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动态面板方法,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分权对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区域间有所差异.财政分权对缩小东中部地区城乡差距的作用程度相当,对缩小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略小.在全国范围内,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农村地区人力资本越高,越容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7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且西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次之;工业化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尽管存在着多种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但也要看到存在着多种抑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教育的发展,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等一系列因素都将促进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虽然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的过程漫长,但我们相信最终会出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在人均收入、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水平以及财政收入方面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而这种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不同方向,例如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制度等,并且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表现的愈加明显。如果不针对这种经济发展上的严重两极分化问题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控制,那么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要承认区域差距的存在,应为中西部地区建立完备的市场机制,要注重人才资本的储蓄,要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自然禀赋优势,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东西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要想缩小并最终消除这种差距,就需要借助有效的战略、政策。因此,党中央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今后15年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agum(1997)提出的分解方法,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及三地之间的基尼系数和贡献度。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表现为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其中又以东西和东中之间的差距为主,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自1990年以后有扩大的趋势,地区间的基尼系数贡献度占地区总基尼系数的比重已经达到80%;东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要大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距,但东部各省之间的差距有缩小趋势,而西部各省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以平衡地区差距为落脚点的公共财政有两个主要的支出途径:直接补贴落后地区或改善地区间的交易条件.通过新经济地理(NEG)模型比较这两个途径在维持一定的集聚水平和增长率基础上缩小地区差距的不同经济效应,分析说明单纯的转移支付不是缩小地区差距的长久之计,而以基础设施为切入点的交易效率增进政策,能够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同时发挥集聚经济的优势,提升总体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8.
多增长极战略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增长极战略选择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为了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了均衡布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差距。但由于经济基础的明显差距、历史的长期沉积和自然惯性的推动,国家倾斜政策的调节力度未能达到足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平行发展速度,地区差距难以真正缩小,反而造成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自成体系,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无法进行,产业布局的宏观经济效益低下。为了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我国改革开放后,选择了不平衡的单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全国经济实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  相似文献   

9.
目前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必须找出可行的办法加以解决。从政策性投融资的角度 ,探讨政府如何发挥政策性投融资的作用 ,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的测算,描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1978年~2010年间,中国地区差距的泰尔指数从0.0950上升到0.1254,这说明了中国地区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对泰尔指数的分解说明了地区差距主要来源,1978年~2010年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的份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基本相等的状态.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中各大区域之间扩大,各大区域内部减小.  相似文献   

11.
在引入分工和交易效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超边际分析,可以证明两个地区之间不同的交易效率演进路径,是导致地区之间人均真实收入差距发展和变化的主要根源之一,这为进一步揭示区域差距背后的经济规律,缩小区域差距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技术差距是影响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191个地级以上城市相关数据及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沿循技术差距的分析思路,文章针对在华外资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外资对于促进地区生产率提升的作用逐渐变小,而当技术差距缩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外资进入则主要表现为竞争效应,对于地区生产...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02~2013年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其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即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东部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趋拉大的问颞,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扼制这种继续拉大的趋势,进而达到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相对协调、共同富裕的良性轨道,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寻找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求解程序。  相似文献   

15.
在Fujita与Thisse(2002)和王洪光(2007)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公共服务,可以分析政府公共服务与产业集聚和地区差距的关系.研究发现:某区域运输成本较低,政府公共服务完善,收入水平高时,产业集聚将在此地形成;区域间人力资本水平相近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有限;某一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时,政府公共服务对于缩小地区差距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内地1999~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不确定与非均衡的;收入水平是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因素;政府公共服务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有限,却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人力资本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总体区域差距呈倒N型变化;1978—2010年间人均GDP基尼系数在0.268~0.356范围内变动,但由于缺乏成熟的人均GDP基尼系数判别标准,其是否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有待进一步研究。从基尼系数差异分解的结果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受到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经济差距的影响,且这些差距大部分来自于东西部与东中部之间,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间差距较大,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来源于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内部各省份间,这将为今后国家制定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区投资差距的变动在1980-2004年间呈倒“U”型:在1995年之前总体扩大,之后则不断缩小。东中西地带间的投资差距占总体投资差距的绝大部分,其变化趋势与总体投资差距一致,而东中西地带内的省际差距则呈缩小态势。国有投资的地区差距总体上呈明显缩小趋势,民间投资差距缓慢缩小,而外商投资则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乡差距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一方面,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基本都位于我国的东部或东北部,而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基本都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另一方面,各地区在城乡差距总指数与类指数之间都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即使是城乡差距最小的地区,也有着城乡差距的软肋。因此,各地区都不能忽视其城乡差距的存在,应该根据自己的软肋去寻找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有益经验,选择适合的转移支付方式,对完善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地区间的财政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媒体评论     
建金融中心,我们缺什么中国内地的金融中心建设刚刚起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还很大。这种差距的缩小,主要有赖于夯实实体经济以及突破体制约束,因此,对于内地的具体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