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的不断推进,包括电影行业在内部分现代服务业已顺利实施"营改增"。本文就电影行业执行"营改增"后对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业务流程的影响和企业实际税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美学课题。其文学实用性表现在对影片的加工上,电影不可能从文学中分离出来。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着共通性与差异性。电影文学的产生,是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的结果,电影文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艺术的进步与繁荣。而电影文学商业化的特征,则体现在诸如题材选择、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创造"题材"卖点和增加戏剧元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福建质量管理》2015,(Z1):20-21
电影同名游戏现已成游戏市场重要的一部分,仅在近日上映的电影中,就有《一步之遥》、《十万个冷笑话》、《龙骑侠》等电影开发了电影同名游戏。但有玩家反映,这类游戏的品质不高且缺乏创新,虽然是电影同名游戏,但只是借了电影的壳,其内容与电影的关系并不大,使得不少电影IP(版权)沦为空壳和噱头。超八成用户对游戏品质不认可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共有311部电影在院线上映,其中59部电影有同名游戏,包括32部国产电影及27部海外电影。微信公共号"沸点文化"发起针对人们对电  相似文献   

5.
"007"系列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公映以来,已经成为备受影迷欢迎的系列电影.而其中的"邦德女郎"更是备受大家瞩目,本文打算利用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来解读这一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崔乐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179-180
面对城市院线一路飙升的票房收入,农村电影在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短暂辉煌后转而走向低迷甚至停滞不前,于夹缝中求生存似乎成为我国未来农村电影的唯一发展方式。"2131"政策的出台则从某些方面打破了现有僵局,然而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仍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表示困惑并提出质疑,国家下大力气的挽救农村电影究竟是出于"文化拯救"还是"票房拯救"的目的?改革中的两者结合成为凌驾高空不接地气的一句空话,"要结合"、"该怎么结合"、"具体的实施细则该如何推敲"无疑是农村电影改革进程中的最大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7.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首歌至今我还能随口哼出。我年轻时,电影还是一种奢侈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当时,能看一场电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还记得,我曾跟着放映师两天,把一部电影看了数遍。那时候,外国电影更少,曾  相似文献   

8.
在影片《卧虎藏龙》之前,普通读者对王度庐和该小说知之甚少,到李安同名电影问世。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甚至掀起了"王度庐热"。本文拟对李安同名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和成功之处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明星"、"联华"天一"三大电影公司在上海滩潜心经营,与美国电影争夺市场,以不俗的业绩缔造了私营电影的辉煌.然而,谁也未曾料想,延续这样的辉煌居然要苦等上六、七十年.民营企业在当前中国电影产业陷入低潮的时候,再一次以不俗的业绩给困境中的电影产业注入活力.近两年,民营企业投资、融资拍摄电影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2003年,国产片4亿票房中超过2/3为民营影视企业创造.民营影视企业在国家电影产业政策开放度不高、财政税收无任何减免优惠的夹缝中倔强生存,且频频创造财富神话,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相似文献   

10.
何炜 《东方企业文化》2011,(12):189-190
随着"文革"的结束,建国后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影片随之解禁,与观众见面。电影事业也蓬勃发展,一股电影热浪拍向中国大地,深入中国的广阔农村。电影从很大程度上丰富着广大农民朋友的生活,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视、报刊、歌舞娱乐等多种文化休闲方式相继出现,大文化市场建立,文化多元化格局形成,电影不再是一枝独秀,并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越发步履艰难。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出台了"2131工程",希望拯救农村电影市场。在政策实施中,重庆各乡县结合自身,摸索着走出适合自己的农村电影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11.
葛颖 《秘书》2013,(7):45-47
功夫片无疑是中国电影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出品数量的不断增长,"走出去"战略已成当务之急。如何扩大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力,如何占领全球市场,值得我们思考。据去年发布的《银皮书: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称,中国电影目前在海外最  相似文献   

