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垄断分为两种:一是人为垄断;一是自然垄断。不正当的人为垄断需要打破,但类似鸟在天上飞、兽在地上行、鱼在水中游,这种所谓垄断就是一种合理事实。 相似文献
2.
按照目前全国电视广告营收总量四五百亿算,新《办法》将会导致全国电视广告营收损失六七十亿。兴致勃勃地看电视剧,却被毫无缘 相似文献
3.
“17号令”对广播电视广告播出内容和时间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针对电视广告市场的现状,有的放矢,意在规范电视广告经营,维护公众传媒的严肃性和权威形象。从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来看,“17号令”有利于电视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媒体和客户受“17号令”的影响,面临新一轮的相互磨合。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电视媒体这几年的发展,以及在广告经营和产业化上的进步,我们发现这中间其实面临了非常多的不利因素。比如2001年的2%的广告限额政策,医药保健品行业广告投放的限制和下滑,全行业高折扣的不健康竞争,等等,同时还有面临WTO之后国外媒体的虎规眈眈,以及中国现行媒体体制在市场化上的束缚。“带着镣铐跳舞”,这些话最能说明中国电视媒体近三年在市场化上艰难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6.
没有奥运会.也没有世界杯,2005年的中国电视广告兴奋点不多,让人感觉略微有点平淡。但是中国电视广告人很清楚.无论多么平平无奇的年份.总会有一出大戏在临近年底时鸣锣开场.那是广告的嘉年华,那是智慧的角斗场.那是实力的展览台,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招标。 相似文献
7.
8.
9.
国家广电总局“17号令”让我们提前规范广告经营,提前面对WTO对电视广告市场的考验,作为个电视媒体人,我们完全理解,也坚决支持。过去的几年,各电视媒体广告时间的增长远远大于创收增长,导致观众极为反感,广告单值大幅度缩水,山东台为了每年的目标任务.也深陷其中。作为广告经营的电视工作者,从媒体发展角度看,有几点想法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营销学的角度,所谓垄断性或独占性媒体,恰恰是任何一家企业都热切期望的梦幻平台。它覆盖全中国,千人成本最低,收视最稳定,效果最好,这样的垄断媒体正是我们广告主梦寐以求的、广告主选择媒体决不是以伦理道德观来衡量,而是效率和效果,垄断媒体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营销学的角度,所谓垄断性或独占性媒体,恰恰是任何一家企业都热切期望的梦幻平台。它覆盖全中国,千入成本最低,收视最稳定,效果最好,这样的垄断媒体正是我们广告主梦寐以求的!广告主选择媒体决不是以伦理道德观来衡量,而是效率和效果,而垄断媒体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业界声音几经修改,广电总局新17号令终于尘埃落定。对于一些以电视购物专题广告为主要营收的省级卫视,新17号令犹如晴空一声霹雳.而对于湖南卫视而言,新17号令犹如一剂催化剂,加速催生了其酝酿已久的价值升级,营销升级计划:在省级卫视中首开先河推出广告资源招标。此举不仅将17号令的利空转为利好,对于湖南台的广告经营无疑更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3.
“17号令”的出台对中央电视台影响较小,以往中央电视台各栏目广告总量基本控制在10%左右并未超出“17号令”中规定的广告总量,并且2004年又首次推出21点档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这又给广告主及广告公司增加了选择时段。但“17号令”确给各地方级电视媒体广告收入带来很大影响,因为我们从各电视台的节目编排表中可以看到在19点至21点期间,各电视台主要频道均安排播放电视剧节目。 相似文献
14.
对于广告主来讲,"新17号令"将开启中国电视广告进入贵时代的帷幕。做广告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它将设置一个更高的门槛。 相似文献
15.
16.
辉煌战绩独领风骚,逆势增长屡创新高一直以来,CCTV 年广告收入基本上占到了中国电视广告市场的1/3。2002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逆势上涨,势头很猛,广告收入在60亿-70亿之间。2003年 CCTV 黄金时段广告招标总额高达33.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2%,创下了中央电视台历届招标收入的最高纪录。如此奇迹是如何诞生的呢?是否央视在虚张声势?宋先生给我们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人不信央视能够创造如此奇迹,能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专门到国家税务总局去调查央视2003年1月份的税收状况,结果1月份央视广告税收上升20%多,与央视公布的数据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