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已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之一,基础设施产业已成为中国的一大产业。然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资金从哪里来?是单一依靠政府投资,还是举借大量外债?实施BOT战略,使我们找到了一种项目融资的新方式。BOT项目的产生和应用 BOT(Build-Operate-Transter英文缩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项目融资模式,其含义是一建设──运营—一移交”它是吸收国外无须担保的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投资方式、在法定经营期限结束后将项目的产权和经营…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财政资金短缺的矛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各级政府通过举借外债进行项目建设。由于基本建设投资领域是违法违规问题的多发区,因此,对政府外债建设项目的审计,成为当前审计工作重中之重。就政府外债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笔者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03,(7):57-59
第一,加大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国债和预算内投资要优先安排“非典”防治工作急需的项目,加大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第二,加快在建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在建的国家重大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特别是要抓紧抓好三峡工程、  相似文献   

4.
范恒蔚 《经济视角》2006,(12):45-46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基础设施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直接回报率不高等特性,使得基础设施长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虽然近几年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瓶颈”制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现有基础设施的状况还是难以满足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公用事业领域投融资的市场化,成为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纯公益性项目,由于项目无财务收入,不具备还贷能力,只能由政府无偿投入资金建设;而纯经营性项目,基本不属于政…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1)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筹资难度会日益加大,因此,务必要秉承"谁投资、谁收益"来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模式进行深入地创新和改革,促进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渠道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文章阐述了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的特点,分析了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效益的特殊性,深入探讨了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创新投融资方式、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采用新型投融资方式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PFI项目融资方式与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尽管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投资力度,缓解了制约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但依然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为了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大力吸引外商采用BOT项目融资方式参与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目前的热点。尽管这种方式在我国已成功地完成了许多项目,特别是在电力及公路类的基础设施领域,但是对于其他的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对…  相似文献   

7.
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奠基石,且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但随着物价上涨和城市发展需要,基础设施项目基本都是投资大、时间紧的项目,在财政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单一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需求,也就要求基础设施项目吸收更多更新的投资主体,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益性设施政府投融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城市道路、教育、体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设施项目,由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主要靠政府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投资的需求与日俱增,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因此,政府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中存在的诸如主体责任不明确、过程无法有效控制等弊端,近年,全国许多省市都开展了代建制的试点,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发展成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通过采用招标或者直接委托等方式,将一些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的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有实力的专业公司,并由该公司代替项目业主对项目实施建设。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当前我国代建制的发展现状,与其他项目管理模式相比的优势,以及项目代建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斌 《经济咨询》2006,(6):12-15
近年来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的推行实施,政府投资数额急剧增长,目前我国每年“政府投资工程”金额高达3500亿元左右,占了每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的10%。我国政府投资工程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项目,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水利设施等,一般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甚至无法回收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工程使用的财政性资金,无论是预算内资金还是预算外资金,或是由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义务的国债、外债、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最终来源都是广大纳税人的血汗钱,因此一分一厘的支出都必须慎之又慎。财政资金“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每年国家投入建设的资金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工程建设是资金最容易失去监控、最容易造成铺张浪费乃至滋生腐败的地方。在目前财政资金有限、基本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的情况下,有效监控政府投资工程,做到合法、合理、有效率地安排建设资金,使政府的每一分钱投资都用在刀刃上,具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公私外债的影响会对经济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的主导作用,本文首次探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外债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并基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模式的特征,本文首次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PSM-DID模型),分别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总外债、公共部门外债和私人部门外债的影响,揭示了该倡议对沿线国家外债影响的结构性差异.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公私外债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其中,总外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私人部门外债的增加,而公共部门外债反应并不显著.基于此,中国可以出台多种"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融资模式和对外投资组合政策,促使沿线国家将外债更多地配置给私人部门,让私人部门的项目监管机制和对经济全方位的推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7,(1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变得越大。为了推动我国城市的大力发展,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国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出PPP项目融资模式的作用,加强政府、民间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不断提高项目工作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压力。然而,基于PPP项目融资模式下,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以及参与方众多,项目运行将会面临更多的融资风险。文章对PPP项目融资的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参与方提供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陆桥视野》2009,(2):17-17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提出了今后5年力争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0亿元的任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部署要一方面加快“十一五”公路建设步伐,积极调整规划。另一方面启动“十二五”公路建设储备的项目,千方百计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新疆公路建设更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福建安排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大大地改善了本省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未来十几年,按照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全省将安排建设一大批大中型交通、能源、农业、水利、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支柱产业龙头项目,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搞好今后本省的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6.
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增强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对中央和省里已出台的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和鼓励出口的政策要抓紧落实。首先是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增加投资同培育消费热点结合起来,使投资和消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前要加快国家增投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促进国家资金尽快到位。同时抓好大中型项目的前期工作。要针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并继续抓好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区政府性投资规模不断增大,一批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尽管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职能不断强化、管理方法不断完善,但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受投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的制约,以及在监督方式、监督力度等方面的欠缺,政府性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需进一步规范决策计划和管理、进一步强化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审批制、积极推进实施项目代建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日益增加。但对比许多国家来看,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薄弱,如果不加快发展,它将很可能继续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发展需要资金,传统的融资方式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信用贷款等面临诸多困难,民间资本由于行业限制、行政壁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又很难直接进入,因此拓宽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渠道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我国近几年外债引入的增长速度过快,其原因在于国内投资规模及总需求过大,投资结构及经济结构不合理;外债的过度引入又使投资规模及总需求的扩张在超过国内承受能力的条件下得以持续,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由此,必须以出口的合理增长制约对外借债的增长速度,以外汇收支平衡制约投资总规模。同时,还应该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决不能在“外债幻觉”被事实打破后,又产生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幻觉。  相似文献   

20.
李茜 《当代经济》2001,(11):36-36
资本外逃也称为资本转移,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反映其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是: ①资本外逃会引起我国不必要的外债增加。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外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稀缺的,所以我国要利用外国储蓄——外债来发展经济。但是以债务方式流入国内的储蓄是一种纯粹的债务,具有很强的偿还约束,并且偿还时需要更多的国内储蓄。从根本上讲,借债国能否趋利避害主要在于所借外债的利用效率,即取决于一国资本吸收能力的大小。②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主要依靠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稳来实现,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加大,资本项目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经常项目的比重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