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保险合同纠纷大量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保险利益的相关规定不能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需要。保险利益不仅决定着保险合同的效力,更是决定保险标的、保险价值、损害发生、复保险、超额保险、保险合同利益转移等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保险利益在保险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性保险利益提出之前,各种学说实际上认为保险利益是通过保险标的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法律上的权利,也即法律上保险利益。法律上保险利益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缺陷,在理论上也不符合保险制度的本质。为了弥补其缺陷,采用经济性保险利益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不可抗辩条款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在各国保险法中的作用却十分巨大。不可抗辩条款的根本作用在于限制保险人的权利,平衡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的利益。不可抗辩条款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问题便成为本文研究重点。不可抗辩条款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和财产保险合同。在当前我国国情下,无论投保人是否严重欺诈,保险人均应当受到不可抗辩条款的约束。不可抗辩条款适用的例外情况包括:保险合同无效、投保人不履行交付保费义务、保险纠纷涉及除外责任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专利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利益,若发生纠纷,权利人面对专利侵权诉讼,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专利保险应运而生,其主要包括专利执行保险和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文章深入评析了专利执行保险中的赔偿分配条款和专利侵权责任保险中的消积期待利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市场也日益扩张。伴随着保险的普及,保险合同纠纷也大量发生,已然引发了公众对保险行业的普遍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其中,因保险合同解除引发的纠纷占据大部。保险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功能在于以强制结束保险合同效力的手段对保险当事人的利益进行补救,从而实现对保险交易公平的维护。  相似文献   

5.
个人权利和社会利益的均衡要求权利优化配置,而权利的优化配置有赖于当事人之间的交换意愿,因此纠纷的存在实际上是当事人无法自主配置权利的表现.司法解决纠纷的思路是以一般性标准来规定权利的客观价格,并且强制当事人接受,忽视个人主观价格,造成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无法促进权利的有效配置.调解从个别化角度出发采用补强信息并且尊重当事人主观价格的方法,更易于实现优化权利配置的交易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6.
代位求偿权是《保险法》规定的一项保险人的法定权利,但是该权利在部分保险中却遇到了行使上的困境。当第三者的偿债能力无法同时且足额的满足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和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时,实务中的处理方法无法统一。理论界对此提出三种不同的观点,但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处理模式。因此,有必要在部分保险中建立以被保险人利益优先为主、保险人利益兼顾的处理模式,以期解决实务中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困境。  相似文献   

7.
保险投诉所是日本外国损害保险协会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其依据《保险业法》和保险投诉所制定的业务规则解决保险投诉和纠纷,通过斡旋、调解等方法,公正、高效地解决保险争议,维护保险消费者与保险经营者之间的信赖关系,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日本保险投诉所的纠纷解决制度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新颁布的保险法就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的行为规定保险人可以免责。保险法认为这属于骗取保险金行为,保险公司由此可以免责。但是保险人是否能够因为投保人的故意行为而免责,这并不是一个一概而论的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在分析各种情况均遵循一个前提:排除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合谋导致保险事故意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即均认定被保险人是理性人不考虑被保险人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获取保险金。那么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投保人是否为自己的利益投保。文章所坚持的观点是完全不可免责制,其基于维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在整个事件中被保险人始终是受害者,且从订立保险契约的角度,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是整个契约形成的基础和最终目标。如果投保人故意伤害被保险人造成保险事故,文章所认定的是请求保险权利归于没有参与犯罪行为的其他受益人,若没有符合条件的受益人则权利归于被保险人的合法财产继承人执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领域发生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有许多问题的处理难以找到法律依据,而法院对保险纠纷的判决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而保险利益原则的确立是保障保险活动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这一原则,逐步完善我国的保险法律法规,促进我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物业纠纷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市场交换活动,实质是一种市场契约的缔结、达成过程,二者是基于经济利益的市场契约关系。城市社区物业纠纷的经济学解释是,物业公司与业主市场契约缔结、达成过程中,双方实际市场地位不对等,物业公司强势垄断,业主缺乏投票选择权,政府隐形价格规制与物业公司形成利益同盟,业主集体维权遭遇"搭便车"。构建城市社区物业纠纷预防机制,从源头上防范物业纠纷发生,必须通过立法赋予业主更多权利,健全物业公司退出机制,建立业主集体维权激励机制,完善市场契约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基础,才能实现城市社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机械的保险利益原则已经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保险利益例外原则。该原则的适用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无因管理与赠与;(二)弃权和禁止反言。  相似文献   

12.
美国反垄断法视野中的独家交易协议主要是指制造商要求购买人不得与其竞争对手进行交易的协议。独家交易协议有多种表现形态,对其所采用的规制原则不断变化发展,现在主要采用合理规则。在认定独家交易协议是否违法时,法院主要考虑其对竞争本身的影响及对社会利益的影响。对违法的独家交易协议所追究的法律责任与一般的限制竞争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买方申请银行开立信用证是卖方履行交货义务的前提条件;当卖方未能按期申请开立信用证时,如构成重大违约,卖方可解除合同,如属轻微违约,卖方应首先规定宽限期让其履行开证义务,如买方仍不开证.卖方才有权解除合同;关于买方开证与其货款责任的关系,应坚持“有条件付款说”,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买方的贷款责任暂时中止,如卖方未能利用信用证以取得货款,则应区别卖方对此是否有过错,适用不同的法律 规则。  相似文献   

14.
营业转让是用人单位具有一定机能性财产的一体转让,劳动关系已成为营业转让的重要标的和要价筹码。营业转让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继续保持结合,劳动关系转移不违背其人身属性。应在立法中明确规定营业转让时劳动关系随转制度,买受企业应无条件接受原有职工,原职工在劳动条件、福利待遇等不变的情况下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5.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的核心要素,决定保险合同的主体资格,影响保险合同的内容与效力。时下,未婚同居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同居双方在保险方面是否具有法律关系,具有怎样的法律关系?本文通过一起典型案例,对保险利益原则的应用进行阐释和分析,并提出理性投保和妥善处理此类案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外商投资企业^①股权及股权转让的定义入手,分析股权转让的基本程序,从而阐述在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的过程申,股东权益及股东地位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股权转让应以目标公司从股权出让方收回出资证明书、向股权受让方出具出资证明书,并变更股东名册记载为完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零售商买方势力定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斯塔克伯格的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行使方式进一步区分出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谈判势力,由此导出研究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两条路径,最后提出这种界定的反垄断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征,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受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我国新《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其股权有所规定,但存在争议。在区分股权转让合同与股权变动的基础上,股权转让合同原则上自合同成立之时起生效,股权转让合同不应因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无效。股东优先购买权影响的应为股权变动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买卖双方供应链中不完全信息问题,建立了卖方Stackelberg模型和买方Stackelberg模型。得出在完全信息模型中买方的最优单位营销支出和销售价格分别是卖方批量的减函数,批发价格的增函数;卖方的最优批量是买方销售价格的减函数,单位营销支出的增函数。在不完全信息下,给定需求函数中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以及卖方成本参数的联合概率分布,买卖双方根据各自预期利润的最大化进行决策,获得各自决策变量的表达式,其形式类似于完全信息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敌意收购过程中,目标公司通常会采取反收购措施来阻碍或抵御收购者的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股东、经营者与收购者三者之间必然产生尖锐的利益并将导致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相应的法律规制成为必要.反敌意收购因其利于避免或减少恶性收购的消极影响,对维护经济秩序有益,因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