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算机审计应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已走上有组织、有计划、高速高效发展的阶段,而计算机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计算机审计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人才资源贫乏、审计软件短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孙雪峰 《时代经贸》2012,(22):200-200
小微企业数量庞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的小微企业也实现了电算化。电算化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也对审计工作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实现电算化系统的计算机审计,不但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过硬的审计功底,还需要有软件工程层面的知识。计算机审计也由于审计成本和审计人员技术永平的刺约而在实践中受到限制。本文结合我国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计算机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近年来发展较快。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审计也要电算化,并从各个方面对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进行严格的审计。本文对计算机审计的意义、必要性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并就我国推广和实施计算机审计的条件和方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审计应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发展,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已走上有组织、有计划、高速高效发展的阶段,而计算机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计算机审计的概念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的制约因素,如法律法规不完善、审计人才资源贫乏、审计软件短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高太平 《经济师》2003,(3):200-201
计算机审计应伴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发展 ,但是目前会计电算化已走上有组织、有计划、高速高效发展的阶段 ,而计算机审计还处于探索阶段。导致计算机审计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呢 ?文章从审计人员、审计软件、企业、宏观管理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当代经济》2004,(12):97-98
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后得出的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相背离的可能性。也可以理解为审计人员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与事实不相符,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7.
实现远程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计算机审计是在Internet网构造WWW应用环境中,建立超级连接,通过Internet远程访问被审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将被审单位的会计数据下载到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工作站,利用审计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审计。本文阐述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系统构成及其优点,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潘鸿雁 《技术经济》2001,20(10):54-55
一、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及审计电算化的产生1、审计的可视线索减少。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 ,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应用计算机处理会计资料以后 ,纸面信息变成了磁性介质上的代码。由于计算机自身及会计软件运行特点 ,加上审计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程序陌生 ,使传统意义上的审计线索减少。2、内部控制由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双重控制。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 ,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的控制 ,而且多数情况是以计算机内部控制为主。因为 ,除了审计线索自然消失的趋势所带来的差错很难发现以外 ,计算机…  相似文献   

9.
会计电算化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1.审计技术、方法日趋复杂。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技术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运用,审计机关所面临的审计对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不断提高,审计机关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也经历了从导入被审计单位电子账进行计算机审查到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到目前逐步开展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过程,目前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还处于探讨阶段,笔者结合近期实施完成的一例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对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一、内部控制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新问题 1、内部控制由人工化转为程序化。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提高,网络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软件的应用程序本身中包含了内部控制的功能,这些应用程序的正确运行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账务数据的处理。如果对计算机系统缺乏有效控制,一些参与业务处理的人员、数据准备人员、源数据提供人员、能够接触计算机但不参与业务处理的人员为达到其某些非法目的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或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篡改,而这些篡改很难及时被发现,这就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线索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审计线索主要表现在各类凭证、账簿及报表等书面会计资料上,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计算机的使用,使传统的审计线索不甚明显甚至消失。比如以先进的磁带、磁盘、光盘等作为保存信息数据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电算化审计是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是审计人员用手工的或电算化的审计方法、技术和程序对电算化或手工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审计。它可在审计项目安排、方案设计、审计取证、汇总分析和跟踪反馈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把审计人员从费时费力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解决审计系统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并可大量地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4.
毛扬 《当代经济》2007,(11):22-23
电算化审计是与传统的手工审计相对应的概念,是审计人员用手工的或电算化的审计方法、技术和程序对电算化或手工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审计.它可在审计项目安排、方案设计、审计取证、汇总分析和跟踪反馈等多方面发挥作用,把审计人员从费时费力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逐步解决审计系统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并可大量地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5.
赵俊杰 《技术经济》2003,22(4):46-47
<正> 在近10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国内企事业单位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适应市场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增加了不法分子滥用系统功能进行舞弊的机会。而这种舞弊行为较为隐蔽,用传统的审计方法往往无法查出和解决。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了解计算机,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6.
高雯霓 《经济师》2010,(4):201-202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采用计算机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电算化会计的出现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电算化审计是伴随电算化会计系统产生的,并随着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而发展。电算化会计的实施,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手段、数据处理流程、信息存储介质、数据存取方式和内部控制对象,而且对审计工作在环境、线索、内容、技术和准则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如何寻找对策,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如何开展审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时代经贸》2011,(2):119-120
会计电算化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和方法已无法适应计算机会计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本文分别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后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完善会计电算化应制定的审计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与电子商务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许多单位都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因此审计电算化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分别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展审计电算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1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含义 计算机审计的本质与传统审计相同都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其特殊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计算机作为对象,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二是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本文所研究的计算机审计风险主要是对审计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以及利用计算机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所管理的电子账务进行审计时所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阐述了会计信息从手工处理向计算机处理转变后,审计工作在审计线索、审计技术、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等方面如何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