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农业发展日益昌盛,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品质日益优化。就现阶段而言,粮食价格对农民收入仍有很大的影响。粮食价格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维持粮食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利国利民。本文以内蒙古为例,针对粮食价格与农民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为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浩富 《东北之窗》2008,(2):36-37
如今"农民伯伯"不种田了,种田的是"农民爷爷"和"农民奶奶"。外国学者发出的警示英国《卫报》近日报道,世界粮食库存储备只有57天,和1962年历史最高水平81天相比下跌30%。与此相应的是粮价和食品价格的飙升。粮食问题再  相似文献   

3.
1998年夏收前夕,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顺价销售和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三项政策”是本次粮改的核心。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事关重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利益;才能掌握粮源,促进粮食购销企业买现顺价销售。  相似文献   

4.
罗友和 《乡镇经济》2003,(5):5-6,21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府承担对农民的直接责任,对农民减少的收入给予相应补偿,从而把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来安县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实施该项政策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日起,在我省全面实行“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将国家通过保护价给农民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给农民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像一股强劲的春风,给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先进县之一的——太和县的粮食市场吹起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6.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笔者在全国粮食百强县的庐江县农村调查时了解到.过去由于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和种粮效益低等原因.有不少农民把耕地抛荒,而今年出现喜人景象,农民抢种抛荒田。该县罗埠槐村干部反映,该村过去存在抛荒田,2002年有220多亩,2003年下降到119亩,今年已经没有  相似文献   

7.
粮食直补的尴尬:主产区低于主销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恢复粮食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未能协调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对之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前要把农民组织起来还有很多现实的困难,这里不仅有农民的个体小农意识的阻碍。更多的来自于目前一些不合理的国家制度安排,强化了对小农经济的侵蚀、剥夺,是农民土地效益逐年下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景跃  王军  张艳萍 《乡镇经济》2009,25(7):121-123
及时足额的信贷支持可确保农民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农资并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利息负担,从而提高种粮农民的效益促进种粮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抵押、担保途径;农村金融供给缺乏;信用社贷款期限与粮食生产周期不匹配的问题制约着新疆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功能的实现。对此,文章提出“加大对农信社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发行的作用、增加涉粮贷款种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邮政储蓄开展涉粮贷款、拓展抵押担保”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粮食安全目标,是不可能运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命令的办法,即强迫农民种植粮食.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只有一种办法,就是让种粮农民能赚到钱.换句话说,要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就必须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增收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用了一大段文字讲粮食问题。他指出:"对于我们这个有12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目前粮食总量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尤其不能忽视和放松农业。今年粮食较大幅度减产的情况再次提醒我们,我国农业的基础还很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12.
粮食补贴该补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粮食补贴的目标是确保粮食经济安全、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为确保粮补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考虑粮食补贴该补谁。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3年入秋以来粮食价格的稳步走高。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粮食问题,说到底就是粮食安全和保护种粮农民利益问题。“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丹波 《发展》2005,(2):25-25
2004年是甘肃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的第 一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八十一点二亿公斤,是2000年以来的 最好收成,农民增收七亿多元人民币。 2004年以来,甘肃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 委"八号文件"精神,落实减免税赋、保护基本农田等惠农政策, 省政府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 贴,加之市场粮价合理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殷耀  任会斌 《发展》2004,(11):16-16
如何持续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好势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关键要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从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入手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最近获悉,云南在连续3年旱灾的不利条件下,全省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再创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和人均有粮四个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了90%左右,粮食总产量列全国第14位,粮食生产能力接近全国粮食主产省标准。据了解,2011年,云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由2002年的6240.9万亩增加到6696万亩;粮食总产由1424.7万吨增加到1755.6万吨;粮食单产由228.3公斤增加到262.2公斤;人均有粮由328.8公斤增加到384.1公斤。2012年全省各地州(市)认真落实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7.
江西历来都是江南粮仓,在中国粮食生产和出口贸易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近五年江西粮食数据分析,得出江西省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而出口逐年递减的原因,并试图探讨扩大江西粮食出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永进 《乡镇经济》2001,(11):21-22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已经获得历史最好水平。面对这一丰收之年,中央有关部门正在要求各地财政、银行务必早日筹措资金,切实保证原有与新增粮仓的修建以及粮食收购资金的落实工作,真正消除农民种粮的后顾之忧,为搞好今后粮食工作打下可靠的基础。为此,笔就如何进一步做好粮食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今年作出了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明确规定“一取消两放开”的粮食购销政策,这对各地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无疑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应对粮食放开后的新变化,大田种植结构到底怎么调,干部群众对此有何想法,这是各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诸暨市为此近日组织对该市十多个镇乡和农业、粮食等部门作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20.
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如何落实好用粮食风险基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