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农村干部需要有“三件宝”,即“鱼鹰肚子黄鹂嘴,外加两条蚂蚁腿”。先说“黄鹂嘴”。农村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必须靠一张 “好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农业科技,讲述法律知识。在群众思想不通时, 要苦口婆心地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俗语说得好:“话是开心斧。”群众思想问题解 决了,干事情才会气顺劲儿足。我们不应埋怨群众自私落后不开化,关键是我们向群众讲清 了什么?他们知道了什么?还需要我们去解决什么?那种“一跺脚,一瞪眼,唾沫星子溅多远 ”的工作方法是不可取的;那种“思…  相似文献   

2.
常听一些村组干部这样抱怨:“我们操心费力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有时却不理解我们的苦衷。”我不禁要反问一句:“作为一名村组干部,你是否理解了群众?”我看有些村组干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群众。比如有个村在征收提留款时,要求群众在5天内交齐  相似文献   

3.
眼下,又到收乡统筹、村提留的时候了,每当这时,我们的一些乡、村干部不是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工作方法,而是习惯于利用高音喇叭“高空”作业和宣传车“流动”作业。据某村村民讲,一位村干部曾在大喇叭上大呼小叫:“不管你情况怎样特殊,怎么困难,限你几天内必须交上,否则,于部就要砸你的门,撬你的锁,拉你的东西。总之一句话,就要上门‘突击’你,到时候别说咱干部对你不客气”——听起来简直令人不寒而栗。“突击”固有实效,干部费了很大的劲,总算把款收得差不多了,但却损害了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寒了群众的心…  相似文献   

4.
到农村采访乡村干部或者在接待来访的农村朋友的时候,我总是有意识地问他们,知道现在正在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吗?你对这项工作怎么看?对方一般总是很兴奋地回答:“建设农村社区好啊,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当然是好事。”他们把建设农村社区等同于了农村城市化。不仅农村的朋友这样看,许多领导干部也这样看,甚至一些从事研究工作的同志也这样看。这其实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观念,贯彻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选对路子,找准位置,带领农民走上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途径。一、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特殊使命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政策的贯彻者。要将党的农村政策贯彻落到实处,这关系到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基层干部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实践者。他们要积极参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活动,并且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通过他们的实践带动广大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相似文献   

6.
实话实说     
此招万万使不得蔡光云鉴于农村工作难度日大,个别地方便使出这样一招:将那些“最难办”的人请进村组班子,“以毒攻毒”,“以邪镇邪”。笔者疾呼:此招万万使不得!让这种人当村官,一会伤了农民群众的感情,疏远了干群关系;二会坏了整个班子的形象,甚至会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三会助长歪风邪气,既然“最难办”的人都可以当村官,那就都学得刁钻蛮横吧;四是容易激化农村矛盾,这种人缺乏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动辄以家族势力压人,甚至对群众拳脚相加,使许多本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恶性化;五是容易引起班子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7.
地处苏北里下河水乡的江苏省高邮市甸垛镇,在农村工作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定购任务难落实、上缴提留难兑现、计划生育难开展、宅基地矛盾难协调、征兵指标难到位、民工任务难分解、干群关系难融洽等,这“七难”问题日益突出。村干部说“官难当,事难办”;群众则反映当干部的“张口就罚,闭口就要,嘴里吃着,袋里塞着。”面对难题怎么办?该镇决定以财务公开为切人口,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百姓吃的是盐和米,讲的是情和理,事实说明,并非群众“难侍候”,关键在于要牵住“公开”这个“牛鼻子”。当初甸垛镇不少农民对村组…  相似文献   

8.
目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改革、开放给我国农村注入了活力,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整个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在有些地方比较紧张,成了影响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问题。根据调查,主要表现:(1)干部在群众中失去了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不听干部的招呼,对下达的任务不积极完成,能推则推,能拖则拖,重则顶撞、报复;(2)群众对干部有一种逆反心理,认为干部光拿钱不为群众办事,索取多,服务少,对干部产生了不满情绪;(3) 有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对群众搞“土政策”,一骗二哄三吓唬,用不划宅基地、不让小孩上学,不  相似文献   

9.
根据上级安排,元月上旬和下旬,我们镇13个村进行了村委会换届选举,从中我们发现群众评判村干部的标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老黄牛’式的干部吃不开了。某村一年龄大、工作勤恳的村委会主任,群众评价很高,可选举时选票很少。我们问部分群众,为什么不选他,群众回答:‘他那样的干法,我们不知啥时候  相似文献   

