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环保形势严峻,城市雾霾频繁发生,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电能替代战略,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是能源结构优化、显著降低排放、治理城市雾霾的有效措施。在电能替代工作过程中,浙江省电力公司大力推进能源替代工程,通过推广应用热泵、电采暖、电蓄能、农业电力排灌、陶瓷窑炉电加热、试点应用电动汽车等技术,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近日,本刊记者就浙江省电能替代工作开展情况,采访了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孔繁钢。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力技术、设备的发展以及生产工艺的变革,一系列以电为能源的先进、高效技术得以取代传统燃煤(油)等设备和技术,并取得了良好节能减排效果,具体体现在:一是工业炉窑的电热技术,二是在蓄热式电锅炉替代燃煤、燃油等锅炉,三是在中央空调领域推广蓄冰(水)空调技术,四是在商饮服务业推广电炊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我国部分省市严重雾霾天气频现,引发社会各界对大气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强烈关注。据统计,我国80%的PM2.5污染与能源相关,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因此,解决环境污染尤其是雾霾问题必须着力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清洁低碳化转型挑战。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的电能成为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实施电能替代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通过情景分析法,构建不同电能替代程度的情景,研究其场景下的中国碳排放演化趋势,找出同时满足能源供应安全、经济适用性最佳、减排效果良好的能源供应方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提出能源供应对策建议,加速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杨奔  黄洁 《经济纵横》2016,(4):54-57
近年来,雾霾不断袭扰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应科学制定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鼓励和推广绿色建筑;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走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区域协同治理机制;提升区域自净能力,促使产业错位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6.
黄蓓 《经贸实践》2014,(5):37-3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对环境的重视由来已久,“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是杭州喊出的响亮口号。在国家推行电能替代之初,杭州已迫不及待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电能作为重要能源已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当中,所以,认真抓好电能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势在必行,如何才能合理利用电能呢?笔者就这一问题作简要说明。电能消耗的多少实际上是通过电能计量来评定的,而电能计量的重要仪表之一就是电能表,所以电能表的性能及其配备情况直接影响着电能计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空间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强  张航  齐莹  刘勇 《经济地理》2020,40(5):40-48
基于1998—2016年黄河流域地级市雾霾污染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在考虑雾霾污染时空滞后效应条件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方法,分析了影响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高值集聚特征,高排放俱乐部稳定地分布于黄河下游城市;黄河全流域PM2.5浓度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关系,低效率的能源使用、低水平的人口集聚、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黄河流域雾霾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黄河流域雾霾污染背后的社会经济影响机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低效率的能源利用以及偏向于生产技术提升的研发投入导致了黄河上游流域雾霾的加重,而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则主导了黄河中游流域雾霾污染的加剧,在黄河下游城市仅有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此,文章认为建立区域协同联防治霾机制、实施差异化分区治理策略、实现全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雾霾治理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电能作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以被全社会认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电”的商品特性也不断显露出来。在电能的供应和使用环节中,应保质、保量、安全、经济地把电送到千家万户,电能是一种特殊的无形商品,电能计量的经济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际,浙江率先提出发展生物质能源替代燃油,以减少石油基产品消耗量,借以缓解大气污染。生物质能源基本符合“开发与利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农村推广生物质能,推广应用醇类燃料和秸秆气化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还很不发达的现阶段,台理而有效地使用电能,最大阳医地提高电能使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发属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合理使用电能,特别是节约用电带来的效益是十分显著的资料表明,在我国的电能消耗中,有70%以上消耗在工业部门,所以在加强电能开发的同时,大力提高工厂的供电用电水平,好能降耗,要把节约用电放在突出的位置。书约用电不仅减少7工厂的…  相似文献   

12.
胡建华 《城市建设》2010,(7):459-459,461
随着兴隆园小区的用户逐渐增多,功能更加完善,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多,但居住小区的能源利用率也存在提高空间。因为电能在物业管理成本中占有相当比重,如何节约和有效使用电能,是摆在物业管理者面前的永久课题。  相似文献   

13.
雾霾天气引发有关新能源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段时间来,我国空气质量不断恶化,雾霾天气呈显著增多趋势,危害加重.要想治理空气污染,必须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为此,我国需要将经济发展重点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向更节能的高技术服务行业转变,利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水力电能与工业资源的聚合发展,首次提出了能源密集型工业、电能密集型工业、水力电能密集型工业的概念.从蕴藏量的角度,分析了水力电能的密集性和矿产资源的富集性.从水力电能生产、使用、产出等方面,论述了水力电能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清洁性.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水力电能密集型工业是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是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在水力电能密集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应大力发展水力电能密集型工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转型的关键时期,选择合适的经济手段,进一步研究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政策体系相协调和配合的可再生能源电能消纳市场模式,对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能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针对我国现行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的特点和问题,结合我国各类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电能消纳市场模式选择方案,并针对近期内完善风电、太阳能电能和生物质电能的现有价格机制和市场模式改革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余国辉 《城市建设》2011,(1):340-341
电能是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电能计量涉及发电、供电与用电三方的经济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电能计量的正确性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的重要性,介绍了相关电力系统中电能计量方法,并重.最对谐波电能计量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镇化发展中建筑工地的大量扬尘是造成雾霾现象日趋严重的经济学原因。雾霾诱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负效应,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8.
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让人苦不堪言,环境治理迫在眉睫。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调整,增加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既有经济性和可行性,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9.
申万  张广军 《发展研究》2014,(12):67-71
本文利用弹性系数模型,预测我国国民经济在保持现有7.5%的增速时煤炭消费总量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到2020年消费总量约为42亿吨。在治理雾霾的大背景下,按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年下降速度预设不同情境,模拟2014-2020年我国的煤炭消费情况。模型结果显示不断降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煤炭消费总量,且该控制强度决定了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长或递减趋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强度的分水岭为3.5%,即控制强度大于或等于3.5%时,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不断减少,当该参数小于3.5%时,消费总量会继续增加。雾霾治理将会导致能源缺口,天然气将是弥补削减煤炭消费造成的能源缺口的主要替代能源,而其他能源形式是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各地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给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雾霾天气的形成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的结果,严峻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迫使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失衡,环境法规和环境交易市场缺乏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经济原因。因此,治理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确立相关环境产权制度和建立区域政府间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