激励竞争和信息膨胀的大背景下,新闻角度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新闻角度可以从新颖和以小见大入手,更要将受众的喜好加入其中,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偏离了初衷变成了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纪录片制片人查尔斯·斯特林在《大众传媒革命》一书中写道:"传统新闻媒体的聚合以及当今新闻报道向网络的迁移,正在彻底改变并扩展传统的新闻定义。"[1]其实,"新闻定义"的改变并非始自今日,只不过"于今为烈"罢了。最近《洛杉矶时报》用机器人代写新闻,南加州大学拟开设"眼镜新闻学"的课程,都为这一说法作了注脚。经典的新闻定义及其发展陆定一曾在1943年提出过一个影响深远的定义:"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因其尊重"事实"的唯物主义属性及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14.
新闻出版业在中国文化产业中,产业链最完整,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特征最突出。仅去年,中国新闻出版行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文博会“企业文化与品牌创意国际论坛”上做了上述表示。据介绍,  相似文献   

15.
叶玉芳 《广告导报》2006,(12):109-109
以真实为“灵魂”的纪录片一直以来就受观众喜爱。特别是近两年,《故宫》、《再说长江》等记优秀纪录片更是取得不错收视率。那么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手段一种表现形式,其在结构、内容真实性方面到底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本文试图从中文纪录片的不同制作和编导者的不同理念中,寻求一些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成  罗永攀  肖玲 《中国报业》2023,(9):148-149
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只有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版图,提高跨区域影响力,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做大做强。打造新闻类客户端,已成为国内传统媒体转型的主要出路。以上游新闻客户端在省级频道的实践探索为例,研究分析当前主流新闻客户端在跨区域传播中的具体做法,为当下媒体融合和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任彩玲 《中国报业》2023,(7):156-159
新闻作为官方媒体代表,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真实性,使得民众对于新闻的认可度非常高,在公民舆论自由的网络化时代,公民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与传播者,同时在线服务平台也可以实现公民的在线评论,让发布者可以观看到网民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在任何新闻事件评论与转载量过多时,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舆论力量。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公民享有相对言论自由,新闻媒体要做好新闻的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宗超 《中国报业》2023,(11):62-63
近年来,受到各类短视频冲击,传统图片媒体在媒介传播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优秀图片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和传播价值。在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用好图片这一信息载体服务于新闻传播?如何以图片为基础做好各类媒体的融合报道?本文以新华社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新闻图片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视觉报告,他主要通过视觉感观来传达信息的新闻报道载体,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新闻图片能给人带来一种真实性与实感性,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部分新闻人为了新闻噱头,将新闻图片最基本的特性抹杀,使用技术手段制造假新闻图片,本文就假新闻图片与新闻人的道德操守之间的关系做了浅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业》2015,(1):80
@竹水琉璃:新浪新闻新年献词如是说:我们将这样描述世界,坚持理想与专业。有情感,但绝不煽情;有立场,但绝不耍态度;有选择,但不会偏颇。所有的改变背后,有一种理念始终未变:做新闻的理想主义者,做新闻的专业主义者。前途荆棘,但我们坚信我们与所有人一起创造的价值,就像坚信我们终将生活在更好的未来一样。@凤凰时政:2014,媒体经历着一场思想的变革,全媒体、新旧融合、互联网思维、自媒体、死亡与再生、悲观与期望。有人离开,更多人选择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