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运用历史分析法,以时间为经,以理论为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有关城乡联系的早期论述是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由二元结构理论衍生的城乡偏向发展观却使城乡联系理论难以为继,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使之更加深入发展,从而促成了今天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热烈探讨。最后,基于当前中国城乡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指出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对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城乡融合的思想,认为城乡矛盾关系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消灭城乡之间对立是社会统一的要求。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脉络梳理,针对目前中国城乡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达成“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及“私有制的彻底消灭”两个条件时,共产主义将与城乡融合同步实现。城乡融合在新时代的内涵可解读为城乡居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城乡居民身份认同一致化。在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的实践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义,为城乡融合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迈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不同于传统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融合,城乡地域系统日益成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理学者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构建,并基于“格局—过程—机制—效应—调控”的地理学逻辑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与测度、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城乡融合发展影响效应、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视角整合度不够、机制机理解析不深、新趋势关注不足与研究方法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异质性与动力机制、多尺度/多类型地域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技术手段集成应用、“双碳”与城乡融合发展关联等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人口计划生育必须面对并着手解决城乡统筹各事项进展中涉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问题以及矛盾。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公共政策存在的不相适应、不相融合的状况已成为许多问题与矛盾的焦点。分析了现有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与社会公共政策的融合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理念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辩证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遵循着现代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从逻辑上看,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应用,是人民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结晶。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前者处于理念高度,具有思想引领性;后者处于区域协调层面,具有实践针对性,新发展理念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设定了发展目标、明晰了方法论。从路径上看,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机制创新,加强生态融合建设,促进城乡资源互动开放发展,推动实现城乡的协调与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7.
致力打造现代气派新都市,在率先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上走在最前列,无锡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无锡自身特点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具体来讲,深入推进无锡城乡融合发展有以下路径:着重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布局;着重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着重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着重推进乡村建设向美而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与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依次经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中国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和开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新中国的城乡发展带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国内理论界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长期探索;在中央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方针指导下,国内各地区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诸多富有创新精神和推广价值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雏形。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玉顶 《经济学家》2005,2(6):25-31
马克思思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且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高度正视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这一重大社会现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在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中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但依然面临着要素循环存在制度障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农村居民消费动力偏弱、现代农业要素投入不足、农民增收渠道不畅通、“两山”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要充分把握以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缩小城乡差距的内在逻辑,明确其路径选择、基础制度、空间格局、动力支撑、核心任务及生态本底要求,不断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研究城乡一体化在义乌的发展,介绍了义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要措施,并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做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琦  黄利春 《经济前沿》2009,(10):10-14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蕴涵着关于产业集聚的一些思想火花,也指出了城乡分离的现象,而产业集聚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在理解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地域分工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在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视角下揭示产业集聚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影响,探讨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研究城乡一体化在义乌的发展,介绍了义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要措施,并对一些出现的问题做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揭示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将最终由分离走向融合。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源配置、城乡互动等角度研究城乡发展的具体问题。这些理论对我国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应通过促进城乡联动及要素流通,破除对城乡生产力的束缚,因地制宜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宏阔视野为新时期我国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向导。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互动,分为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化,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统摄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内蕴着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城乡一体化发展彰显其时代意蕴。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是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全新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战略目标体系。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社会建设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消除城乡一体化的制度障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赖扬恩 《发展研究》2023,(12):65-70
通过梳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在产业、要素、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坚持和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多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各方合力整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城乡差距日趋扩大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背景,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意义,并提出加强体制和制度创新、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新中国成立后革命重心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形势,对建国后毛泽东城乡一体的城镇化思想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一体的必然性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模式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途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思想,探索出了"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发展的基本路径,即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市领导农村,实现城乡一体互动发展。根据这一发展模式,中国将会打破城乡分离与"异化"发展,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等,最终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的理想社会状态。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12)
山西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文化力不容忽视,文化结构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各要素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不同角度促进着山西城乡关系的融合。观念障碍、制度因素、城乡文化二元对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成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设计城乡融合发展中文化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路径,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接受文化的渠道;创新制度建设,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整体引领;合理优化人才梯队,引领和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品质四个方面得出山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张垒磊  闫晨 《新经济》2022,(11):84-89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构成一个国家的一体两面,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口流向城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基于此,文章在县域层面探讨城乡融合发展,运用土地租税理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城乡联系的紧密性,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