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即穿钱用的绳索,俗称"钱串".古代铜钱为携带和计算方便就用绳索穿起来,一千个方孔铜钱用绳索穿在一起,就是一贯."贯"字最早出现于青铜器铭文图版,其形象是两个"贝"串在一起."贯"作为计算铜钱的单位名称,大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铜钱开始称文,一个铜钱称一文,千文为一贯.除宋代外(宋代将一贯定为770枚铜钱),贯在古代,又叫"一串"或"一吊".清代曾规定"一吊千钱,半吊五百."后来,人们形容那些说话做事不踏实,对知识技术一知半解,办事有始无终的人为"半吊子",就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2.
人们时常用"腰缠万贯"来形容钱多和富有。那么,万贯究竟是多少呢?古时的铜钱一般是用绳子穿着的,每1000枚铜钱叫,"一贯"。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发行了纸制"大明通行宝钫",面额为"壹贯"。当时,一贯等  相似文献   

3.
人们时常用“腰缠万贯”来形容钱多和富有。那么,万贯究竟是多少呢? 古时的铜钱一般是用绳子穿着的,每1000枚铜钱叫“一贯”。明朝洪武八年(公元  相似文献   

4.
农业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在我国古代,一般称征自田亩的收入为“租”,征自工商货物的收入叫“税”。后世租与税不分,合称“租税”,与税收同义。“税”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之后和国家一起产生的。据历史学家研究,中国约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进入奴隶社会。可以认为,我国税收起源于夏代。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伴随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进入文明社会的。因此,我国的税收也是滥觞于这一领域。最早征收的是地税,亦即后来统称的“田赋”,历代政府皆以此为国家收入的大宗。因“税”字在我国古代出现较晚,故先秦文献的记载并不称税,而是称为贡、助、彻。这…  相似文献   

5.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  相似文献   

6.
徐云峰 《中国农史》1992,(1):5-7,19
甲骨文“ ”,曾被隶定为“稻”字,音读亦如之,但持异议者仍有人在。字未论定,这就妨碍与此字关联数十条卜辞之利用。古人选此字本意为何?商末纣王“征人方”途中用此为地名可以窥知。此字地名乃商代林( )方,西周徐国之旧地,春秋时为句吴占领并以本族语译称“伊缓”,《谷梁传》作者又汉译曰“善稻”,泰时始名“盯眙”。从而确证骨文为稻称,字当隶作“ ”,音读如吕。盖因此篆下部 脊骨象形,本曰吕。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5,(7):55-56
鸡肉为媒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到自己身边。这时,小伙子说:“我们傣家有句俗话:‘一起吃才香,一起抬才轻’,来我俩一起吃,鸡肉才会更香。”姑娘对说:“我们傣家也有句俗话:‘放开来吃才香,放开来才利索’,这里人多嘴…  相似文献   

8.
最早的面条     
面条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品,在古代不叫面条而称“汤饼”,“不托”“托”等。清代《癸已存稿》记载:“面条子曰切面、曰索面、曰拉面、亦曰面汤,亦曰汤饼,亦曰索饼,亦曰水引面”。“汤饼”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刘熙专著《释名》一书中:“饼,并也,馊面使乞并也……蒸饼、汤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面条的历史渊源完全可追溯到汉代。原始的面条即汤饼,其制作方法是用一只手托面,另一只手撕面,在锅边按扁,放进水中,所以又叫“托”,现在湖北有的乡村在农忙季仍习惯此法,但不叫面条而称“清汤疙瘩”。后来发明了擀面杖,不再用手托,所以又叫不托,…  相似文献   

9.
张克银 《中国农史》1992,(2):102-104
“范蠡养鱼池”在绍兴城南二十余里的会嵇山麓。池分上、下,宋代始称“南池”。春秋末年,越大夫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复国雪耻,曾在此养鱼。今人称南池为池圹,南池养鱼为池圹养鱼。其实,“南池”非池。南池系围筑海湾而成的湖泊型水域,古代称“汇”,应当属于水面。南池养鱼较汉代昆明池养鱼早五百余年,是为绍兴外荡养鱼之始,我国湖泊渔业之源。  相似文献   

10.
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澳门在不同时期曾经有过不同的名字:香山澳、濠镜澳、濠江、濠镜、镜海、濠海、莲岛、马交(Macao)等等。“澳”字的本意,是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在古代的解释,又指与外人通商的地方。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代开始,澳门及其邻近地区就已经绘入中国的版图,成了秦王朝南海郡番禺所属的一部分。到了晋代,属东官郡;隋代属南海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属香山县。自秦朝以后至南宋的一千多年时间内,澳门地区鲜有人迹,一般只是船只随季候风的临时性停泊地带。大约到了南宋末期,澳门半岛才有华人在此定居…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经济问题》1992年第7期发表了李玉珠同志的商榷文章《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之我见》一文(下称《李文》)。该文对以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计算农产品活劳动成本提出质疑,并建议采用“等量劳动所得法”计算农业劳动日报酬,把它作为农产品活劳动成本要素,来计算农产品成本;也有些同志虽然赞同用劳动力再生产费用计算  相似文献   

