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国内A公司与美国B公司于2006年6月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约定由A公司向B公司销售服装。关于合同纠纷解决的方式,原合同约定,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时,应根据当时存在的美国仲裁协会的仲裁规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交有约束力的仲裁。原合同签订后,A公司依照合同的规定开始向B公司提供服装。B公司开始尚能按合同规定向A公司  相似文献   

2.
某年3月,我国某A公司与德国B公司签订合同ST-002,销售琥珀核桃仁250公吨。合同的主要条款如下:CFR汉堡,每公吨7800德国马克,包括包装费;即期不可撤销信有证;……关于合同以及与合同有关的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否则交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案情简介 2009年4月23日,大连B公司(以下简称“卖方”)与美国F公司(以下简称“买方”)签订冻马哈鱼片买卖合同,合同要点是:(1)数量:1700箱(51000磅);(2)价格:CNF Los Angeles USD 1.15/LB;(3)总额:USD58650.00美元;(4)装期:不迟于2009年6月20日;(5)支付:买方在发货前预付20000美元.货物到港时买方付清余款,卖方电放货物;(6)检验与索赔:凡属品质或数量异议,须于货到目的地之日起10天内提出,并提供公证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7)仲裁:凡因执行本合同所发生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若协商不能解决,应提交大连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根据其《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物买卖中,双方在合同商订时都会对合同履行中贸易纠纷的解决方式以条款形式予以约定,以求争议、纠纷的顺利解决.常见合同争议、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多在仲裁条款中描述为:"本合同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双方应采取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若友好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则该争议案应提交……仲裁解决(All disputes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Contract or the execution thereof shall be settled friendly through negotiations.In case no settlement can be reached,the case may then be submitted for arbitration to…)".  相似文献   

5.
奚玉  何力 《光彩》2013,(10):50-51
与诉讼相比,仲裁具有省时、省钱、省事的特点,因为基于双方自愿,通过仲裁解决争议有利于维持双方的商事关系.本刊特整理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案例三则,供广大经营者参考. 案例1仲裁条款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案例:2008年5月13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在上海签订运输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将甲公司一批货物由上海运至南京.运输合同同时约定:"发生争议,如双方协商未果,则由合同签署地仲裁机关仲裁解决."5月20日,甲公司的货物从上海运输,于5月23日下午抵达南京.在做卸车准备工作时,运输车辆的液压千斤顶发生故障,导致运输车辆倾斜,造成该批部分货物质量受损.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中国青岛市某农产品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中方公司)与韩国某农水产公司(以下简称韩方公司)成交蒜米200t、每吨CFR大丘200美元,总金额为477美元,交货期为2006年6~9月。合同规定,双方发生争议时先协商解决,如协商不能解决,提交仲裁机构解决,仲裁地点为中国,仲裁机构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一) 仲裁是我国解决对外经济贸易和海事争议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对外贸易和海运企业在对外业务往来中,遇有争议,根据我国政策和贸易习惯,首先争取由双方直接友好协商求得解决,但经协商解决无效时,则在双方自愿基础上以仲裁方式解决。现在,不仅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仲裁概述 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产生的争议一般采取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发生合同争议时,当事人应当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通过第三者协调解决。如果经过协商和调解,不能达成和解,可以根据合同的仲裁条款,或  相似文献   

9.
卖家A公司与买家B公司发生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争议,争议焦点在于双方所订立合同是否已遭撤销,及A公司是否应向B公司支付损害赔偿金。对于可预见性规则的解释与适用是解决本案的关键,在评析案例的同时着重对该部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仲裁条款中约定“协商解决争议”的情况进行了归类,结合仲裁委员会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处理情况和当事人对此种约定的态度,并参照《仲裁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解决在仲裁条款中约定“协商解决争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