12.
邹玲 《中国企业家》2013,(20):82-85
传统电影的制作、营销、发行价值链正在发生重构,与互联网结合的电影营销公司成为左右票房的重要推手,哪怕它是一部史上最大的"烂片"今年交口称"烂"的年度大片《富春山居图》上映两个月前,负责这部电影宣传和营销的北京无限自在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朱玮杰才看到了全片。  相似文献   

13.
耗资436亿元、占地近7000亩的年度"最大"文化产业项目,折射了一个"新中国电影摇篮"盛极而衰的历史"我生于斯长于斯的长影,已消失于被卖掉的土地上。"从小在长影长大的资深编剧高娟(化名)对《中国企业家》杂志感慨道。8月14日,知名主持人崔永元连发两条微博,声称要揭开"长影"黑幕,而矛头直指长春电影集团在海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对包括文化创意在内的众多行业带来了深刻、久远的变革影响。本文依据技术—语言—需求的三维创新驱动模式,发现3D打印技术兼具"技术与设计"耦合的特点,从而为低成本、高质量的电影拟态环境营造提供了可能。在剖析电影拟态环境低成本营造内涵基础上,构建了电影拟态环境低成本营造的概念模型,主张通过3D打印技术创新推动、3D打印设计驱动创新推动、电影消费市场拉动、电影行业组织创新四条路径,实现低成本创新的拟态环境营造。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于长江三峡中的一个千年古镇,到现在依然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的情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小镇上没有电影院,只有露天电影,放影场地就设在小学的操场上。那时的电影主要由公社或生产大队掏钱,把县里的电影队请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放影。乡亲们亲切地称呼放电影为"演电影"。由于不用老百姓自己掏钱,所以也  相似文献   

16.
一、电影与电影产业 1、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文化商品,具有"多栖性"特点.首先它是一种商品,是由电影制作部门生产制作并在公共市场上发行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承担着了解讯息和娱乐消遣等功能,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属于低档奢侈品;其次它是一门艺术,凝结着电影制作者追求美学的社会劳动,体现着人们对美的向往,具有特定的艺术价值;除此之外,由于电影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内容,主要满足大众精神需要,因此它同时承担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是进行思想文化宣传和道德教育的有力工具,带有上层建筑性质的政治意义.由于以上特点,电影在从生产到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市场上作为娱乐消费,电影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和需求交叉弹性相比较于市场上大多数产品来说都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时代,然而在向国外拓展业务市场中,由于存在高端人才缺乏,技术相对落后、"文化折扣"和外国文化保护等因素,仍然没有较大的突破,海外票房收入和票房年增长率都远远落后于国内市场。在当今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之际,中国电影的"走出去"对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和企业长期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电影企业应该制定合适的国际营销策略,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承担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孟德阳 《英才》2012,(9):66-67
或许过去地产商抓住一个机会就能一夜暴富,但在养老地产领域,是没有这种可能的。今年金马奖获奖电影《桃姐》中,黄秋生扮演的养老院老板有一段台词,描述当地养老院"真的很好赚",甚至养老院"早晚要多过便利店"。尽管电影不代表现实,但国内关于"养老住哪"的问题确实越发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这帮傻子太爱电影了",这是冯小刚导演在2013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大会上讲的一句话.在1990年,华谊兄弟公司以广告公司起步,随后投资多部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迅速在民营影视公司中站稳脚跟.随后中国电影事业便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2012年的电影票房达到17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目前仍处在高速增长中,行业内部预测,2013年内地票房将有可能突破200亿元. 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行业内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小的影视策划机构越来越多,而多数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底层,公司的发展举步维艰.正如冯小刚导演所说的,"电影的魅力太大了",又让一批"年轻的傻子"走入了这个行业.  相似文献   

20.
墙头贴着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更名为《恋人》)的韩版海报。那个在国内备受诟病的廉价爱情故事得以贩卖到韩国电影市场和赢得不俗票房,其实就与室内这家并不显眼的公司有关。 是"幕后主使"出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