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巨大的国家之一,但至今我国仍未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导致我国巨灾保险制度无法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有巨灾保险的各种制度设计方案中都缺乏一个有效的激励与约束共容机制。设计一个保险人愿意承保、被保险人愿意购买、政府管理成本最低和投资者愿意投资的巨灾保险制度是推进制度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特殊的自然和气候环境导致安徽常遭受洪涝、干旱、冰冻等自然巨灾,给安徽省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而在处理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损失方面,安徽省现行的自然灾害损失补偿制度,无法对巨灾损失进行有效补偿,特别是巨灾保险在灾害补偿制度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安徽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安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财政实力日益壮大和农业巨灾保险的实践,使得安徽已经具备了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建立安徽巨灾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安徽巨灾损失补偿机制,可以有效提升安徽巨灾保险在政府建立的综合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消除巨灾损失对创建和谐安徽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巨灾保险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的南方特大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均反映出巨灾保险在我国灾害救助体系中缺位,我国的巨灾保险制度有待建立与完善。美国、日本、新西兰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文章对三国的自然灾害保险体制进行对比阐述,并强调其机制设计的特色之处。总结出美、日、新三国相对比较成熟的自然灾害保险体制的机制设计和发展历程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巨灾风险是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障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巨灾风险特点和我国目前巨灾保证体系的现状和问题的情况下,给出建立和完善我国巨灾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造成损失大。巨灾风险作为一种极为特殊的风险,是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不断创新和完善对巨灾保险的监管制度,使保险业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巨灾频繁发生而且造成的损失巨大,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来防范巨灾风险,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巨灾的损失及目前风险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借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验,提出中国发展巨灾保险制度的框架和路径选择,具体包括立法问题,政府和市场在巨灾保险制度中的定位问题,巨灾保险的性质问题,保单的设计问题以及巨灾保险的管理和投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地震的发生凸显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缺位等问题.中国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系,应当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的规范,其中将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法律问题,应当实行独特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8.
保险公司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加速巨灾保险的发展是当前各方面的一致共识,但是,如何有效的分散巨灾风险,是我国保险业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巨灾保险发展较完善的国家主要是通过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方法将此风险分散在资本市场.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最重要的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巨灾证券的结构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些条件.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两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化解面临的巨灾风险已成为促进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制度要求、现实需求还是从政策需求来看,北京市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设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证券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各有利弊。应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巨灾风险的认识和控制,将成为中国保险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目前,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还很慢,面临较多问题,从重视支持巨灾风险管理、建立保险、再保险、政府三位一体的巨灾保险机制、加强风险建模及对灾害的损失评估机制研究、再保险法规及监管缺乏、加强再保险立法及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