12.
唐代之后,中国社会又经历了一次五代十国封建割据的战乱时期。结束战乱、统一中国已是当时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天乱久矣”、“乱久必治”。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轻易推翻后周,因赵匡胤原任后周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建号宋,京都开封,习惯上称北宋;以后迁都杭州,又称南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宋代,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如活字印刷、火药用于作战、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明使用,以及纺织、水稻种植的推广都出现在这个时期。社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使中式会计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据《鹤林玉露》记载,一县令将偷盗一枚铜钱的库吏判为死刑。该县令在判决书上写到: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有些人看来,偷盗一枚钱被判死刑,实在有点小题大做。其实不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蝼蚁之穴,能使万里长堤崩溃;蠹侵一孔,能使参天大树枯萎,所以明者当防微杜渐,尤其是手中有权或管钱管物者,更需要在每件小事中严格把好廉洁自律关。一身清廉,就能拒腐防变,活得高尚、坦然。纵观报端披露的贪污腐化者,无一不是从“小”开始堕落,或接受一次小吃请,或收受一点小礼品,或以权谋取一点小私利。…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农村经济与技术》第11期上刊登了《“公”字解得千般难———獐沟镇农村工作座谈录》一文。读后 ,心情难以平静。现借贵刊一角 ,结合自己在农村工作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就如何树立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进一步做好农村各项工作 ,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是要公心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公”字解得千般难》一文无不说明 ,“公”字值千金。只要我们的干部出于公心 ,一切为群众的利益着想 ,就会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工作就会有起色。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拉揽乡高寨村委会副主任何国相 ,是该县第一个被破例批准进入村级领导班子的退休教…  相似文献   

15.
古代武夷山茶业的形成武夷茶早在南朝时期就有茶事传说,唐代就以"晚甘侯"著称于世,唐代孙樵于元和年间(806—820)送茶与崔刑部书中称晚甘侯:"乘雷而摘,拜水而和……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同是唐代的徐夤称武夷茶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武夷茶被列为贡品,武夷山中时兴斗茶、分茶游艺,大文学家范仲淹的  相似文献   

16.
新年说福     
新春佳节,人们总喜欢在门上贴个大“福”字,以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吉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有的人还把“福”字倒贴,取其谐音“福到了”之意,以表示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福”,什么叫福?《韩非子》一书说:“全寿富贵之谓福”。从福字的结构来看,福字由“示、一、口、田”四个字组成。示,古时指神祗,也指地神。田,通佃,又通畋,即耕种、打猎。“焚林而田,竭泽而鱼”。通过种田,打猎,祈求神灵赐予黎民苍生有衣穿,有饭吃。《尚书·洪范》把“福”归为五方面,称之“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这里所说…  相似文献   

17.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是一句谚语,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被司马迁引用过。这句古谚用今天的话来讲,意思是:“贩柴的不出一百里,贩粮的不出一千里。”这听起来像是商人的一种经商法则,表明了经营的范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谚语呢?这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呢?  相似文献   

18.
漳州一千年来气象灾害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素有“鱼米之乡”、“花果之城”美称的闽南经济开放地区之一漳州,为什么农业不能高产稳产的一个主要原因——受气象灾害的影响。为了探讨漳州历史上气象灾害变化规律,进而掌握、利用这些规律,趋利避害地挖掘自然气候资源,作者对宋代以来地方史志和解放后有关部门文献中,就漳州重大气象灾害的记载,从中分析归纳本文,内容包括:不能高产稳产的一个原因;一千年来重大气象灾害;多少年出现一次特大灾年;重大风灾及出现月份;水灾原因及分布月份;干旱原因及出现季节;水旱灾害的另一原因;寒潮、霜雪及冰雹;趋利避害挖掘气候资源等。  相似文献   

19.
徐晓望 《中国农史》1999,18(1):10-15
福建是中国双季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宋代,福建即有“两熟潮田世所无”的说法,但其种植范围一直未弄清楚。本文查证了数十种罕见的福建宋明方志,考证了宋明时期福建双季稻的种植范围与稻麦复种问题。指出古代福建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是漳州府、泉州府、汀州府,与福州府、兴化府的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福建粮食最高产量出现在稻-稻-麦三季复种地区.  相似文献   

20.
古代高昌的葡萄干葡萄酒和葡萄的一种生理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唐代张悦所著《梁四公记》的一段文字记录,考证出古代高昌(今吐鲁番),最早生产葡萄干和葡萄酒的年代。论证古代“冻酒”出现的时间,冻酒在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古代的冻酒技术实是现代“冻结浓缩技术(freegingconcentration)”的最早发端。根据当时高昌不同产地的葡萄干质量的差异,考证出现在仍然存在,且仅见于新疆葡萄的一种生理病害——浆果成熟后的“涩变”,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在吐鲁番发生了。考证还认为,唐代的横截在今鄯善县的兰杆乡一带,林则在今鄯善县城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