10.
“宁率千军,不领一村,村干部难当。”这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普遍反映。那么,村干部工作究竟难在哪儿呢?最近,通过对保定市清苑、满城两县调查发现,曾一度使村干部头痛的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不少村干部感到不那么作难了。而作难、害怕的是上头念“七不经”。一怕领导不信任。调查中,一些村干部对我们说:“领导对我们只压任务,不教方法,只指责,不指导。工作难做,打不开局面,说我们‘能力低’,‘没本事’;出点儿差错,说我们‘靠不住’;给领导提点儿意见,说我们‘不听话’、‘两条心’。劳心费神了半天,落个上头不满,下头反感,里外不是人。”下边告小状,上边又不信任,使这些村的干部感到工作难干,干部难当,由此产生了泄气思想。二怕领导不支持。清苑县某村一个下台干部,依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各地农村正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地开展村务公开工作。诸如村组财务、财产、农民负担、救济物资、生育指标、宅基地指标等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搞得有声有色。各地充实领导机构,完善各种制度,清理欠缺,查处干部贪污、挪用集体财物的一系列具体行动,令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好。但是,我们也发现村务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些村组、村务公开工作一切就绪,就是暂不愿公开。一问才晓得,他们说:“要等县上村务公开验收组来了才公开。”为啥呢?答曰:“即使工作搞得再好、再认真,提前公布了,若突然一阵大雨飘来弄脏弄…  相似文献   

12.
“提留不催自交,义务工不喊自上,开会不请自到”。过去一直是湖北省广水市骆店乡“老大难”的青堆村,如今样样工作走在全乡前列。谈到这些可喜变化,该乡党委书记梅祖楷说:“这是我们推行群众投信任票、党员投选举票、‘两票制 选拔村支书所带来的结果。” 青堆村以前被人们称为“告状窝,1998年该村群众因村支书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三次集体到省委、省政府上访.持续的上访造成了村级班于瘫痪。市委派出工作组到该材调查时,群众说“村党支部书记不光是党员的书记,更应是全体村民的书记,能不能用选举村主任的‘海选’办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地区各种问题比较突出,许多矛盾也很尖锐,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湖南省新宁县总结出“处理农村矛盾 36策”,作为开展农村工作的指导方法,影响较大。那么这“ 36策”是怎样产生的,都有些什么效果 ?我们于今年 6月下旬到新宁县进行了调查,与县乡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并到 3个乡镇实地采访,听取了乡村干部的意见。“ 36策”是什么  “ 36策”最初源于该县高桥镇的干部碰头会。高桥镇干部每月开一次碰头会,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 30多种办法,后来新宁县经过提炼总结,形成了这“ 36…  相似文献   

14.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2008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曾强调:“各级党委要继续以深厚的感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对离退休干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这“四多一充分”的要求,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认识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到下岗职工再就业,许多工商干部都认为是劳动部门的事,是地方政府的事。要做好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首先就要纠正干部思想中的这种陈旧观念,让全体干部对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就是要求我们执政为民,替群众分忧。下岗职工为国家的改革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他们无业可就,生活困难,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帮助安置,这是“三个代表”的要求,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乡镇领导干部到村里用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已基本绝迹,农民对此十分高兴,但同时又为没有机会与干部们拉家常、交流思想而感到迷惘。因此热切盼望干部们仍能像过去老干部一样到群众家里吃“派饭”。所谓吃“派饭”,就是吃“家常饭”。笔者以为这样的“派饭”还得吃。因为吃“派饭”可以使干部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进而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可以从农村、农民的生活中了解乡情民意、风土人情;可以得到许多关于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从农民口中直接了解到他们思想深处存在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莫把“联系点”当作“宴席点”党政机关干部在乡村建立"联系点"给农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为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一些地方,某些干部的联系点却成了"宴席点",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少数干部下到"联系点",名义上"扶贫"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败家子”干部千万当不得近日到某地采访,一位乡干部对笔者说,上个月他们乡政府组织一百多名乡村干部(包括部分乡政府领导的家属)到外地“参观考察”,花掉公家钱财上万元.群众指着脊梁骨骂他们是“败家子”干部。事后,乡干部们到村里检查、布置工作时,连口水都喝...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1周年前夕,本刊记者就贯彻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专访了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顾金池。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件带根本性、全局性的大事,它关系到国来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记者:顾主任,我们在农村采访中了解到,农民群众打心眼里欢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说是他们民主权利和妍身越差的“护身材”、保护林”。可是在一些地方,有的干部,仍然习惯于向农民发号施令,不搞选举,搞任命,有的甚至随意撤销依法当选的村委会成员,或者采取停职的方式,使选举步存…  相似文献   

20.
说“吃请”     
说“吃请”说到吃请,安徽省毫州市张店乡党委书记宋峰如是说:“我是乡党委一把手,如果我吃、你吃,他也吃,全体干部都去吃,全乡36000多人民群众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财富,让我们这些‘公仆’都给吃光了.不但上头追究,群众也会‘骂娘’,我们又于心何忍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