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基本属性。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领域中最普遍、最典型的现象,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以模糊限制语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最后对模糊限制语在科技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秦毅之 《经济师》2013,(11):246-247
自从模糊语言学这一交叉学科诞生以来,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就没有间断过,其中不仅有宏观方面的研究,也有从微观方面的研究。模糊限制语隶属于模糊语言学,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其使用者更好地实现说话者自己预期的目的。许多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行过分析和探讨,也有学者针对某一专门领域语言的模糊限制语做过研究,比如,科技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医生用语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等等。随着整个社会商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广告作为销售和信息传播手段愈发显得重要,人们对广告语言也更加关注,对广告英语的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文章结合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针对广告语中的模糊限制语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广告的创作和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模糊限制语就是要在发话人话语的明示刺激下,结合交际事件的语境因素,激活大脑中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结构,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通过推理获取话语的隐含信息,实现对交际者意图最恰当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4.
栾岚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07-208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作为一种特殊语体要求用词准确、行文严谨,但仍有大量的模糊限制语存在于英语科技语篇中,体现出了不同的语用功能。因此,列举实例阐述了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语体中的几个语用功能,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模糊限制语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5.
任芬梅 《经济师》2014,(12):251-252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模糊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英语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在商业领域内的交际中。广告活动是一种广告商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交际活动,模糊限制语常常出现于作为信息时代重要交流手段的广告中。分析了英语广告中存在模糊限制语的原因,指出了语言功能对广告商和消费者的作用,讨论了语用学在广告商和消费者心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4)
模糊限制语可以增加模糊性,降低讽刺效应,减少模糊性。模糊限制语的这种语用功能,使得语言更加礼貌、含蓄、灵活和委婉,使沟通双方的关系逐渐改善,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提供了现实的语料支持。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大量存在于医患对话中,它是说话人基于自身交际目的,顺应语境因素进行语用策略和语言选择的结果。探讨物理世界、心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对医生模糊限制语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项目组织结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项目组织结构选择在项目计划过程中的定性分析及其不确定因素,通过引入定量分析方法-模糊聚类分析法,进行项目组织结构选择的定量分析。同时介绍了如何建立企业项目组织结构标准,及如何进行模糊聚类决策。  相似文献   

9.
沈一丁 《当代经济》2014,(24):30-31
商务谈判,是为了达到一定经济利益的谈判活动.在商务谈判中,“谈”贯穿始终,所以谈判用语非常重要.商务谈判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对语言的运用非常重要.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对模糊语言的运用非常严格.因此,研究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3)
英语中存在有大量的语用模糊现象。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认识与体会,就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英语教学与改革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李朝晖 《开放时代》2005,2(6):134-139
日本人的语言表达忌明了、喜暧昧。日语中有很多含义模糊的表达,而且日本人也喜欢使用具有模糊功能的词语,日本人的这种表述习惯时常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误读。不可否认,语言背后隐藏着人们的处世哲学和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因素,可以看出日本人使用模糊表达与日本人崇尚“以和为贵”、强调集团观念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模糊逻辑是一门处理不精确推理的数学理论,它采用if-then规则的语言形式来进行推理,随之发展起来的模糊系统在构建复杂不确定性系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Sugeon模糊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经济产出进行了模糊建模,首先,按照柯布-道格拉斯函数,选取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作为经济投入要素;然后构建经济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并采用BP算法确定出网络的参数;最后,与传统采用回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糊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交际双方认知结构和认知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有严格意义的对等,翻译和翻译的方法只能是动态的,因此"对等"也只能是动态的。关联理论是译者和译语接受者阐释语篇时的依据。关联理论视角下语篇翻译的动态对等模式可为翻译过程中话语与语境假设不相冲突时进行系统切换,两者冲突时进行调变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师》2018,(2)
商务英语信函要求语言精准,尽量避免歧义与误解。但在一些特殊情景下,为了使商务往来的书面语言更礼貌得体,促进商务贸易活动的顺利进行,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却被广泛使用。文章论述了模糊语言的基本概念,结合实例分析了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语用功能,进而为顺利有效地开展商务沟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时政文体是书面语体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阐述、说明、解释某种观点、理论和政策,达到政治宣传和传达思想的目的。时政文体在选词和句法结构上非常正式,属于“封闭性语域”,导致其语域变体的可预测性较强。以国务院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英译本为语料,在语域理论的指导下,对白皮书的话语范围、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进行语篇分析,发现上述三种语境因素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以具体的方式出现,共同作用于语篇情境,制约语篇生成者对词语和语义结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高颖 《经济师》2011,(2):143-144
在商务谈判中,巧妙的使用模糊语言常常可以有效的提高谈判效果。文章运用合作原则,探讨了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以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3,(3)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模糊语言广泛地应用到英语广告中,表现为语音模糊、词汇模糊、句法模糊及修辞模糊等。模糊语言产生的歧义既可是积极的:标新立异的广告语言有效地树立品牌形象,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刺激受众购买欲;也可是消极的:恶意使用模糊语言歪曲事实,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这是要严令禁止的。  相似文献   

18.
孙天明 《经济师》2012,(10):90-92
英语指示语是说话人选择和利用各类指示语,通过不同语言结构营造语境而产生含义,达到交际目的的重要手段。英语指示语包括人称指示、空间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和社交指示。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文章从语用的视角对英语指示语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语言的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备选科研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科研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针对科研项目评价中评估信息的模糊性,提出了科研项目立项的模糊语言评估模型。该模型使用广义模糊的导出有序加权平均(GFIOWA)算子,对模糊语言偏好信息进行集结,利用三角模糊数排序公式求得科研项目的排序和择优,描述了具体的计算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幽默是一个有多种意义的概念,涉及到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方面,是一种具有制笑功能的交际形式。作为各民族文化中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幽默是人们心智的艺术表达。然而,幽默是什么?幽默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幽默的功能如何实现?有关研究指出:幽默式是汉语修辞重点辞式之一,“幽默是利用语言条件,对事物表现诙谐滑稽的情趣”。所谓辞式即辞格,是有着特殊表达功能的格式。但仅仅形式还撑不起幽默的场面,还不能独立完成幽默的任务,“在语符独立自足的静态条件下,词语幽默色彩极少,句子意义多不谐趣”。但在一定的言语交际语境里,为什么那些自身缺乏幽默特质的词语或句子却可能一下子变得幽默起来,并且语境的变换会影响幽默的效果,或者说,为什么不同的交际语境会产生不同的幽默效果?是什么创造或参与了这场改变?很显然,语境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把幽默话语作为语用现象,把幽默话语置于交际双方共有语境的关系中来考察,才能得出更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