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倪加付 《时代金融》2013,(6):127-130
本文对相关主要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同时讨论了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对我国近几年的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相关政策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对我国以后的货币金融市场改革取向和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数量政策和货币价格政策组成的一个系统,对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价格政策.而中国货币政策的内在矛盾则表现为汇率政策与货币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的矛盾,以及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利率市场化正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逐渐从数量规则向利率规则过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货币一体化地区,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以价格调控为主,利率政策是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从长期的视角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利率政策的实践,提出其政策操作中具有关注中期目标、政策透明度高、央行独立性强等特点,对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转变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调控房价的货币政策频繁出台,但调控的效果如何有待检验和考证。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两项指标的实证分析表明,利率政策具有滞后效应,短期内,利率的变动与房价正相关。长期来看,利率的变动与房价负相关,此时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较强,且持续期较长;央行采取调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时滞较短且有效。总体上看,控制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要好于利率政策的调控能力,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是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利率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利率政策的效果如何,其数量关系如何描述?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央行近年来利率调整对广东地区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利率对物价、投资、消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6.
利率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利率政策的效果如何,其数量关系如何描述?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央行近年来利率调整对广东地区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考察了利率对物价、投资、消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  相似文献   

7.
王力 《银行家》2022,(7):4-5
金融政策是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和信用政策的统称,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总供求的方针策略,其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准备金、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主要是为了稳定货币供求和金融秩序,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合理的利率政策有利于银行吸收储蓄存款和集聚社会资本。汇率政策是国家外汇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价格,进而实现对外经济发展目标,其对国际贸易和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本身所固有制度缺陷是近年来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失效的重要原因:公开市场业务缺乏必要的物质载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因基础货币失控、超额准备金偏高、流动性过剩效果不明显;再贴现、再贷款有淡出迹象;利率政策受准备金利率的存在和利率的非市场化制约;汇率政策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发展完善货币市场,取消准备金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执行情况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从2004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了一项被称为"贷款上不封顶,存款下不封顶"的政策并同时实施,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正确把握利率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于有效贯彻货币政策,确保经济金融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此,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近期对新利率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以及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货币信贷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其执行情况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从2004年10月29日,央行宣布了一项被称为"贷款上不封顶,存款下不封顶"的政策并同时实施,进一步放宽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正确把握利率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于有效贯彻货币政策,确保经济金融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为此,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近期对新利率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以及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礼卿  钟茜 《金融研究》2020,476(2):15-33
全球金融周期存在的背景下“三元悖论”是否依然成立充满争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银行与金融摩擦的两国DSGE模型,为考察全球金融周期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传导到外围国金融市场,使外围国信贷利率、银行风险承担以及杠杆率与美国银行趋同,形成全球金融周期。金融渠道的传导速度快于实体经济渠道导致外围国国内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相背离,外围国想要稳定经济就不得不与美国保持同向的政策利率变化,货币政策独立性将不再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估值效应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浮动汇率制度并不能隔离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也无法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情况下,外围国金融市场越不发达,受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越不独立。  相似文献   

12.
