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管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成了经常的工作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发洪水、旱灾等自然灾害,气候异常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环境.今年6月以来,江淮等地洪水暴发,我国政府多次启动蓄洪区分洪.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且损失严蕈的国家之一,继美国和日本后居世界第三位.巨灾在我国主要是地震和洪水等自然灾害,每年因自然灾害及重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万亿元计.2008年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再次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3.
2000多年前,楚人先贤屈原写下《天问》篇,一口气向老天爷提出172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鬼怪、水旱等自然灾害。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屈原的绝大多数设问已获得答案;然而,困扰先人的洪水灾害还在困扰着今人。中华儿女在生存、繁衍、发展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然灾害的抗争。  相似文献   

4.
洪水灾害是导致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2010年我国洪涝灾害损失各项指标达到历史极值,再次警示我们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刻不容缓。一直以来,英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都作为成功案例为饱受洪灾威胁的国家纷纷效仿,然而一场巨灾,不但检验出两国现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在转移巨灾风险设计方面的制度欠缺,也将其在转移一般洪水风险设计中未曾解决的逆选择严重、政府防洪投入压力大等隐患暴露出来。综合别国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创建安全设防、救灾救济、应急管理与风险转移相结合的新型洪水灾害风险综合管理体制,开发长期洪水保单,发展洪水再保险,运用资本市场新技术实现对洪水风险的多层次转移,是未来我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台风"威马逊"横扫海南万亩良田;罕见暴雨冲溃深圳无数安防……今年以来,台风、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连续侵害我国从南至北多个省份,造成巨大损失。许多人在痛惜的同时不禁提出,能够适度分散巨灾风险的金融机制在哪里?我国的巨灾保险为何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据了解,此次"威马逊"台风成为深圳试行巨灾险试点后的第一次自然灾害,深圳巨灾保险有望赔出首例保单。首都经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的突发事件,是工程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发生突发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减少事故损失,将制订对于工程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以将突发事件对工程顺利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规划为:项目资金应急措施、劳务管理应急措施、施工设备与材料应急措施、自然灾害应急措施、安全及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超标准洪水应急措施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严峻的自然灾害,第24届联合国大会于1987军12月11日通过了第169号决议案,决定在本世纪最后10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活动。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如果不加防御,未来10年将可能造成每年5×10~(10)~6×10~(10)元的经济损失与数万人的死亡。据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发生既有其特殊性也有与地球整体运动及天体活动相联系的共性。鉴于此,作者提出了“自然灾害系统”的观点,并将其作为地球系统的一个层次看待。山于自然灾害组成了相互联系的系统,减轻自然灾害的各项措施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因此必要将减轻自然灾害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以上的认识,作者在从事气象、海洋、洪水、地质、地震、农业、林业等灾害的专家们帮助下写出了这篇论文。全文共分六个部分:1 , 中国自然灾害概兄;2.自然灾害的群发性和中国自然灾害分区,3.自然灾害的韵律性和中国自然灾害分欺,4.我国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减灾的必要性;5.减灾约经济效益与让会效益;6.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7.对找国减灾战略对策的几点岂见。作者相信通过举国上下协调一致的努力,一定会把自然灭害的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小,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小流域洪水对县域经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日益增大,且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前防汛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小流域洪水特点,分析了当前小流域防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御小流域洪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和建设的迅猛发展,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现代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建筑物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混凝土结构会失去原有的承载力,为了保证安全使用和延长使用年限,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论文从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理论概述出发,着重研究了混凝土的加固的一系列方法,并就各个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巨灾风险控制体系,灾后重建和救助主要靠国家财政支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巨灾风险特点,对基于时间分散、分保分散、共保分散等巨灾风险分散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利用空间分散风险模式对巨灾进行承保的可行建议,并在巨灾保险累积过程背景下给出了承保费率厘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经济学的公共品理论出发分析,认为洪水保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我国政府介入洪水保险的必要性,认为政府应当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基本理论的研究、洪水保障基金的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洪水保险宣传和普及等方面对洪水保险进行介入,以确保我国洪水保险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海啸、地震、飓风、旱灾、洪涝、疾病等自然灾害频发不断,这些都给各个受灾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受灾国的一国之力是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救灾工作的,这就需要人类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但是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地缘环境以及民族特性等各方面均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这些都会造成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道德信仰和心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就必然要求世界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国在进行自然灾害国际援助时共同遵守相应的伦理原则,以确保自然灾害国际援助真正成为受灾国的福音。本文主要从援助国和受援国两个角度来讨论自然灾害国际援助的伦理原则。援助国的伦理原则主要有:自愿原则、及时原则、人道原则、平等原则、无偿原则;受援国的伦理原则主要有:自救原则、诚信原则、感恩原则。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灾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和损失.洪水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对防洪减灾和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洪水保险发展现状,从洪水保险的经营模式、承保主体、基金来源与管理、再保险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探索中国洪水保险未来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千百年来,湖北省境内洪水灾害发生频繁、分布面广、历时较长、损失严重,已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湖北省洪涝灾害通常是由暴雨形成,每年的争毋月是暴雨发生季节。湖北西部为山区(包括鄂西北和鄂西南),由于地势地形的影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制约,近年来因大气、地理或者水文等成因造成的洪灾屡屡发生,并且还往往伴有次生灾害。本文通过对湖北西部山区洪灾的分析,提出要关注洪灾对当地农村的影响.并建议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途径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出现并得到迅速发展。从目前中国保险业转移风险,特别是像洪水、地震这样的巨灾的角度来看,从理论上来说,运用保险证券化产品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本文将讨论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和各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及监管体制,试图从国际经验出发研究保险风险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量薄弱,自然灾害对农村金融消费者影响较大;同时,金融产品设计对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虑不足。为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并最大限度地规避自然灾害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循序渐进、阶段性地推动金融消费立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农村金融消费者自然灾害权益保护机制,开展针对农村金融消费者的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北方河流大部分属雨源性河流,汛期降水量较多,经常出现洪水。因此,汛期水库对洪水的调节尤为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几点措施,旨在能为水库实际调度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北方河流大部分属雨源性河流,汛期降水量较多,经常出现洪水。因此,汛期水库对洪水的调节尤为重要。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几点措施,旨在能为水库实际调度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旱灾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影响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生态安全。面对大旱,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国现有抗旱立法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加强防灾减灾与水资源管理方面立法,完善《森林法》的内容,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农田水利法等农业立法,使我国抗旱工作有法可依,提高我国应对旱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旱灾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影响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生态安全。面对大旱,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国现有抗旱立法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加强防灾减灾与水资源管理方面立法,完善《森林法》的内容,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农田水利法等农业立法,使我国抗旱工作有法可依,提高我国应对旱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