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宗剑 《特区经济》1993,(12):17-19
<正> 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概况深圳个体、私营经济从总体上看,是伴随着特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进程而逐步发展的。1980年设立特区之初,深圳仅有6户个体工商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私营企业起步更晚,直到1987年才诞生第一家私营企业。随着特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深圳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壮大,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1992年3月统计,全市已有个体工商户33328户,拥有资金26475万元,年营业额25423万元,总产值4881万元,从业人员近18万人。私营企业的数量则从1987年的1家  相似文献   

2.
深圳市人口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查振祥 《特区经济》2006,213(10):12-15
深圳的外来人口超过1200万,总人口达到1400万。深圳人口问题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在深圳的特殊表现。深圳人口问题的源头是产业结构问题。深圳城中村为外来人口增长提供了庞大的容纳场所。  相似文献   

3.
特区立法权是深圳真正的优势所在,用好特区立法权,促进深圳现代化进程,必须实现特区立法模式的转变,加强立法创新,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相似文献   

4.
<正>深圳市位于祖国南疆,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6。深圳市下设6个区,23个街道办事处,19个镇。4个区分别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和龙岗区,前4个在特区内,后两个在特区外。1996年,全市常住人口358.4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03.38万人,暂住人口 255.10万人。16年来,深圳经济发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城市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80~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出口总额等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递增速度在35%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1996年特区户籍居民年均生活费收入为1.49万余元,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415元。在人们心中,深圳是名副其实的富裕地区,深圳已经成了发达、富裕的代名词。但是,由于深圳的地域广阔,各地资源条件有别,地区之间的发展并未均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市长李鸿忠在民营企业是社会它产权清机制灵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深圳在深圳全市经济发深圳居民储民间民间资本活跃,加之改革开放形体制优势和观念优势,深圳深圳民企全线飘红李鸿忠说,建立特区以来,深圳的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区建立前,深圳市只有6户个体户,年营业额不足3万元。到2003年底,全市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位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个体户户数、注册资本,位居全省第二。2003年深圳的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0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1.3%。在…  相似文献   

6.
《开放导报》2009,(1):122-122
布吉街道位于深圳市中部,紧邻特区,是深圳最早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现下辖24个社区工作站,辖区面积30.89平方公里。人口104万。  相似文献   

7.
随着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垃圾量也成倍增长,垃圾收运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现有垃圾收运站规划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建设国际化城市要求差距较大。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深圳与香港垃圾收运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深圳垃圾收运系统不足和香港垃圾收运系统在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深圳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深圳市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人口504.2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9.35万人,暂住人口364.80万人。据统计,至2003年底,深圳市日产垃圾8890吨,其中特区内3960吨,特区外4930吨。  相似文献   

8.
<正> 深圳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全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伴随着特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口岸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立特区前,深圳只有罗湖和文锦渡2个小口岸。1979年,从深圳口岸入出境的人员只有565万人次,入出境车辆只有9.1万辆次,进出口货物只有127万吨。建立特区后,中央、省、市政府十分重视口岸建设,16年来,共投资20多亿元人民币,兴建新口岸和改造老口岸。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5个,初步建立起了海、陆、空俱全的口岸格局,架起了通向国际市场的立体“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1995年,入出境人员达5670万人次,比1979年增长95倍,占全国的51%;入出境车辆达850万辆次,比1979年增长83倍,占全国的75%;进出口货物4144万吨,比1979年增长31.6倍,占全国的11.3%。上述数字表明,无论从发展速度还是从具备的规模来看,深圳口岸已形成大口岸格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使得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口岸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深圳将向国家申报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深圳目前特区内总面积395平方公里,特区外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方案一旦获批,深圳特区将扩容五倍。  相似文献   

10.
<正>深圳建立特区30多年以来,金融业发展迅速,1979~2010年深圳金融业的生产总值快速增加,1979年仅为1586万元人民币,而1996年突破100亿元人民币,2009年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举足轻重的深港穗地缘经济深圳的发展和巨变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改革开放办特区。以地理位置而论,深圳地处我国南方边陲,扼珠江口东岸,毗连香港,背靠广穗,是我国经香港迈向世界的必经之地。香港1997年回归祖国,深圳又成为一国两制的衔接点。以改革开放办特区而论,是指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决定作用。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办特区的政策,深圳不可能扬地理位置之优势而发生巨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长许勤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将把"深圳速度"转为"深圳质量"。"2011年深圳前海开发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年也是深圳‘大特区’建设的开启之年。"4月1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深圳市长许勤说。2011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出发点——"大特区,新前海"。"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有两大标志性意义的建设任务:一是推进经济特区一体化,二  相似文献   

13.
“特区速度”是深圳上世纪80年代的标签,“制造加工业”是深圳90年代的标签,“自主创新”是如今深圳的新标签。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深圳企业深化成本管理改革的压力与动力 1、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 众所周知,深圳企业一直以来享有国家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如所得税特区只是15%,此外外资企业有许多减免税收的好处,这些政策都是特区企业成本较低的主要来源。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发展重点向中东部转移,取消许多给予特区的特权,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出口退税应下调,增值税统一,无形中对于占深圳企业60%以上的外贸出口企业来说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人的现代化为最终归宿。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加快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1992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战略决策,10年来,深圳初步完成了特区的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特区农村城市化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创造出有益的经验。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如何着眼这个总目标,用现代化统领城市化,用城市化推动现代化,积极探索一条加快深圳农村城市化、提高深圳城市化水平的新路子,是一个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这对于总结和深化特区内的农村城市化工作,推进特区外的农村城市化工作,乃至增强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圳是一座口岸城市,没有口岸就没有深圳”。深圳口岸陆、海、空齐全,一线口岸12个,二线特检站9个。2000年经深圳市各口岸人出境旅客1.12亿人次,占全国60%以上;人出境车辆1125万辆次,占全国80%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99,3万标箱,成为全国第二大港口;经特管线进入特区人员2.8亿人次,车辆9300万辆次。仅这些数字,足见口岸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把深圳特区建设成为外向型的综合性特区,是中央的既定政策,也是众望所归。深圳试办特区六年来取得那些成就?当前其经济发展具有那些特点?外向型经济应具有那些特征?深圳经济向外型经济转化需要从那些方面努力?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笔者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态势,已经显现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等级差别,加上深圳毗邻香港,致使大量港币在这块土地上流通,目前深圳是否要发行特区货币的议论又一时升温。不少人士本着保卫中国货币流通权威的责任心,同时也是对特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着眼点,建议深圳经济特区发行特区流通货币,用以“驱逐”在深圳肆虐的港币,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使特区再次“特别”起来.(见《经济学消息报》1993年10月14日第四版张晋元先生文)显然,这种考虑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发行流通特区货市弊多无益。  相似文献   

19.
《深圳特区报》组织文章批驳否定特区论调文/谷娟最近,有学人在海外传播媒介发表言论,否定中央制定并实行的特区政策,鼓吹“特区不特”论,否定特区存在的必要性。其基本论点是:“特区的特字实质上是一种特权或垄断权”,办特区就是搞“特权”;特区决策“具有破坏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情国力》1996,(2):27-29
举世瞩目的深圳经济特区,已经走过了她十五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她已实施了三个五年计划。其第四个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第三产业为支柱,把深圳建设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运输中心,完成特区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转变。目标:特区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转变深圳过去一直以实行特殊政策、实施改革试验的特区城市的形象出现。为了实现新的起飞,深圳应坚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