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是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金融稳定理事会在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方面有很多要求.积极推进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提高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银行的安全和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2.
银行风险分析研究是当前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的前沿和热点.本文从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角度出发,阐述了银行风险分析工作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资本充足率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和流动性分析等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可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的银行监管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政府把金融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形成了一套良好的银行监管制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新加坡的银行监管经验无疑可为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银行监管过程中的几项重要的操作模式,包括准入控制和对机构变动的审批,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影响因素,对信贷和市场风险的管理,以及监管手段和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7.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乃至国家的安全,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保我国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莹 《西部金融》2023,(1):34-40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净息差持续收紧,利润增速放缓,内源性资本补充受到限制,外源性融资仍是D-SIBs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方式。2022年我国19家D-SIBs1通过定增、可转债转股、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方式合计补充资本金超10000亿元。但总体来看,当前仍面临可转债转股率过低、部分D-SIBs需要继续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资本补充工具较缺乏的压力,基于此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转化,积极应对加入WTO以后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作为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业务创新的步伐。作为中央银行,在促进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创新的同时,也应帮助商业银行充分认识业务创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并实施审慎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张远 《西部金融》2012,(2):68-72
目前影子银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运行的潜在风险。虽然我国影子银行不论在构成还是运作方式特别是风险表现形式和程度上与美国影子银行有较大差别,但是,当前我国影子银行的不规范和无序运作,开始对我国金融健康运行构成威胁。所以,应及早规范我国影子银行的运行规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影子银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系统重要性银行恢复与处置计划”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恢复和处置计划又称为"生前遗嘱",是由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的在危机时期如何应对相关问题的实施计划。恢复和处置计划是保证系统重要性银行在面对危机时能够持续性提供关键金融服务;或在终止这些服务时,确保不对系统造成负外部性影响,从而实现系统稳定的一系列措施。我国应关注外资银行RRP实施方案对在华子行的影响;探索中资银行RRP,为其海外发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破产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12.
陈军 《西部金融》2012,(1):69-74
全球金融危机后,基于宏观审慎理念的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改革被积极推动。本文梳理了触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改革的原因,综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新进展,研究分析了IMF/BIS/FSB构建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标准。并对该标准在我国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央行在2019年宣布即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方案提到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偿性使其区别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其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现金货币存在诸多优势.由...  相似文献   

14.
对日银"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日本银行继“零利率政策”之后于2001年3月19日至2006年3月9日之间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讨论。面对长期性的通货紧缩,日本银行企图通过提供充足流动性的办法谋求金融市场稳定。虽然这一政策对增加金融市场安全性、消除市场不安心理、防止经济进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将其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则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7—2016年的数据,对中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中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商业银行更有效地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服务营销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服务营销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持续延展。对专业学术期刊进行内容分析,是了解学术研究历程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途径。学术界对服务营销学类顶级专业期刊近10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的内容分析和概括总结,揭示了国外服务营销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焦点的演变规律,为我国服务营销学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面临更高的核心一级资本监管要求。采用指标法在40家规模较大商业银行中识别出2020年的18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除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外,大部分银行的实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监管要求的距离较小,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采用17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2010—2020年的数据,通过异方差随机边界模型分析核心一级资本来源与银行利润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内部资本积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有助于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利润效率的提升,且利润效率水平随内部资本积累占比的增加而提高;而通过外部融资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会降低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利润效率,且利润效率水平随外部融资占比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应采取先内部资本积累后外部融资的策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实现防范风险与提升效率的双赢。其中,目前核心一级资本缺口较小且利润率较高的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宜采取内部资本积累为主、外部融资为辅的资本补充策略,而其他银行则可采取外部融资为主、内部资本积累为辅的资本补充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