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黎明  张涵 《中国市场》2010,(41):135-138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经济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焦点问题。节能减排不再单单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涉及了国际政治和经济层面。由于我国的碳交易体系刚刚起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风险的产生,本文从政治、经济、法律、市场和操作等角度对我国碳交易风险的成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碳交易市场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环境危机、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碳交易作为利用市场机制降低碳减排的手段,在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上有重要作用。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提供交易平台,可以增加我国碳交易议价能力、降低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创造碳交易市场更大的流动性。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外碳交易机制构建的先进经验,并进一步分析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几点启示措施,以期为尽早完善我国碳交易机制构建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焕波 《中国物价》2011,(7):66-67,18
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重视,尤其是已经开始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目前,主要是欧洲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建立了碳交易市场。欧美的碳交易市场基本从2003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际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国际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的分析,希望能促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改变我国碳交易的被动局面,并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董雨  袁雪  查勇 《商业研究》2024,(1):12-22
“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契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工具,2013—2014年,我国建立了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近十年以来,此项政策的减排效果已经受到广泛认可,但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依然值得探究。基于2010—2019年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以首批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该项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从碳交易市场特征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表明,在碳交易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碳交易政策效果在非国有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高的企业中更强,并且碳市场的交易规模、流动性、数字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都对碳交易政策效果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碳配额价格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6.
选取欧盟碳交易体系、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美国区域温室气体提议和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体系等四个最具代表性的碳交易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各个市场的交易价格、交易状况、减排立法以及控制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健康并具有发展潜力的碳市场应具备的条件:(1)政府需针对碳限制和碳交易制定法律;(2)碳市场更适合采用强制性减排措施;(3)交易价格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4)从长远发展来看,强度控制需向总量控制过渡。  相似文献   

7.
随着低碳经济的盛行,世界各国不断推出碳税、碳汇、碳关税、碳金融、碳交易和CDM项目。中国也于2008年开始试点建立碳交易市场,在各试点城市基础上将于2017年建立全国碳市场。而作为能源大省的安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对企业强制减排,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但是其实现减排过程中没有完善和利用碳交易市场,减排成本较高。所以文章首先对安徽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再对建立和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而规定的温室气体排减量交易。由于交易对象的特殊性、复杂性,因而在我国要使碳排放权能够进行市场交易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碳交易的市场体系,规范碳交易的标准和内容,并进行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9.
基于碳价格与环境能源关联分析的中国碳交易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交易市场发展是当今各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节能减排技术落后、国际碳价格波动、话语权缺乏,导致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受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供求关系理论,对价格与环境能源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据分析结果阐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多种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企业进行相关营销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碳交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减排机制之一,在碳交易市场上,排放权成为企业有价值的碳资产。在低碳理念之下,环保绿色成为供应链运作所追求的目标。供应链低碳化运作涉及各个组成部分的节能减排,而目前关于低碳供应链的文献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运用文献研究法,基于采购、生产、配送、仓储、消费、回收六个方面,综合梳理分析碳交易下供应链运作活动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碳交易下供应链运作的研究模型单一,很少涉及成本和利润以外的决策因素,消费阶段的碳交易问题研究最少,而政府在供应链减排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运行将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点.在R/S非参数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非线性特征检验模型,对我国五大试点碳交易价格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交易价格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状态持续性,各个试点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易风险,交易价格时间序列并不存在周期性循环,综合来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未达到有效状态.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科学引导我国碳交易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文正 《浙商》2010,(13):54-54
6月16日,一场由国内炊电行业领先企业爱仕达主办的以“携手世博·共创低碳生活”为主题的自愿减排活动在世博民企联合馆举行。爱仕达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目前国内首个主动承担世博联合馆碳排放中和,通过碳交易形式践行低碳世博,实现节能减排义务的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介入碳金融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主流商业银行早已深入到碳金融业务的各个环节,低碳经济的兴起和碳交易市场的飞速发展为碳金融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筹备介入碳交易市场,但国内碳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碳金融主动权缺失,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经营带来了风险。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涉足碳金融业务时有必要做好应对风险的相关控制措施和准备。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机制是碳交易市场健康运行的首要步骤。它通过确定企业可获得的排放配额的数量及其价格信号作用来激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地方的配额分配方式以及事后调整机制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应改进"历史排放法",并逐步使用"行业基准法"来分配配额,适度增加有偿分配的比例,同时改革配额数量的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5.
美国碳交易价格的法律规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岩 《中国物价》2011,(6):47-50
美国碳交易市场价格规制框架涵盖碳排放权的总量控制、碳排放权的许可分配、碳市场的监管机制和可预测的碳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破解中国碳交易实践中交易成本高、违约风险大的困局,需要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以碳排放权为核心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以登记、监测与核证为主要内容的碳交易政府监管机制,建构以市场为基础的多层次碳交易价格综合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张省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9):142-145+209
对碳价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有利于提高碳市场风险防范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分解和机器学习的碳价组合预测模型,将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输入预测模型,汇总各序列的最优预测值即得到碳价的最终组合预测结果。以湖北碳市场价格为样本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有利于提高碳交易价格预判的准确度、提高碳市场运行效率。基于此,建议采取二次分解和机器学习方法开展碳交易价格预测工作,建立跨试点碳价风险预警联动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碳配额发放总量。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之路,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新课题。现阶段,碳交易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暖的主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在总体把握碳交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对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升碳市场运行效率及市场化水平,通过建立信用体系满足碳市场多样化需求、丰富碳市场治理手段成为推进碳交易体系的重要思路。一、试点碳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在国家与各试点省市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推动下,碳交易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家与试点层面的碳交易管理办法、交易规则等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与国家注册登记系统建设趋于完备,控排企业减排意识显著提升。从两年来试点碳市场整体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许晗 《商业时代》2012,(19):66-67
虽然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但总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改变。目前我国作为碳市场的供应方已从中获取不小经济收益,但国内碳交易市场交易机制的缺失使得我国在未来国际碳市场格局变迁中处于被动地位。文章重点对处于被动局面的我国碳市场现状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剖析,并基于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本质特征和假设前提,构建了应对风险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碳市场赚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莹 《新财富》2008,(4):120-12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极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也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