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货币供给量增长问题,事关金融物价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此,我国金融、经济理论界在近几年中已作了大量的有益探索。本文试另辟蹊径,推出货币供给量增长理论的新假说,使之有助于我国的货币供给量适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对1985年以来我国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生成机制,认为货币内生性造成的供给量过度增加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原因。文章用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央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增加是使得货币供给量内生增加进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从政策层面上应该改革汇率制度和信贷投放制度,使得货币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与GDP和物价指数联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商场现代化》2010,(12):21-22
本文通过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货币供给量与物价和产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者之间存在联动机制,从长期来看,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货币供给的增长不是导致物价上涨的直接动因,通胀阻碍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来看,货币供给刺激经济增长,对物价变动存在滞后影响。我国货币在长短期都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的经济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问题,即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二者并非同步增长。大量的事实是,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这里存在着一个倍数关系。为了说明问题,我们给出下列史料: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这个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凯恩斯提出。他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将流动性定义为最富流动性的货币,即通货和支票账户存款,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狭义的货币供给量M1。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应量对房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中国1990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在长期中,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对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货币供给量增长率是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的短期Granger原因;在长期中,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对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商品房销售价格增长率不是货币供给量增长率的短期Granger原因;二者的冲击效应都基本为正。最后认为这和现实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零售业态演变理论新假说——需求满足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锦梅 《商业研究》2003,(18):105-107
依据“需求满足论”假说,可以预测,零售业未来的新业态在货币成本方面的下降是有限的,而在顾客购买总价值的增加方面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和分析业态发展理论假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业态更新的内容及趋势,探索使业态不断变化的真正规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缺乏金融模块一直是一大缺憾,对此社科院张晓晶认为“如何把金融找回来”“构筑宏观经济学的金融支柱”是宏观分析新范式的使命。本文利用“新财税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新财税经济学构建了货币市场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实体经济”三元结构模型,纠正了传统货币理论默认的“中央银行-实体经济”二元结构模型的缺陷,新财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可以直接指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弊端,这两个理论可以形成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形成了一种中国宏观经济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9.
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调节国际收支,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在增加基础货币的同时,以货币乘数效应扩大了货币供应量,提高了货币供给内生性。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连年攀升,目前已处于高额状态。另一方面,我国货币供给量也在迅猛增长中。本文从内在机制角度分析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的渠道后,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年下行,今年1月,PMI指数仍在下行,很多人都在问,下行到何时是“底”呢?为保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可谓不宽松,自2011年以来,货币供给量增长了46.9%,是同期GDP增长率的1.75倍,今年1月,货币增长率仍高达13.2%,贷款增长率更高达14.3%,但仍不能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货币的攻击和需求理论出发,并从货币供给量的函数式中,得出货币当局操作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依此基础理论,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所存在的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实际情况出发,并从需求供给环节找出其原因,并提出了自己对该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利用动态因子模型从35个宏观变量中提取4个宏观共同因子。基于这些共同因子构建logistic平滑转移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LSTFAVAR)模型。最后,基于LSTFAVAR模型分析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物价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产出、价格和货币供给量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其中,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冲击比物价非高增长状态更为明显。而且在物价非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而在物价高增长状态下,国际油价上涨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因此,面临国际油价上涨引起的经济"滞胀",政府当局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余敏 《市场周刊》2004,(6):63-64
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货币传导机制上争论颇多,凯恩斯主义学派主张以利率作为货币传导机制,而现代货币主义则主张以货币供给量取代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水平主义则认为货币供给曲线不是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所假定的垂线,而是一条水平线。因为中央银行控制不住货币供给量,所以他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只能是利率。我国的传导机制必然要向利率转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发表论文,对易刚的“货币化”假说进行验证。该假说认为,中国经济转轨伴随着一个货币化进程,因此货币供应量高于理论上的一般水平。时在1997年,易先生负笈归来,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不久。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处理非平稳数据的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法,根据货币供给的相关理论选取变量对我国的货币供给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量存在着正向的影响,而现金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存在着反向的影响,现金存款比率的变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6.
《光彩》2000,(2)
《日本经济新闻》年初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 ,五成以上的商务人员认为 ,在未来25年中 ,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另一方面 ,认为当今美国独霸世界的国际政治构造将发展为“美国、欧洲、中国三极构造”的高居首位 ,占49.2 %。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 ,认为将稳定增长的占43% ,高于认为低增长和高增长的比例。关于下一代的领导产业 ,78 %选择了信息通讯 (IT)产业 ,第二位是医药和生物工程。关于世界货币体制 ,认为以美元和欧元两大货币为基轴的超过三成 ,占首位 ,认为将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极体制的居第二位。但在亚洲圈…  相似文献   

17.
不能用M_2/GDP去取代Goldsmith提出的FIR;在中国,FIR主要是表明融资的市场化程度;货币供给量中M_1与GDP密切相关,在中国过去的1992—2012年间,M_1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相适应的,不存在货币超额供给,真正超额供给的是准货币;研究货币超额供给要把货币与准货币区别开来,要着力研究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要研究货币与准货币替代品以及准货币与有价证券之间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Solow、Swan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开始,国家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话题之一。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是指,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经济的发展最终将趋于稳定状态。收敛问题分为三种假说:σ收敛、β收敛与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地区间经济差异随时间的推移出现逐渐缩小的趋势;β收敛是指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经济目标相关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可测性、可控性;在中国实行有规则、透明度高、连贯性强的单一货币规则是可行的;严格执行货币供给量与相关经济目标挂钩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有助于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阐述:“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