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商业文化》2005,(11):1-1
北京古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原笨鸟联盟企业策划公司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顺应中国企业发展形势,更名而成。笨鸟联盟企业策划公司诞生于一九九六年八月,“树企业形象 创中国名牌”的宗旨指引公司近十年的奋斗方向,以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提高企业实战技巧为出发点,为企业健全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经营战略、提高企业整体形象(CIS)、实施企业整合营销策略创立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2.
奔跑中的小洋人 “真正的战略,不是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拼命比谁跑的更快,而是要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跑道。”这句出自河北小洋人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秀芬的话,始终引导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有利位置,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奔跑。  相似文献   

3.
斯欣宇 《新商务》2004,(9):32-33
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国和日本称为QC小组,香港和台湾地区称为“质量圈”,新加坡称为“品管圈”。QC小组作为1962年日本创建的一种质量管理方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引入我国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成为我国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它是出口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在岗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相似文献   

4.
《商界领袖》2004,(8):14-17
青岛作为中国的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全省改革开放的“龙头”,近几年来,始终把实施名牌战略、开发和培育优质名牌产品作为一项突出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提出“名牌就是资产”,“名牌就是效益”的口号,在全市开展了以“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为主要内容的争创  相似文献   

5.
浅谈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企业形式的经济形态,“温州模式”则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要企业形式的经济形态。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代表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发展方向。那么,下一步我国民营经济将怎样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怎样的特征?根据中国民营经济20多年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中国民营经济的企业典型形式将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并逐步演变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甚至要走向海外,发展成为跨国公司。作为跨地区、跨行业、跨…  相似文献   

7.
诚夫 《市场周刊》2001,(23):24-25
很多企业认为,名牌就是品牌,甚至将名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目标;而对于品牌,一直处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阶段。那么,名牌和品牌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8.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永飞 《市场周刊》2004,(7):110-112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设备落后导致产品档次低,专业人才缺乏,法制观念比较差,国际竞争能力薄弱;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是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队伍,铺设民营经济融资通道,大力提高规模效益,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3年,小洋人“鲜果乳”产品上市,独特的PET透明瓶型成为乳饮料市场一个亮点,立即火爆市场,甚至吸引了乳业大腕伊利也前来跟风,推出追随性产品“乳酸爽”,但在小洋人的主力市场仍卖不过鲜果乳。鲜果乳一枝独秀,它的成功,不仅使小洋人抢夺了市场先机,而且提升了品牌形象,由一个生产低档袋装乳饮料的企业向中档乳品市场迈进了一步,主销区域也由农村乡镇挺进中小城市。然而2005年初,  相似文献   

10.
论顾客满意与名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殿明 《商业研究》2000,(5):124-126
纵观消费时代的变迁,“名牌热”已经悄然兴起,消费者追逐名牌与企业创立名牌成为拉动我国企业进入品牌竞争时代的两根“无形之绳”。然而,一种崭新的企业营销理念“顾客满意战略”正构建着现代企业新的经营价值体系。即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点应落实在顾客满意上,满意与不满意是当今消费者评判与购买商品的时代标准。  相似文献   

11.
论名牌企业     
论名牌企业赵利民一、名牌企业的内涵名牌,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的某项产品或某个组织,如名牌产品、名牌大学等。在市场竞争中名牌即指著名商标。在传统观念中,名牌产品一旦创下牌子,就成为能长期保持其优胜地位的“老字号”。近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是颇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3.
论医药企业实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祥琴 《商业研究》2004,(20):34-36
客户关系管理(custor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简称CRM)是适应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战略转移而迅猛发展起来的新的管理理念,它把追求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作为最终目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实现利润的增长,销售的逐年提高,不仅需要对现有医药市场和客户进行深入研究,而且要求医药企业在管理上要规范化、现代化才能和市场发展与时俱进。我国已经有一些行业实行CRM管理,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药行业要实行规范管理与经营,也要走CRM管理之路,以促使企业发展更有前途与业绩。  相似文献   

14.
《经贸导刊》2000,(8):29-29
为促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湖南省政府出台件,公布了国企“抓大”重点,湖南省政府要求,通过抓好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名牌拳头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胡波  卓敏 《商业研究》2002,(2):76-77
现代经济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众多企业战略发展的重心已经由资产经营转向了资本经营,采取诸多形式扩大生存发展的空间,其中,“低成本扩张”成为许多企业的首选战略,然而“低成本扩张”的成本,风险并不低,企业应审慎地正确对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范围寻找最佳市场与项目是EPC承包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在国际业务推进过程中,为了占据全球产业链发展的前端位置,要求企业加强属地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战略的竞争力与战略性。本文介绍了我国EPC承包企业国际业务区域化持续经营的背景,EPC承包企业推进国际业务区域化持续经营的“走出去”战略的关键环节,要求优化区域市场开发,加强项目经营管理,优化国际项目财务税收策划及区域制度建设,提出EPC承包企业推进国际业务区域化持续经营的“走出去”战略的措施,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强管理体制创新,优化总承包管理中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专业化、属地化管理,加强人才建设,促进EPC承包企业从传统单一的项目经营管理转变至区域持续经营,促进企业的转型发展,为我国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名牌战略开拓农村市场姚迪生(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名牌经营战略正在成为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举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运用名牌经营战略开拓和占领农村市场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名牌经营战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手工业时代就产...  相似文献   

18.
刘凤军 《广告导报》2005,(7):109-109
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砺,中国企业的品牌观念已经快速建立起来,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也已为绝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名牌”已经开始向“品牌”演化,品牌的作用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张理 《计划与市场》2001,(10):23-25
CI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经营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和竞争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在国际CI战略成为许多企业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形成广泛的国际认同。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导入CI成为企业界的热门话题,盛极一时。但历经十余年,CI并未出现灵丹妙药式的效果,那些寄希望于CI实现腾飞的企业,结果却大相径庭,“海尔”、“小鸭”的成功自不必言,而平平者、失败者也为数不少,甚至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使企业陷入CI误区。那么,如何认识在CI导入中出现的某些误区呢?应当说这是即将加入WTO的中国企业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桂方 《商场现代化》2005,(12):186-187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经营成为各国企业常用的经营方式。为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消费理念、不同的文化背景.“本土化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它的核心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跨国经营企业努力融入东道国或当地市场.并与之进行有机整合.通过本土化成为“对当地有贡献的企业”.或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企业”.从而尽可能减小“经营距离”.使每一个中心都能够成为跨国经营的“利润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