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运用词化理论和语义成分分析法,着重探讨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词化能力和词化特征。研究发现:(1)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的词化模式可概括为“名词+特征+X”;(2)各首位语义成分的词化能力不等,按“人物名词+ly”词化模式整合而成形容词的词化能力最强,其次分别是“时间名词+ly”类形容词,“物质名词+ly”类形容词,“其他名词+ly”类形容词,“状态名词+ly”类形容词和“动物名词+ly”;(3)英语“名词+ly”类形容词表示名词词根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在词化过程中词义有所延伸,但极少存在“隐喻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湖北洪湖方言中的两类状态形容词:带后缀的状态形容词(甲类)和“冰凉、通红”一类状态形容词(乙类)。由于洪湖方言中乙类状态形容词并不多见,词例很少,因此只从构造、语义及功能等方面重点考察了甲类状态形容词。此外,文章还对与甲类状态形容词功能相当的四字格形容词做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现代英语中名词定语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名词定语的句法功能和名词中心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及名词定语与名词转类形容词以及与复合名词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日语多义词中多种语义之间相互关联,分析这些相关联多义词的模式就要用到语义扩展。语义扩展中最多用到的就是比喻。通过分析多义的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中的隐喻、提喻和转喻,归纳这些词语的语义结构,探讨多义词语义扩展与以日语为母语者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了解这些多义词的语义扩展结构对学习和掌握多义词的语义和用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出发,对副词“只”进行了分析。在句法平面上,副词“只”的主要功能是用在动词性成分前起限制作用,有时也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分句前起限制作用;在语义平面上,副词“只”的语义指向比较复杂,可以指向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甚至可以在复句中指向分句;在语用平面上,副词“只”的主要功能是强调语气和限制范围的,有时也能协调音节。  相似文献   

6.
英语动词的句法作用和表义功能是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动词语义完成体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英语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发现:(1)完结动词和达成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含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也有明确的终点,即表示完成的意义,不需要与表示持续时间的状语连用;(2)状态动词和活动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是持续的情景,不合有完成的意义,其语义完成体需要与表示持续一段的时间状语连用:(3)英语动词语义完成体并非由动词的内在语义特征单独决定的,与之连用的时间状语也会制约语义完成体。  相似文献   

7.
分词经常做形容词,因此它们也叫做动词性形容词,它们有形容词的一些特性也有动词的一些特性;动名词是由动词变化而来,它仍一方面保留着动词的某些特征,用以表达名词所不能表达的较为复杂的意念,另一方面动名词在句子的用法及功能类同与名词。但是分词可以用做副词,动名词只可以用做名词。  相似文献   

8.
特指问形式的反问句,是以“谁、什么、哪、怎么”这四个特指疑问代词为表征的,并围绕着它们的组合变化出各种形式。本文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倾向两方面对特指问形式反问句的模式进行分析,指出这些疑问词在反问句中的语法功能体现出了体词性和谓词性的特征;说话者的语义取向是决定其使用这些反问句的制约因素;否定则为其语义取向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一般情况下,表语性形容词只在句子中说明主语的性质和特征。但是,在句型如:主语 系动词 形容词表语 带to不定式的句式中,形容词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对这种句式中形容词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中的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的绚丽色彩外,同时也体现着不同文化内涵,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英语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使用非常广泛,联想与使用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以蓝色“blue”为例,让我们看到一个小小的单词就可以反映出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加词缀的派生状态形容词虽然数目不是很多,在词汇中也不被人们特别重视,但却是极有特色的一类。从构成上将其分为ABB式、A里AB和ABCD式三类,而且各有其认知的意义。这类派生状态形容词以它独有的魅力活跃在现代汉语词汇园地里,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与语音变化和形态变化相比,意义变化更为显著而重要。不仅如此,语言又是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因此,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套用语义链的框架,对汉语形容词绿的语义变迁理据和过程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人们的概念隐喻映射过程,而且能够把握新词新义的产生脉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各种媒体中经常使用“打造”这个词语,用例千差万别,用法各不相同。在众多的例子中,出现了有别于词(字)典解释的新的语法语义特征。此文通过实例分析,揭示“打造”的语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翻译文体分析角度,对《红楼梦》的两个经典译本,即杨完益夫妇和英国汉学家霍克思英文全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采用Wmatrix进行深层次语义特征等标注,实现语料数据自动提取与对比分析,重点关注词频、词性和语义范畴等在两译本中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译者因所处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翻译策略各有侧重,这些都在译文的语义范畴中有明显体现。这些发现可为《红楼梦》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形容词短语结构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许多形容词作表语时其后面常带有补充成分,从而构成作表语的形容词短语,本在对这类短语常见的“形容词+不定式”和“形容词+介词短语”这两种结构中的不定式和介词短语,在语法功能上讲行认真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并对这两种结构主要在to eb后面作表语时的某些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文探讨了"V+着"构式中V的语义特征及分类,指出绝大多数V是单音节动词,是自主动词,并且由持续性动词承担。"V+着"的构式义决定了V的特征及分布,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大学生笔语语料库(WE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对中国大学生使用concern进行对比的偏误分析,借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rnith从concern各词性的使用频率,发现中国大学生名词少用,形容词、介词、动词过度使用等问题,并通过对比两个语料库中concern的语义韵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大学生语义韵运用不当,探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因词典及教材简单释义、教师讲解不足对单词用法了解不够而产生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口语词"得"是现代汉语口语中最常用的话题标记之一。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它在句中的位置、它的语法功能以及丰富的语义特征和多变的语篇功能这几个方面来对它进行详细的探究和描写。首先,关于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能够在句中进行叠用,可以单独使用和后接否定成分;其次,关于语义特征,它主要表示认同、顺承、让步、劝阻、否定和抱怨等意义;最后,关于篇章功能,它具有很强的语篇功能,预示着话题延续、切换和结束。  相似文献   

19.
"宁可A,也B"构式中,A和B之间必须构成"果-因"关系,这是其核心语义特征。如果具备这一语义条件,"宁可"句式基本上就是合理的。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宁可"构式产生了"选择义"、"语义量级"及"反预期义"等语义特征,这些特征源于并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颜色常常蕴含丰富的语义,不同民族对颜色的文化语义认知既存在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共性。英汉语中黑色有相同的语义,蓝色和黄色虽然是两种不同的颜色,但是在象征着王权与高贵方面却存在着相似之处。特殊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生存文化因素也造成了绿色在英汉语义上的空缺,更加表明了文化语义个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