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WTO规则的要求下,各国经由适当的关税政策以保护国内有关产业,推动国内经济前进。当前,中国日益与世界经济融合,同样需经由制定有效合理的关税制度来发挥关税的各项功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本文比较分析"金砖四国"的关税税率结构、税收优惠、税收征管等,以为我国关税的深化改革带来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自由贸易的总趋势下,保护和自由并存,并非关税形式出现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加强。“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新的主要的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有七种基本类型“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环境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六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行关税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有其根源的。构建新型的现代关税制度,关键是发掘现行关税制度的根源问题,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关税的职能。本文论述了改革现行关税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国关于关税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概括为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政策的研究、对我国关税效应所作实证检验的研究、对我国关税制度的研究、对环境关税的研究、对外国关税制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政策问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对关税效应的实证研究发展迅速,对我国关税制度的研究有待深入,环境关税和外国关税制度成为研究的新领域等。我国关税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关税进行更深入的实证研究,从综合治税角度探讨关税制度的改革,深入全面地研究碳关税等环境关税,以及对外国关税制度系统的比较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我国关税水平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合理性分析对我国关税政策与产业政策制定与调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测算我国24个投入产出部门在5个不同年份的关税有效保护率及Lafay指数,分析了我国关税有效保护水平及结构,结果表明:在此期间,属于工业部门的23个投入产出部门名义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呈合理的阶梯状保护结构,但关税保护成本过高,且逐年增加明显;一些投入产出部门有效保护水平变化未与各部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相匹配,有效保护结构也未与各部门比较优势相契合。要优化有效保护结构,缩小各投入部门间的有效保护率差距,在适当提高政策灵活性的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与投入。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农业危机和共和党执政使得高关税保护政策回归,且贯穿于整个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关税保护政策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战,欧洲经济首先出现危机,继而蔓延至美国。1930年关税法的出台,更加恶化了世界贸易条件,美国爆发"大萧条",美国关税保护政策失败。  相似文献   

7.
计征标准是关税制度的重要要素之一。不同的计征标准可以反映税额和税收负担不同的变化规律,达到不同的政策目标,也可以体现征管过程的繁简程度,影响征税成本。考察我国关税制度,可以发现我国关税的计征标准种类不断增加,关税计征标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关税政策的目标以及海关征税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税计征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现行关税计征标准进行改革时,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利益、政策目标、计征标准固有特性等各种因素,在设置关税税率时趋利避害、谨慎选择适当的计征标准,以发挥关税作用,便利贸易和方便征税。  相似文献   

8.
在以中间产品为主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有效保护率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关税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入世后,在履行世贸组织(WTO)协议的关税调整过程中,我国的关税有效保护结构呈现出优化的倾向,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应根据各产业部门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利益优势的动态变化对关税的有效保护结构加以完善,同时防止过度的有效保护,解决资源基础产业的负有效保护问题.避免利用高关税抑制非生活必需消费品的进口而导致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9.
关税理论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集中于关税的贸易功能上;第二层次延伸到关税的相关研究领域内,体现出关税的复杂功能。结论是,虽然作为财政和保护手段的关税功能在日益削弱,但作为公平贸易政策的关税作用却在日益上升。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为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需要把保护贸易政策的关税、自由贸易政策的关税与公平贸易政策的关税结合起来运用,在国家福利提高的基础上以实现较好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由提出了碳关税制度,但有关碳关税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存在不一致。文章在界定碳关税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碳关税的本质,从污染者付费、碳泄露和科斯定理等方面阐述了征收碳关税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碳关税征收面临着核心作用机制运行不畅、征收合法性不足、征收技术标准不确定、现行作用机制不能完全实现"减排"目标等困境,进而得出把贸易关税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分开、客观对待碳关税的实施前景和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着力讨论我国现行关税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从目前我国关税存在的问题入手并相应提出完善我国关税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由提出了碳关税制度,但有关碳关税的概念在国际范围内存在不一致.文章在界定碳关税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碳关税的本质,从污染者付费、碳泄露和科斯定理等方面阐述了征收碳关税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碳关税征收面临着核心作用机制运行不畅、征收合法性不足、征收技术标准不确定、现行作用机制不能完全实现“减排”目标等困境,进而得出把贸易关税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分开、客观对待碳关税的实施前景和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推出了碳关税的概念,其实质就是一种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借低碳经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间接地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文章从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实质入手,分析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关税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杠杆,是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国模型的假定下,征收适量关税是实施有效保护,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不可缺少的。我国在经过七次关税调整之后,关税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局部均衡的理论模型出发,论证了关税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以削减关税作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承诺.降低关税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但是,我国现行关税制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关税作用发挥的好坏,影响到我国进口规模的变化,进而影响到我国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WTO农业协议:局限性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WTO农业协议的基本框架结构,进而指出了农业协议在关税约束条款、非关税壁垒的关税转化、最低市场准入机会的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由此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的目标及原则,并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如调整和改革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建立我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优势、完善关税保护手段等。  相似文献   

17.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是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时期争端解决制度的变革。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和学术界肯定其运行效果的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完善主张和建议。对这些完善主张和建议的分析表明,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时期演变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义务的特征是紧密联系的,不可能突破权利义务双向性、违法措施既往不咎的基本理念和制度。应充分利用这一多边制度,捍卫双边权利、寻求双边救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属于差别出口退税,制度设计及其实施管理过程中都存在一些缺陷。根据我国当前情况,在实行彻底出口退税的同时征收出口关税代替差别出口退税,更有利于发挥出口退税和出口关税的整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不同的保护目的出发,可将最优关税区分为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假定一个国家自身生产一种产品,同时进口另外一种产品,且两种产品的质量不同,分析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问题,结果发现:第一,如果本国的产品质量较低而进口的产品质量较高,那么,无论企业之间是进行Bertrand竞争还是Cournot竞争,假如国外企业的效率较高(低),那么最大收入关税大(小)于最佳福利关税;此外,Cournot竞争条件下的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分别高于Bertrand竞争条件下的最佳福利关税和最大收入关税。第二,如果本国的产品质量较高而进口的产品质量较低,那么当本国企业的效率较低(高)时,最大收入关税高(低)于最佳福利关税。  相似文献   

20.
两岸加入WTO后之影响与因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岸加入WTO ,对原属高关税保护或非高关税贸易障碍保护或以内需市场为导向的产业 ,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较大 ,反之 ,则较小。两岸加入WTO ,将共同面向国际市场竞争 ,因此 ,应扬长避短 ,灵活经营 ,从政策和措施上进行应对 ,以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