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乌拉圭回合十年前达成的《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从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配额限制全部取消。这标志着世界纺织服装市场在经历40多年的管制贸易后,终于实现了一体化。世  相似文献   

2.
浅析配额取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纺织品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之一.近年来,世界纺织品贸易额高达2,000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额的7%,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国际纺织品贸易却游离于关贸总协定的体系之外,背离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宏观制度层面,对后配额时代5年来全球纺织服装贸易(T&C)的整体格局和相关贸易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2005年至今全球T&C贸易格局的整体走势包括:中国体现竞争优势,但不会处于垄断地位;买家整合采购渠道,服装出口将取决于纺织品生产能力;以及区域性T&C贸易主导地位逐步被削弱。本文同时认为,判断未来全球T&C贸易格局的进一步走向,应关注"中国+1"模式的发展以及一些主要T&C贸易政策对弱势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意外"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对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把握全球T&C贸易发展的大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配额取消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纺织配额制度取消后,富有竞争力的我国纺织品获得了广阔市场。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也将吸引更多的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要开辟多元化市场发展战略,使市场空间继续扩大。配额取消后,我国纺织出口贸易面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和新型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应扩大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延伸产业链,加快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贸易的现状 (一)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分析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的4年中,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增长速度达到了18.5%。从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总额来看,2008年达1793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8.12%,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0.3%。同期,纺织品服装实现贸易顺差1643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总值的55%。  相似文献   

6.
7.
根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规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世贸成员国中纺织生产和出口部门的纺织品及服装配额将被取消,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对全球相关企业来说,它既是配额时代的结束也是新的竞争时代的开始。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将给世界纺织品贸易格局带来重大变化,也将对我县纺都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纺织品与服装贸易协定》WTO/ATC的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国将于2005年1月1日全面取消纺织品及服装配额限制,实现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纺织品及服装配额限制的全面取消,既意味着配额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轮竞争时代的开始。这对作为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中国将  相似文献   

9.
配额是国际贸易中典型的非关税壁垒之一,比起关税壁垒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及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将取消,中国经历了10年过度期后,终于将迎来纺织品的自由贸易时期.但是,北美、欧盟等国则将使用其他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措施.本文针对配额取消后可能给浙江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配额是国际贸易中典型的非关税壁垒之一,比起关税壁垒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及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2005年1月1日起,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将取消,中国经历了10年过度期后,终于将迎来纺织品的自由贸易时期。但是,北美、欧盟等国则将使用其他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措施。本文针对配额取消后可能给浙江纺织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部六省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2000-2007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构建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指标体系,对2000-2007年中部六省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中部六省的的对外开放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与全国相比依然处于非常低的发展水平。中部六省外资依存度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外贸依存度与全国相比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处于很低的水平,说明中部六省的对外贸易在对外开放中的贡献非常低。基于省际的发展来看,中部六省对外开放也不均衡,六省中安徽省的对外开放度最高,河南省最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1980-2000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对以上问题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鄄vantage)和净出口比率指数(NetTradeRatio)。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对外贸依存度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长期内,财政分权会提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而短期内财政分权对外贸依存度的作用不显著;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可提高外贸依存度水平,而在长期中却会降低外贸依存度。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引致的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产生的鼓励FDI和出口的激励,经济增长及其促成的FDI及贸易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使用FF方法对中美贸易进行贸易类型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处于高质量贸易地位,中国则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而且中国在主要产业部门中的贸易劣势地位进一步加强,从而揭露了美国一方面占优得利,另一方面又将其贸易逆差归罪于中国的所谓"中美贸易悖论"。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一个扩展的劳动力需求动态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对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国内需求对制造业就业有显著正的影响,出口的就业影响效应大于国内需求;进口渗透以及出口导向引起的生产率变化对就业有消极作用,但都不显著;劳动力市场刚性对就业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不同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2000-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等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对外开放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对外开放度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特别在外资依存度方面,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外资依存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已扩大到2.36倍,差距非常明显。同时也说明了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对外贸易在对外开放的贡献很大。从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内部差异来看,上海市的对外开放度也遥遥领先于江苏、浙江两省,其中,江苏省处于中间,浙江省的对外开放度处于最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比较选取Aquino指数对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利用GHM法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从更深层次研究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发展趋势,结果发现:中澳两国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但Aquino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内贸易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中澳两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明显高于初级产品,但无论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都不具有优势,中国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没有表现出预想优势,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与澳大利亚有较大差距,但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相似文献   

19.
熊妍婷 《财贸研究》2011,22(6):70-75
在同时纳入能耗、贸易、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应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等检验中国能源消费与贸易开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短期动态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中国出口与能耗、进口与能耗间均存在双向正向作用;长期均衡关系估计显示,中国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贸易每增长1%,分别带来人均能耗0.103%和0.09%的增加,人均能耗对人均实际出口和进口的长期弹性均约为0.5。可以认为,中国出口会增加能源消耗,进口并没有降低能源消耗,在目前的贸易模式下,节能减排会降低出口扩张的速度。因此,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应该与贸易政策相互协调,从而保证对外贸易的稳步增长和能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