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以SWOT分析法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系统研究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外部机遇与挑战和内部的优、劣势,综合分析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的现状和潜力,为武汉城市圈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更大拉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武汉城市圈在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不够迅速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重大机遇;但是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带来的竞争和武汉城市圈作为粮食主产区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维文 《广西经济》2001,(C00):25-26
柳州地区有比较丰富的土地、生物、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以及较优越的交通和区位等优势条件,长期以来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以至于经济社会较大地落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给柳州地区加快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有了机遇不等于就发展了,必须抓住机遇,将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匠振兴。  相似文献   

3.
吴述裕 《科技和产业》2014,14(10):37-42
高铁开创了"快旅慢游"的旅游新时代。沪昆高铁的开通给怀化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怀化必须立足实际,科学应对,紧扣高铁时代的旅游特点,整合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力度,发展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大力增强中心城市旅游集聚功能,才能在高铁时代的文化旅游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4.
柴海燕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13-115
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誉,但自近代以来,武汉的区位优势却呈长期弱化的态势。这是交通、信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极化效应”和经济腹地薄弱的反映。在中部崛起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武汉应正视区位优势的弱化,制定客观务实的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圈内其它地区低端产业发展和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5.
天水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良好的气候条件、相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天水的旅游开发;欠佳的旅游软环境和分散的景点布局制约着天水的旅游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天水的旅游开发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远离客源市场和周边省份、地区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向天水的旅游开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云南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独特的区位优势,也面临着因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政府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旅游理念,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湖北作为旅游资源是较为丰富的省份,区位优势明显。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湖北与其他省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生态化开发的比较,分析其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对策,努力实现湖北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铁带来的旅游交通格局变化会对区域旅游经济联系产生影响。文章基于旅游交通可达性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模型,研究高铁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省内各市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均有提升,但提升程度不均衡;高铁沿线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提升较为明显,形成了高铁旅游带。根据旅游经济联系总量提升幅度划分,徐州、苏州、无锡、镇江、宿迁、南京、常州为高铁强驱动型城市,淮安为高铁明显驱动型城市,盐城、连云港、南通、泰州、扬州为高铁弱驱动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高铁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密切。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正在改变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我国旅游业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沿线地方政府应重视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的多网融合,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支柱产业应主动接轨高铁,重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完善散客出游环境,以实现"高铁时代"我国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跨海大桥时代"的区位机遇与舟山的区域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位机遇是区域经济学的新概念,是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区位机遇为视角,着重分析跨海大桥时代的区位机遇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效应,并以舟山为案例,论述了跨海大桥建设对改变舟山孤悬东海的空间独立性,发挥其长三角前沿和深水岸线资源优势的重要作用。舟山市主动把握大桥时代的区位机遇,全方位做出区域响应,为实现区域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华北、华东地区旅游空间结构转型进程因京沪高铁的开通而加剧。文章从内在因素与支撑性因素两方面构建起研究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京沪高铁、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开通后环渤海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空间转型过程与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在新旅游空间格局下,各地旅游空间功能将发生转型,从总体上形成"旅游客源地—区际交通连接—旅游集散地—区内网络交通连接—多个旅游目的地"网状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2.
张辉 《改革与战略》2011,27(7):157-159
目前,我国已步入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快车道,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融合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业也产生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江西省应前瞻性地把握高速铁路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特点和新规律,顺势而动,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更好地推动江西旅游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端旅游发展研究——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扬 《特区经济》2011,(10):129-131
发展高端旅游是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学说和旅游形态变化的规律,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合理有序发展高端旅游,是顺应世界旅游发展潮流、适应当前中国旅游形态向休闲度假转变的需要,以高端旅游的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逐步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支撑海南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富岛强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卢小琴 《特区经济》2013,(12):131-133
针对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根据其近25年的入境旅游接待数据,分析了客源市场的地理空间结构和游客在省内的流向,认为湖北入境旅游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客源国分布广泛但游客入境后主要集中在武汉、宜昌及恩施三地,得出湖北入境旅游市场具有发展势头强劲、抗风险能力较强,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合理、入境游客在省内高度集中等特征。进而提出了拓展市场范围,加强宣传,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和进行区域合作等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资源特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了鄂西地区旅游整合开发的条件与基础。并指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旅游产品(包括产品类型和产品要素)、市场营销、区域旅游管理体制整合的具体途径,以求旅游开发规划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促使鄂西旅游更加顺利地走上健康、规范、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广义旅游业产业贡献测算方法研究——以广东旅游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益 《特区经济》2006,(5):322-324
由于广义旅游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而存在的,因此,如何科学衡量广义旅游业的产业贡献也成为旅游统计中的一个难题,并由此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广义旅游业产业贡献测算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方法对广东旅游业的产业贡献进行了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高铁时代"下,研究高铁开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FDI的影响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从要素流动视角出发,阐述了高铁开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吸引FDI的影响机理,并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2015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65个地级市数据以及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高铁开通确实可以通过加快要素流动来促进中西部地区吸引FDI。分区域来看,高铁开通对西部城市吸引FDI的影响作用显著,但对中部地区吸引FDI的影响作用不显著;(2)分城市规模来看,高铁开通对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吸引FDI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对中小城市的促进作用;(3)基于高铁差异来看,"D"开头的列车对中西部地区吸收FDI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G"开头的列车的作用不显著。高铁开通在始发站以及市区,对中西部地区吸收FDI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闽台之间的"五缘"优势关系,使得闽台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两岸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尤其是自2008年两岸直航启动后,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激增,这无疑给台湾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闽台旅游合作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共同市场等多方面也有较多的合作与研究。本文在近十年来(1999—2010)闽台旅游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领域,研究目前闽台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1-2010年中部六省旅游数据分析中部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认为中部旅游业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获益匪多。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促进了中部六省旅游业的发展,但各个省的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呈现出绝对差异在拉大,相对差异缓慢下降的趋势;中部六省国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而国际旅游市场需求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