尚玉皇  赵芮  董青马 《金融研究》2021,487(1):13-30
现实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操作受到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信息的共同影响.如何基于混频大数据信息分析货币政策行为机制是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混频时变参数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MF-TVP-FAVAR)模型.基于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等多维度混频数据信息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MF-TVP-FAVAR模型在宏观金融混频数据中提取的金融形势指数(FCI)能较好地表征宏观经济先行趋势,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前瞻性信息.其次,混频TVP-FAVAR模型可以捕捉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的高频时变特征.与货币供应量相比,利率传导对产出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利率传导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愈发畅通,而信贷传导机制因财政政策搭配等问题日渐受阻.再次,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受到经济周期影响,无论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经济上行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都比经济衰退时期更加通畅.价格型和数量型传导机制在经济下行时的作用效果均会减弱,但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最后,货币政策对FCI的冲击响应具有时变性,说明金融市场信息冲击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具有结构性的动态影响.货币当局制定尤其是微调货币政策时应及时评估金融市场信息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但2007—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仅仅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忽视金融风险,并不足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近年来中国提出双支柱宏观政策框架以支持宏观经济稳定,这一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们首先提出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框架,强调应该注重两类政策目标的协同与矛盾、政策传导渠道的相互交叉与影响、冲击类型与开放条件的差异等,从而保证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应。接下来,我们建立了一个DSGE两国模型,作为分析双支柱宏观调控稳定宏观经济的案例研究。研究表明,第一,金融冲击下,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且随着汇率制度从固定转向浮动,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效果会明显加强。第二,在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以跨境资本流入税为代表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可以有效遏制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机制,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从而验证了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第三,双支柱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有关,当汇率灵活性水平较低时,双支柱宏观调控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朱民  彭道菊 《金融研究》2022,504(6):1-15
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宣示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货币政策起着极其重要的金融稳定、风险防控、融资引导作用,也将在其间经历相应调整。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分析了构建与碳中和一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货币政策应采取更为积极的立场主动促进经济低碳转型,走向包含碳中和目标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本文同时讨论了构建与碳中和一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框架面临的理论和政策挑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芦东  周梓楠  周行 《金融研究》2019,474(12):125-146
本文研究了管理浮动汇率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的调控稳定效应。首先,本文从实证层面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影响。接着,本文构建了包含银行部门与货币错配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面对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包括对汇率的反应)和宏观审慎政策(对外债的逆周期调节)的配合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的稳定。结论表明,如果缺少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反应将导致产出、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等经济金融变量的波动增大。在存在宏观审慎政策的前提下,相对于完全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从中长期看能进一步促进产出和外债等核心变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数量型并重转型,当前我国急需尽快培育有效的基准利率,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构建的基准利率,必须是个包含长短期利率的组合基准利率体系;我国货币市场利率虽然还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的要素,但是在基准利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们可以7天回购作为政策利率、以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同时,应加快完善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培育shibor的基准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央银行数量型货币调控面临的挑战与转型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我国中央银行以数量目标和工具为主的货币政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指出:当前我国货币数量目标的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及可测性等方面并不理想,且容易引发顺周期操作,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和政策行为扭曲,并最终加剧我国经济失衡。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已对利率和汇率等价格变量具备了一定的敏感度,金融机构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水平也逐渐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已具备了向利率间接货币调控转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银行融资与企业融资两大市场均存在金融摩擦的条件下,经济转型时期的“投资潮涌”蕴含重要货币经济学含义。以货币政策调控行业过剩产能为例,本文为解释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功能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经验证据显示:当不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在抵押能力信息传递上存在系统异质性时,货币政策具有显著产能调控功能,而调控作用的大小与企业产权结构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类型有关。通过融合“投资潮涌”与BGG理论,本文将BGG理论中的货币政策效应异质性从企业层面拓展至行业层面,进而揭示了传统非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何以具有结构调控功能的理论机制。结论表明,进一步夯实金融市场微观基础,协同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健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至关重要。文章也为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分类调控政策思路,实现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操作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混频数据信息环境中,精准识别公开市场操作(央行政策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利率体系)之间的关联机制至关重要,其影响了货币政策期限结构传导的有效性。本文在混频Nelson-Siegel(N-S)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框架下,引入央行政策利率,揭示公开市场操作与利率期限结构(水平、斜率、曲度)因子之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混频数据信息条件下,引入的公开市场操作信息显著改进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拟合效果;斜率因子冲击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期限结构因子对政策调控的反应不敏感。进一步研究表明,2015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对斜率因子的影响逐渐扩大,政策利率向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传导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我国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20.
姜富伟  郭鹏  郭豫媚 《金融研究》2019,467(5):37-55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美联储货币政策会显著影响我国资产价格,美联储加息会降低我国债券和股票回报,降息则会提高债券和股票回报。将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细分后发现,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对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回报都有显著影响,而未预期到的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只影响债券市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未预期到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前瞻性指引还会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投资者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以及货币当局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和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