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控制造业竞争力的控制力是构筑强大制造能力的基石,是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所依赖的技术资源较少、创新能力较弱,跨国公司并购转移及独资化日益严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控制力较弱。因此,应从国家战略出发强化制造业竞争力的控制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对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并给予制造业政策支持和引导,催生制造业竞争力的生成能力,提升竞争力的控制力,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经济地理》2007,27(4):565-570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区域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偏离一份额法构造评价指标,对区域制造业各产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到区域制造业各产业竞争力的地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从产业规模优势、产业市场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等三个侧面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三地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技术进步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内其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论:按照中国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将空间布局内的五大区域进行划分: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并提出提升各个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流通产业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流通无用论和无流通的观点充斥于人们的思想当中,但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流通产业的作用日益呈现出来,被认为是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产业与制造业是不可分割的,它在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和要素密集、地理聚集、价值增值等特性,决定了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制造业生产率、产业集群竞争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能够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地区制造业的需求、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的支持、地区政策的推动,因此要在从地区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互动等方面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背景下探讨中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内涵维度结构,基于产业位势理论构建涵盖7大产业位势因子的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探索影响中国先进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竞争力提升可行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位势、管理水平位势对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影响最为显著,而市场规模位势、知识素质位势与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芮  李烨 《生产力研究》2021,(3):101-104
产业集聚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无论对产业影响力还是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现研究产业集聚程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相关建议.首先采用区位熵的方法对西南地区五个省的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然后基于西南五省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运用Eviews6.0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实...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分析了集群化发展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演进规律的分析,指出了装备制造业应该选择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5—2009年浙江省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浙江大部分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会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但是也存在部分制造业的集聚对其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且其中多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为此,文章提出了差异化看待和发展产业集聚,进一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洪斌 《当代财经》2004,(12):67-70
本文从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入手,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产业获得并利用资源参与竞争的能力,是一定综合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宽假设条件,提出了产业绝对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产业差别竞争力等三个产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认为产业绝对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和基础,贯穿其他竞争力形式,并构建了产业竞争力的框架和模型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形式各异的产业竞争力,提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和现实途径:产业差别竞争力—产业相对竞争力—产业绝对竞争力;比较优势(外生)—内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绝对优势,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的发展程度和相对速度。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含量高、 环境污染少的典型产业,在节能、 减排和提效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有效集聚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使用中国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省份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水平、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和不同集聚模式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技术产业全行业集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从不同集聚程度来看,平均集聚水平较高的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与地区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倒U型关系,其他三大平均集聚水平较低的行业,集聚影响不明显;从不同集聚模式来看,相较于多样化集聚,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更能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但当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影响由促进转为抑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高端转移,进而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中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起着引领中部工业崛起的重要作用;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比较突出,是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支柱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是湖北传统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经济实力。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衡量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来对我国各地区的装备制造业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增强我国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是工业生产的主要产业,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使用大量化石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因而在全球低碳发展背景下,产业竞争力亟需进一步提高.本文从成本、规模、市场、成长、投资、创新六个方面,对低碳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实现制造业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可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概念,本文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做了计算,结合石河子垦区工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垦区五大主导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状况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垦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化工制造业、纺织业和电力能源业。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巩义市为例,研究了快速发展县域的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问题,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问题推进到县域层面.本文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背景出发,构建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了巩义市和郑州市制造业竞争力得分,然后依据计算结果,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对巩义市产业竞争力做一评价.  相似文献   

20.
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比较和测算,发现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工业部门中,初级原材料行业和原材料加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下降,制造业竞争力呈上升趋势,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行业竞争力上升最为明显,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目前,我国工业部门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于产品附加值低和装备制造业落后。此外,我国服务贸易在总量与结构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些重要现代服务业部门甚至落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