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官诚  汤晖 《全国商情》2008,(7):138-140
心理预期是经济活动主体为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对与经济决策有关不确定因素进行的预测,心理预期影响个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而个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的变化,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本文分析了心理预期及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心理预期理论研究,建立社会预期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消费信心;增加个体实际收入和预期收入,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增幅同步,共享发展成果等调适个体心理预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居民货币储蓄总量急剧增长与银行贷款的下降,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低素质运行是抑制消费,增进储蓄的根本原因;经济运行不景气,居民就业、生存、医疗、养老等不稳定预期增加,缺乏安全感是增加储蓄主要因素;民族化心理和金融投资渠道单一,是制约储蓄转化的障碍。拉动内需、政策调控过于依赖降息的挤出效应行不通。建议抓紧时机改造产业结构,提高运行质量,重视工业设计,加速技术升级;建  相似文献   

3.
肖举萍博士《论当前金融经济环境下的寿险产品结构优化策略》以我国国内金融经济的大环境为大背景,分析了影响广大消费者消费、储蓄、投资行为的几点关键因素——加息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流动性过剩、国内资本市场牛市财富效应等,从而得出广大居民消费、储蓄需求将降低,投资理财需求将会提升这一结论。依据这一结论该文提出了调整寿险产品结构的建议,即突出传统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并同时扩大新型投资型保险产品销售。在当前证券投资市场持续走热的情况下,从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来看,广大居民压缩储蓄,转投股市证券这一基本行情是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4.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 ,是储蓄的未来收入 ,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近期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 ,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等。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和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等是提高储蓄利率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近期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式,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革等。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和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等是提高储蓄利率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流动性约束拓展Dynan模型,对中国城镇、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正态分布特征;2.当期流动性约束下,农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明显增强,估计结果更合理,而城镇居民储蓄行为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3.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都有显著影响,造成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使用流动性约束拓展Dynan模型,对中国城镇、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正态分布特征;2.当期流动性约束下,农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明显增强,估计结果更合理,而城镇居民储蓄行为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3.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都有显著影响,造成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相似文献   

8.
教育、医保和住房支出压力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VaR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入居民支出增长预期变量,结合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VaR(风险值)模型分析说明,支出增长预期对未来消费变化的影响仅次于可支配收入因素,但要强于预防性动机对消费的影响。该分析的政策涵义是,为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支出的过快增长,强化财政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储蓄投资恒等理论的发展及争论过程展开讨论,通过介绍维克塞尔的货币均衡分析、累积过程理论和凯恩斯的储蓄投资恒等理论,引出了储蓄投资恒等之争。具体讨论了非均衡价格状态存在、投资的资金来源于信用、存在现金窖藏、存在消费支出落后、存在预期分析五种情况下储蓄投资是否恒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为抑制储蓄高速增长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政策和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分流速度加快.但分流出来的大量资金是否如政策制定当局预期真正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是否有效刺激消费和拉动了投资需求,是当前央行应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研究储蓄存款增幅回落,应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了解其回落的原因及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韩城58个城镇储户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加,预期收入信心较强;居民投资意向持续看涨,股票、基金等高收益金融资产占比再度陡升;储蓄意愿明显下降,消费倾向略有回升;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明显降低,物价上涨预期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扩大国内消费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借鉴FRB/Global模型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技术,构建我国消费测度的通胀预期理性修正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消费因素可知,基于2000—2011年季度数据的预期修正模型可较好地解释我国消费现实。通过收入对消费影响程度增加,通胀预期上升,但居民仍然出现储蓄意愿增强和消费下降,以及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与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表现出的负相关的信息,对居民消费约束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3.
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基础。居民的医疗支出和医疗保障对其消费储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动态优化模拟的方法,定量模拟分析我国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家庭生命周期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障能够通过增加家庭生命周期消费的潜在资源来提高家庭应付未来意外事件的能力,降低未来不确定性对家庭消费储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封闭经济中,投资与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内生因素,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本文结合我国储蓄不断增长的情况,对影响经济增长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解决我国当前民间投资与消费双不足的关键在于收入公平分配,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国民经济在消费和投资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储蓄量较为庞大,这样就给我国经济在投资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降息带来影响,对储蓄转化投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受人口增长轨迹的非正常波动、转轨经济的不确定性及经济结构二元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的储蓄水平已经超过了经济最优增长所要求的储蓄水平。过度储蓄在劳动力资源无限丰富的经济条件下更易转化为资本积累,当资本存量超过黄金率资本存量时,就会引起投资和最终消费的总量不均衡,使经济运行最终陷入动态无效。  相似文献   

17.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预防性动机是居民储蓄增加的显著原因。但是,国内外的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预防性动机的强度并不显著。为此,在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是导致居民储蓄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应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家庭收入预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1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政策与家庭收入预期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与家庭收入预期的相互影响具有持久性,并且呈反方向变动;钉住通货膨胀率的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性质;我国居民消费/储蓄(或消费贷款)受到跨期最优的约束,我们不能忽视前瞻性变量对居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证券投资心理与行为分析就是对证券投资者个体和公众在投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投资心理活动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分析和描述,从而找出规律性的投资模式,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心理行为的特征主要有:投资需要满足程度的层次性,投资大众心理行为的趋同性。投资者个性心理行为特征的偏执性等。  相似文献   

20.
引入支出增长预期变量,结合预防性储蓄动机等因素,能够较全面地解释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VAR模型分析说明,广东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广东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增加了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较高的消费水平使支出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减弱,改革过程中的非平稳性等.为化解高储蓄并促进消费的增长,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平稳性,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支出的过快增长,增加对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资产财富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