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拟亲属称谓是亲属称谓的泛化,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中传统的称谓习俗,它深刻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等级性、阶层性、时代性、群众性和伦理性特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人类学视角,剖析西昌市"青年彝族移民"的日常生活.处于都市场域中的"青年彝族移民",一方面或多或少地继承着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成为父辈生活的象征符号,而家支和血统观仍在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在和主流文化的互动中,"青年彝族移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他们具有群体特色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了城市原住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民族,也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彝族人民,就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并创造了独放异彩的民族文化,而彝族罗罗虎文化是彝族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罗罗"是现今彝族30多个支系中的一个主要支系.所谓"罗罗",彝语是"虎人"的意思.彝族罗罗崇拜虎,不仅视虎为自己的祖先,自称虎族或虎的后裔,所居山水名虎,并且认为自己死后化成虎.他们相信通过对虎的顶礼膜拜和祭祀,就会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而获得庇佑.因此,一系列对虎的崇拜之情就在彝族罗罗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在彝族风俗中留下较深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不少彝族同胞沉浸于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对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是认同和赞扬的.不过仅宣传和展销传统文化与民俗文化也有文化自傲之嫌,这种文化心理将产生减缓和阻碍文化现代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各民族的称谓词语都有其自身特点.汉语称谓系统,是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民族特点.称谓系统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6.
采访“彝人制造”演唱组合的话题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多元性与国际音乐发展趋势开始的。 “中国56个民族,都有各自深邃的文化和取之不尽的音乐素材,我们在尝试着民族与时尚结合的音乐工作。”在谈到彝族传统文化对他们音乐道路的影响时,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倮伍阿木这三位小伙子的话匣子打开了。 大凉山是全国彝族的聚居区,这里保  相似文献   

7.
"草民意识"和与之相对的"官本位"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专制社会的一块"观念"基石.传统社会中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都极其低下,在各种法律规定和社会制度中,民负有各种义务而不能享有相对的权利."草民"的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决定于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等社会物质形态,另一方面,随着君主专制集权制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王权主义和官本位泛化,进一步强化了"草民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潜规则",长久地存在于中国社会的观念形态之中.  相似文献   

8.
陈博 《魅力中国》2010,(29):117-117
彝族少女成人礼——“换裙”仪式中包含诸多彝族社会传统和文化意涵,本文通过“换裙”仪式研究,分析其中的彝族传统文化观念,并对其社会功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刘瑶瑶 《开发研究》2012,(5):123-126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广西隆林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隆林县境内德峨乡生活着极具民族特色的彝族,且是黒彝的主要聚居地。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其主要生活在山区,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旅游业的开发,这些"民族化石"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如何挖掘抢救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并使其绽放特有的魅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李春兰  陈骞 《魅力中国》2014,(11):100-101
彝族敬老道德有本民族的特点,在文化交流和政府引导、培育下,又不断发生变化。彝族固有的一些传统民俗正在消亡,对两个彝族村寨敬老进行道德渊源及现状的比较,不仅能明晰当地彝族的敬老意识,而且对各民族村寨文化建设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模式既是经济研究的重点节点,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位于西南边疆的楚雄市紫溪彝村自然风景优美,彝族风情浓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楚雄市紫溪彝村通过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资源.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利用旅游业带动农业、工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这一模式值得其他民族地区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西昌向一位司机打听昭觉怎么走,他扭头第一句话:"你要去昭觉?在大山里,可不好走啊." 昭觉,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届县,彝族人口达97%.与藏族一样,彝族也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直到今天,昭觉仍然带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相似文献   

14.
李强 《魅力中国》2013,(22):102-10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五色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五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五色文化来自于彝族的人类起源学说.并且充分的体现彝族的祭祀文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彝族五色文化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扣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梁朝智 《魅力中国》2013,(16):127-127,129
舞蹈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彝族舞蹈《阿妹戚托》是彝族的特有传统文化,具有表演者的群体性和年龄性、性别性等特点。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生中进行训练,不仅能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其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训练优雅仪表体态,增强弦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性律,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发展,还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藏、蒙古、彝族的生态经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依靠社会群体一代代传承、保持和发展下来的,是民族存在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藏、蒙古、彝族文化不仅表现在语言、艺术、习俗、宗教、法律等方面,同时也包含着在历史的长河中与其环境及其变化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生态经济中。藏、蒙古、彝族对自然、环境、资源的认识不同,因而其适应方式也不同,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也不完全相同。藏、蒙古、彝族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各有千秋,但他们的生态伦理、文化习俗与生态经济原则密切吻合,充分…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彝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任务基础上,提出了"战略规划、建设方案、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和核心技术研发"五个方面的建设措施,抓紧推进彝语文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强彝语文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集各方力量研发彝语文核心信息技术,搭建承载彝语文社会信息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信息化数字平台,这对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少数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不同的宗教和语言文化,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了解不够深入,而且传统文化教育中很容易忽视民族文化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本文结合普洱市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文化教育状况,主要阐述了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融入大学生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归纳总结了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具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西南部,其富饶的森林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彝族文化资源为“老龄化”社会新兴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基础条件。基于产业融合创新视角,提出攀西地区彝族特色传统文化产业与休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休闲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创新点。  相似文献   

20.
彝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的大支,"黑"在彝族中不仅是一种颜色,而且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文化,在彝族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探寻彝族人重视黑色的源起,澄清"彝族尚黑"的误读,得出彝族喜"黑"最主要是源于祖先崇拜而非简单的族称等因素,并分析黑色在彝区流行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