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达成“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及“私有制的彻底消灭”两个条件时,共产主义将与城乡融合同步实现。城乡融合在新时代的内涵可解读为城乡居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衡化、城乡居民身份认同一致化。在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的实践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第一要义,为城乡融合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玉顶 《经济学家》2005,2(6):25-31
马克思思格斯面对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城市的扩张所引起的城乡对立和矛盾的现实,提出了丰富、系统且富有科学预见性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主义有丰富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经典作家非常系统地阐述了需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因(动力论)、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条件论)、城乡统筹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论)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措施(实现论)。  相似文献   

6.
城乡关系源于社会分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近代中国城市化序幕的揭开,使原有的城乡协调的统一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对立统一为特征的城乡二重关系,一方面,城乡经济往来更加频繁,大量人口由乡村流入城市,沟通了城乡联系,另一方面,城乡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形成强烈反差,使城乡对立矛盾加剧。中国近代城乡之间对立统一的二重关系,是古代城乡一体化到现当代城乡二元分离的重要转折和过渡阶段,它既颠覆了古代封建时期城乡连续体的和谐状态,又奠定了现当代城乡二元格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城乡融合的思想,认为城乡矛盾关系是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消灭城乡之间对立是社会统一的要求。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脉络梳理,针对目前中国城乡关系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赖扬恩 《发展研究》2023,(12):65-70
通过梳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在产业、要素、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进一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坚持和加强党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全面领导,坚持走多元化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各方合力整合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王建平 《时代经贸》2007,5(1X):24-24,26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管理运动规律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目的和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融合障碍与支持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猛 《经济学家》2020,(8):70-7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随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发生演变,历经由"分割"到"统筹"、"一体化"再到"融合"的过程。尤其是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城乡关系不断被重塑,新型城乡关系逐步被确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渐被完善,中国城乡开始步入协调发展时期。但依然存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农村"病"等问题制约城乡深度融合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城乡一体化治理、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适度偏向政策体系等建议,为城乡融合之路的顺畅通行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管理运动规律的同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目的和条件以及经济管理的必然性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步骤。应该从我国城乡对立的经济社会背景出发,分析把握其内涵,实现体制的一体、经济的链接、社会的趋同、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张垒磊  闫晨 《新经济》2022,(11):84-89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构成一个国家的一体两面,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人口流向城市,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基于此,文章在县域层面探讨城乡融合发展,运用土地租税理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分析框架,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城乡联系的紧密性,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分割和融合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基本模型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随着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会增加,城市最终产品部门就业量也随之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会上升,城市劳动力的单位有效工资水平会下降但实际工资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人均收入虽然会提高,但是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社会内部不和谐程度也会提高。在扩展模型部分,我们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部门,分析发现,中间投入品部门的产业集聚在一定条件下会扩大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16.
17.
在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通过设定CP模型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拥挤成本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等五大因素.其中,前三个效应对城乡关系产生负向作用,后两个效应产生的正向作用.五大效应交互影响,促进了城乡关系从分割逐步走向协调,进而走向城乡融合.使用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与理论模型的结果相吻合,同时认为四川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发展前期,即城乡关系曲线的左侧,也就是城镇化加速期.根据这一结果,提出积极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构建完备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反哺农业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在马恩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工业对农业促进和支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及自然属性、城乡和谐发展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决定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必然性;并提出了反哺农业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支持农业生产要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反哺农业思想根植于现代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实践,着眼于人类农业的可持续和人的全面发展,必将对我国反哺农业伟大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