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子政务中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程度已经成为国家乃至个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知识经济的基础.社会信息化由政府、企业、个人信息化构成。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近年来,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兴建城市信息港,许多的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也开始通过政府的网站对公众进行披露.这不仅推动了政府、企业以及公众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极大地推进了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电子政务或政府上网也出现值得注意的问题,特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信息化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政府信息化是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意识到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始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本文主要着眼于现阶段,针对我国建设电子政务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为我国今后发展电子政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全球网络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政府信息化的道路.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到最终电子政府的建成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阐明了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概念上的区别,阐述了电子政务提供服务的分类及其发展阶段,强调了在建设电子政府的过程中,除了依靠信息技术以外,更需要的是政府公务员的观念变革和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以及整合.  相似文献   

4.
刘振华 《企业家天地》2010,(11):120-121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科学决策能力,并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电子政务的本质,紧接着阐述了把握电子政务本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保障电子政务建设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历经10年,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运用电子政务推动政务信息服务不断深化与完善,将会促进政府服务职能发生持续性转变.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发展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需及时采取不同措施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部分发达国家为了抢占行业制高点,把云计算与电子政务建设相融合,为该领域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于是,利用ICT技术实现与政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的转变预示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本质性变化,即政府和社会一起共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同创新经济发展.而这一转型的动力就源于正在涌现的包括云计算在内的新兴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云计算,直接催生出政府信息化应用的一种崭新方式——"政务云",并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信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等上层建筑相结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具备了全面调动经济与社会诸多资源的能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龙头。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要求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仍然存在几大主要问题。一、政府机构职能设置问题电子政务是基于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上的,电子政务的本质,就…  相似文献   

8.
推行电子政务,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鹰 《企业家天地》2009,(10):159-160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从“管理型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更应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利用电子政务方式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2002年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刘振华 《企业家天地》2007,(12):181-182
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地图化的政府办公系统在电子政府中的应用。它是各级政府加载各种专业信息和政务信息(MIS)的通用平台,是将城市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GIS)进行了一体化的深度挖掘的分析工具,是政府机关管理政府业务和进行决策分析的有效工具。目前,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科学合理地决策,并充分利用一切国内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经过各界人员共同努力,使电子政务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而电子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政府信息化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热头不错但问题较大,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但有认识方面的问题,还有基础条件和政府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相似文献   

11.
由于市场机制与行政权力机制分别存在着失灵现象,第三种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应运而生,这就是“协理”机制。其核心是无政府而有管理,无市场而达自治与协调,社会关系网络是其基本存在形态,伦理原则是其力量基础,而既非国家产权也非私人产权的“人际产权”是其适用领域。今天它已经成为克服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缺点、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政府回应力已经成为行政改革研究的重要领域,学界在政府回应实践的基础上就政府回应力进行了广泛探究,并积累起一批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可归纳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的回应力动力研究,内涵、价值与理论基础的回应力理论研究,心理、策略与载体的回应力建设问题及其成因的研究,政府、社会与信息的系统治理下的回应力提升路径研究。但当前研究也存在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不足、政策建言空洞、回应力概念解构欠缺等问题,应在深入考察回应力建设实况与解构回应力概念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依法定责而治是中国国家治理目标实现的根本途径。在权力型社会中,国家治理应从限制政府权力转为明确政府责任。审计问责作为实现良治的重要工具,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问责,构建政府责任体系并对不同层级提出明确的责任划分,将审计与被审计关系明确为国家治理的派生性契约。这一契约关系的顺利履行需要发挥审计问责的工具理性,并从广度、强度和力度三方面进行拓展及深化,从而实现从"治已病"走向"治未病"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整个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宽松、活跃的氛围,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日益涌现,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主要特征的公民社会逐渐兴起。公民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社会。它尊重公民资格,保障公民权利,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社会的最重要的政治内涵。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的形式来保证公共权力在全体公民的同意、监督和制约下规范地运行,并最终来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5.
公共精神是政府善治建立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政府善治的实现为根基。在当前我国推进政府善治的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进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问题的关键,是搞好以民主法治为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和社会层面的变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型的变迁,在由权力集中到权力分散的制度转型过程中,稳中求进是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总结,制度的设计不宜过于完美。民主政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归宿,是执政合法性的来源,没有民主政治就没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公民的参与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公共政策是协调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治理工具,它必须公平体现公民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政府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公民政策参与还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公民政策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比较成熟公民政策参与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构建政策网络治理为根本路径,从改善制度和技术、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健全保障机制以及促进有序参与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一些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县乡财政问题的体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乡财政问题能否妥善处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能否根本解决以及农村和谐社会能否顺利构建。造成县乡财政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体制方面的弊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集权型政府体制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制约、滞后的绩效评估体制的误导以及僵化的人事体制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借鉴善治理论、革除体制弊端,包括推进分权管理、完善分税制、实施人员分流、创新绩效评估体制以及转变县域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低碳型的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也要做出转变。传统政府经济调控行为会带来政府治理失灵、经济发展粗放性、GDP导向政府、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低碳目标约束下,政府通过转变经济调控行为构建起低碳政策制度供给、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府治理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缓解资源矛盾和环境污染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英国伦敦雾霾治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给公众的健康、生活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自此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通过完善相关法制、强化公众参与、制定弹性的经济手段构建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英国雾霾治理模式,有效地控制了污染蔓延。文章在对英国雾霾治理情况作简要概述后归纳总结出英国政府、公众和企业的协同参与机制,针对当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以改进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标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完善煤电综合利用体系和搭建火电企业社会责任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