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随着老一辈农民工的返乡,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城镇化进程的方方面面。同时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笔者以安徽省蚌埠市的302位新生代农民工为例,对其市民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农民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因此,研究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索农民工市民化路径,对加速江西城镇化建设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市300位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样本,对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认为:结婚与否及伴侣所在地、外出务工收入及其他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着重要影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性别及月收入,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接受技能培训以及工龄等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社会,安居乐业,对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从新生代农民工与市民"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视角,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新路径,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也需要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最终达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城镇就业是其市民化的基本前提,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四川成都作为西部重要城市,研究其农民工就业问题对于推进西部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成都为例,通过对成都6个区的300份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调研样本数据的分析得到影响成都农民工就业的因素依次为职业技能水平、工作时间、教育水平等,进而提出通过加强新生代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贯彻地方就业、创业政策,加快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以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蕾 《中国市场》2014,(46):168-169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明显的市民化倾向。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和市民化问题,正确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在市民化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及时提供政策调整和实践创新,是当前我们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学历教育、工作状况以及价值形态方面较之传统的农民工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参保意识薄弱,参保率低,退保率高,养老保险待遇有失公平等,其原因有自身、企业和政府等方面。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程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加大监管力度;创新城乡养老保险接续途径;扩大养老保险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覆盖面;降低养老保险的缴费率。  相似文献   

8.
申兵 《中国物价》2014,(7):38-41
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在流动和就业方面已呈现出规模增长速度下降、跨省流动比重下降、在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农民工主体力量等新的态势,而且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下,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有所加快。今后应落实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要求,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城市治理机制以及中西部地区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扶持支持,进一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9.68%,按照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城市化水平来看,我国今后农村人口市民化的空间还相当庞大,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尤为凸显。本文就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进行分析,展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行户籍制度的发展由户口迁移的严格限制到户口迁移的逐步放开,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现行户籍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文章通过较深入地分析这些制度,针对户籍制度改革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护,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通过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00余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形成培训就业长效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司艳林 《致富时代》2015,(4):170+172
本文通过SWOT方法对西安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自身条件的优劣及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在西安发展国际大都市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市民化意愿强烈和生活方式与城市居民接近等优势,但是也存在自身的劣势和一些外部风险,综合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想要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应当利用自身优势(S)与面临的机遇(O),克服自身不足(W)和外部风险(T),在西安城镇化大发展的条件下,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4):70-7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内生增长模式"的关健,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和核心是在人本思想和视角下更加关注农民工城镇化,即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仅要探讨农民工以及城郊失地农民的身份与权利等问题,更需要关注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意愿和意识,使其更好地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真正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4.
冷健 《商》2012,(16):142-1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尖锐。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缺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其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推进其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政策的核心也应是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战略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正确的选择是让进城的农民工留下来,让他们的家属进城来。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本地化和农民工家庭化。一、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是让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一定条件后成为本市的永久居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成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抽样数据为基础,选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状态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三种资本协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模型,并以城市融入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社会符合治理路径解决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杜叶婷  李锦宏 《商》2013,(11):273-273
贵州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进一步促进贵州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和机制保障,可以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三者入手,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第三方组织、企业进行"复合型"协同型参与的三维结构下的多元主体复合治理机制,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城镇化本质上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制度设计应围绕“人”展开。农业转移人口是城镇化的主角,流动过程表现为农民“出村”和“入城”,“出村”的关键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入城”的核心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涉及流向、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等四大环节。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抓住关键点,否则事倍功半。本文重点研究农民工市民化四大环节的关键点,以求推动新型城镇化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农民工“居者有其屋”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特征.为了进一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问题,选取了广东省有代表性的深圳、佛山、东莞、汕头四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分层分类、逐步推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问题;采取多种形式,丰富住房供给资源;多主体分担,最大限度稀释住房供给成本;着力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其租购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