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人才流失与人才安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人才流失的现状为“面”,以人才流动在竞争中求发展为“经”,以正确处理人才流失的三对关系为“纬”,以建构“八留人”机制为“点”来谋布全篇,探讨了人才流失与人才安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福建省委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反复强调“关键在人”。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在谋划“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切实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发挥其在推动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郑玉枝 《经济师》1998,(1):71-71
浅谈企业差别与人才差别●郑玉枝如今盛行“人才论”。有人说,企业差别就是人才差别。生产商品、更新技术、推销商品都离不开人。由此看来,“企业的差别是人才差别”,这话很有道理。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如今为什么反倒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呢?有人张口闭口人才,那...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近几年在我国各大媒体屡屡出现“高级技工短缺”、“顶尖人材明显不足”与“人才浪费”等报道,这些问题看似互相矛盾,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比较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什么是全球的第一资本?答案应该是人才。据报载,世界银行在对富国和穷国的评定中,已经加入了“人力资本”因素。的确,人才使中国沿海的小  相似文献   

6.
王洪祥 《大陆桥视野》2013,(20):37-37,39
近年来,由于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加强人才工作愈加紧迫和重要。信息技术中心为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研究并制定了“人才强企”战略目标。企业多次研究探讨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制订了企业人力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7.
如今 ,一些单位的头头都有一件烦心事 :有本事的人才一遇不如意的事 ,就用上了“三十六计———走为上”。人才一走 ,工作自然受影响。打心眼里对单位现状不满的人才 ,你要再三挽留只能是强人所难。既然人家要走 ,还是合其心意、顺其自然地放行为好。须知 ,“强扭的瓜不甜”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又是人群中最耀眼、最熠熠生辉的因素。现在的问题是 ,一些地方人多才少 ,才多事少 ,偏偏人才又被部门所有、领导控制束缚了手脚 ,一个“走”字常常吊在嘴上 ,让“头头”们心烦意乱。留嘛 ,越留越傲 ;走嘛 ,实在可惜 ,还落得个“毁才…  相似文献   

8.
营造武汉市人才强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武汉市人才强磁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营造实力强磁场,提高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充磁”以吸引人才;二是营造价值强磁场,包括人才的市场价值人才的社会价值,人才的自我实现价值,提供人才发挥能量的财富基础;三是营造环境强磁场,营造“水”环境特色,营造“武汉·中国光谷”环境,营造发展私企的政策环境;四是营造事业强磁场。  相似文献   

9.
广西“人才小高地”:人才集聚与自主创新互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集聚的程度、自主创新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的关系。在落后地区,三者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使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广西在“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一种人才集聚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广西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其特点是:(1)其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使人才集聚与自主创新之间的互动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2)人才和创新项目是紧密结合的,形成了结构稳定、高度互补的“碱基对”;(5)在人才集聚与企业自主创新的互动过程中,“解旋”和“复制”不是自发的,“遗传”过程受到有效的控制。这种模式的有效性在广西药用植物园的人才小高地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
“入世”后,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人才市场也不例外。如果说过去的竞争属于“远距离竞争”的话,那么现在将变成“直逼前沿”。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以后,这种竞争已成为“零距离竞争”。因为,无论你在南极,还是在北极,只需轻轻将鼠标一点,就可了解到企业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万辉  吴斌 《经济世界》2001,(11):44-46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在人才流动日渐频繁的今天,猎头公司以其在搜寻高层次人才上的独特优势在人才市场上尽领风骚。然而,就在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大与猎头公司合作力度的同时,猎头公司自身也正面临看严峻的人才危机。 各大公司苦觅“猎头” 北京赛思卓越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黄剑一直“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找副总经理”,这位在京城企业界颇有影响的猎头公司老板坦言,目前,大多数猎头公司找不到类似总经理助理职位的高级人才。在黄老板看来,猎头公司急需引进两类人才,一类是对特定行业比较熟悉的高级猎头,比…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伟 《经济论坛》2003,(2):65-6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知识经济,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而知识的首要载体是人,人才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根本。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途径。一、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30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经济发展的模式、速度、周期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变化,也将人类由工业经济时代带入了知识经济时…  相似文献   

13.
许涛 《经济师》2003,(3):230-231
“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 ,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文章通过对目前重庆人才质量与人才流向的分析 ,提出了重庆提高人才质量吸引人才内流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应尽快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摒弃只看文凭不看水平,只看学历不看能力,只看职称不看称职的愚蠢之举,做到因岗而择、量才而用、唯适用是举。  相似文献   

15.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观念。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招商引资,轻招智引才的传统观念。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生产力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上地曾经是第一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取代土地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6.
宋继军 《经济论坛》1998,(16):18-19
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取得新突破,这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的内在问题,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攻坚战引发出“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企业改革发展战略,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强国亟待构筑"价值人"三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全球经济化的严峻态势,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以高瞻远瞩的洞悉力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等重要思想,就人才的本质和嬗变的轨迹而言,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人”理念。以人才固本和“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切入点,探析了价值人假设的主体,及其“价值人”三维(人、社会、自然界)模型。  相似文献   

18.
百事集团选择人才有三个标准:“最聪明,最诚实,最具有推动力的实干精神”。一个管理人员在百事集团中生存下去并非易事,公司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是“要么往上发展,要么往外走人”。非常聪明的人才,能量百分之百地释放,公司会给其提供高速发展的事业阶梯和优厚的报酬待遇,让他们很早地承担重要的责任,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有高度自由空间,以及其他优秀同事之间积极合作的工作环境。这些对于百事集团的战略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一直没有停止过,其间“大开发”有两次。一次是“一五”时期(重点在西北),一次是“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在西南),改革开放后,对西部地区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扶贫开发。这些开发建设无疑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是西部地区仍然没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一70%,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1/3左右。西部贫穷、落后的原因何在?我认为其根本原因不是缺乏资金,缺乏项目,而是缺乏知识,缺乏人…  相似文献   

20.
“重视人才”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共识,但我们煤炭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机制、国家垄断的影响,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分薄弱。煤炭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而且高品质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就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煤炭企业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煤炭企业应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体系;再有,煤炭企业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创新制度;用制度、待遇、发展来留住人才;加紧争夺,聚集人才;自力更生,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