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储备制度作为土地资源配置体制的创新应运而生,确立了土地市场的配置秩序,形成了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垄断,进而对其实施合理干预和有效调控,改变了土地市场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秩序。  相似文献   

2.
“组合拳”打出之后,市场相对冷静了些,技术层面的操作规范了些有市场人士认为,深圳房价飙升并非全是因为市场投机和炒作,土地供给短缺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春夏之交的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国家针对部分城市房价持续上涨的现状,继4月末出台贷款利率上调的政策之后,5月末国务院出台“国六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在保持宏观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突出问题,适当加大了调节力度。两年以来,中央政府为抑制房地产高速膨胀付出了许多努力。在去年和今年,央行分别对贷款利率进行了两次调升。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税收征管等政策也相应调整。国务院曾经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将调控政策执行彻底,并要求地方政府将房地…  相似文献   

4.
《湖南房地产》2004,(5):25-26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和统计报告显示,针对2003年房地产开发商速增长的态势和部分地区出现的过热现象。有关部门从土地、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房地产开发过热的现象将逐步降温。但由于房地产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预计2004年房地产开发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6.
“调控”无疑是近来漂浮在房地产界的流行词汇。来自土地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双重紧缩,让地产业的前景变得有些扑朔迷离,10年前的那一场“地产灾难”不断被人提起。  相似文献   

7.
2005——深深牵动国人之心的一年 这一年,高位运行的中国地产,观望,徘徊,走到新的十字路口,迎接新调整,亟待新思考; 2005——房地产宏观调控最为严厉的一年 这一年,“国八条”、“七部委意见”、“六·一”大限等关键词似一场场风暴,让整个神州大地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8.
9.
正2014年,或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后开发时代的元年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步发展,到2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步从开发为王进入后开发时代。2014年,或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后开发时代的元年。何以为元年可以说,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促使2014年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转折之年。首先,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促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市房地产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在继续执行国家有关调控政策时,我们仍需注意以下问题。(一)、合理预期城镇化对房地产的需求规模和时序,积极做好土地储备、出让和房地产开发量的年度平衡。2005年我市预期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5.87亿元,同比增长12.5%。应该控制好非住宅特别是商业服务设施新开工项目,加快以住宅开发特别是普通住宅为主的在建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以求得市场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发布5年来,城镇住 房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住房消费有效启动,居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工商总局相继发布了全国四大社会热点和十大百姓投诉排名,房地产价格畸高问题均在公布之列。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百姓关注的焦点,媒体、网站也进行了诸多的报道和评论。毋庸讳言,房地产价格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时时相系,  相似文献   

13.
土地配置的市场取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解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问题,也使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并在客观上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土地市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建立了一整套的土地市场制度,如集中统一供应制度、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等,这些制度大大提高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以来是房地产土地政策出台最多的两年。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不少有关土地方面的法规、文件,从土地使用权出让到严格土地规范管理,从叫停别墅用地到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清理整顿,土地市场或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幅”现象,这从各地开发商疯狂圈地的表象,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正2003年至2013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也是政府对其集中调控的十年。在众调之下,房价愈涨愈高,中国人买不起房渐成社会问题,关乎民生:同时房地产行业也从基础产业演变成经济支柱产业,变成一个牵及各方利益的产业链。针对这些问题,调控结果显然对社会、行业、百姓都不是  相似文献   

16.
市场走向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房地产市场由于其特殊性,政策影响的力量应该会更大一些。特别是2006更是房地产市场宏观政策出台最多的一年,有国六条、国六条细则,有征收二手房交易所得税的、限制外资进入的、有土地宏观调控与管理、银行信贷政策等。可以说,对于房地产市场各个方面都有新规定出来。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还需关注企业开发模式的创新以及体验式、互动式业态的植入、与电商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为首,以杭州、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房地产市场,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94年那波调控的重灾区在海南和北海)。这次“房产新政”,既推动着中国房地产业整体转向,又催生了一个“后长三角房地产时代”。长三角房地产业的前世今生长三角,天生就是块“好坯子”。地理上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以来持续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促使中国房地产业步入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而房地产企业的变化尤为明显。曾经的那些草莽英雄、官商达人、钻营能手,如今喜忧不一、参差不齐,有些已被市场遗弃,有些还在苦苦挣扎,有些却愈加意气风发。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眼下中国房地产业一样,如此纷繁杂陈、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20.
《北京房地产》2005,(6):50-50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纷纷出台,包括土地政策,银根紧缩等,无一不是为了让房地产市场朝向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特别是在4月北京两台展会纷纷“出炉”的火热形势下,北京楼市的火爆程度如同“五一”长假一样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