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保险理赔诉讼涉及投保方、保险公司、法院三方,到底是投保方欺诈,还是保险公司惜赔,法院判决具有客观公信力.对2000-2011年170个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理赔诉讼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投保方索赔金额远大于保险公司愿赔金额,法院判决金额介于索赔金额与愿赔金额之间,惜赔金额大于欺诈金额;投保方欺诈金额与索赔金额、保险费正相关,北京甚于外地,残疾甚于其他伤害,年龄61~70岁弱于其他年龄段,新法实施后弱于新法实施前;保险公司惜赔金额与愿赔金额负相关,但与保险金额正相关,北京弱于外地,地市分公司弱于区县支公司,死亡甚于其他伤害,中毒、溺水甚于其他事故,年龄51~60岁甚于其他年龄段,新法实施后甚于新法实施前.  相似文献   

2.
保险理赔过程中时常发生投保方欺诈现象,通过对实证调研的2000—2011年度258个意外、健康保险理赔诉讼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41~60岁欺诈概率甚于其他年龄段,年龄41~50岁欺诈频次最高,年龄51~60岁欺诈概率最大,工人欺诈概率甚于其他职业,北京欺诈概率甚于外地,北京郊区县欺诈概率甚于北京市区;保险金额与欺诈概率正相关,疾病身故保险欺诈金额最大,保险期间与欺诈概率负相关,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欺诈频次最高,健康险欺诈概率甚于意外险;摔扭伤欺诈概率甚于其他伤害,交通事故机动车司机欺诈概率甚于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伤害,被保险人索赔欺诈概率甚于投保人索赔,非律师参与欺诈概率甚于律师参与。  相似文献   

3.
随着机动车辆越来越普遍,人们也意识到投保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投保人为了攫取不当利益,而做出欺骗保险公司的行为.本文主要阐述了机动车辆保险欺诈骗赔的定义和类型以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投保人进行保险欺诈骗赔的动机,最后针对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来减少这些欺诈骗赔的行为,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