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采夫 《经营者》2011,(8):142-143
在这本小书的扉页上,我写了一句“献给我的父亲李玉玺”,把第一本书献给父亲,是我出这本书的动力所在,不过,献词原来不是这样写的,写的是“献给我的父亲—中国最好的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我被划在“写工业题材”的行列内。《农民帝国》一出来,很是让一些人不适应。当下流行反串,说相声的当主持人,主持人唱戏,唱戏的唱歌,唱歌的演电影……为什么“写工业题材的”就不能反串一下“写农村题材的”呢?或许我写“工业题材”倒是反串,因为我总觉得自己骨子里更像个农民——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相似文献   

3.
“假如我是经理”老师让学生写一篇“假如我是经理”的作文,其它学生都沙沙地动起笔来,唯有一经理的儿子靠在椅子上不动。“为什么还不写?”老师问道。“假如我是经理,我一定有秘书,我在等秘书呢!”学生答道。“假如我是经理”...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想写傅文慧,是源于朋友,他说:“你们写人物专访,总写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其实,在业内有许多人值得一写。”我说:“您推荐一位吧。”他说:“那你写写傅文慧吧。”按照他给我的电话.我拔通了傅文慧的手机。得知我的意思后,她婉言谢绝:“你还是写写别的老总吧。”  相似文献   

5.
王冉 《中国企业家》2008,(24):128-128
从2002年开始,每年年底我都要推出我的“搞笑版十大新闻”。其实不一定是“十大”——前年写着写着写冒了,就成了“十三大”;去年实现高增长赶了个时髦凑了个“十七大”;今年全球经济衰退,我也跟着精简到“九大”,降幅比股票市场还稍微缓一点。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对“成功的秘诀”有过一段精彩的诠释:“我没什么才气,但运气还算不错,我写小说基本上是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20年,怎么着也得弄出点东西来。”这里的“才气”、“运气”和“力气”对我们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7.
“你很早就写了《无国界的世界》,预测全球化的未来,看到《世界是平的》这么走红,你心理有没有不平衡?”“不,我写了120本书,每本都很畅销。”“你身上穿的衬衣真是自己设计的吗?袖口绣着你的签名?”“是的,我有数十件相似的衬衣,价格适中,我非常喜欢,穿上它我不用系领带。我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丰欠由人     
“错了,错了!”博士生看到夫人写的“丰欠由人”四个字,赶紧提醒。夫人笑了。“没错,我要写的就是这四个字。我今天与财务聊天,她们告诉我,上月的财务报表是持平的,也就是说,没亏。可厂长却在会上说,上月亏了16万。这不就是丰欠由人嘛。”  相似文献   

9.
从1989年写第一部话刷《鱼人》开始,过土行这些年中只与了四部话剧,即“闲人三部曲”《鱼人》、《鸟人》、《棋人》和《坏话一条街》,但是每部戏都叫得响,在北京话剧界,他是个典型的“贵精不贵多”的奇才。他说,我写戏慢,因为写一部戏我首先要想,这样的题材有没有人写过,其次是我怎么看这样的事  相似文献   

10.
拙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理论篇、实践篇)出版后,不意引来《秘书工作》的“青睐”,一篇洋洋洒洒的访谈录把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老秘”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继而又再三约我写些经验体会之类的文章。这可叫我犯难了:不写吧,  相似文献   

11.
文化茶座     
甲:“我写的稿子每次都被编辑部退了回来,真没有办法。”乙:“你想你写的稿子不被退回来吗?”甲:“对!”乙:“那好,我告诉你一个妙法,再写稿的时候,千万别署地址。”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页     
中外名人幽默有个亲“妻”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参加乡试,卷子到手,写了半天,不知所云,急得一头大汗。忽然他急中生“智”,心想,只要把自己和李中堂的这一层亲戚关系写上,谁敢不取。于是在考卷末尾写到:“我是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字不会写,写成了“妻”字。  相似文献   

13.
按规范写字     
在许多城市里,启功先生题写的匾额成为街头一景。有心人会发现,这些匾额上大多是简体字。有人作过调查,在北京市所有的立交桥中,只有启功先生题写的“建国门桥”是规范的简体字。启功先生对此的解释是:“别的桥都是名人题写的,我不够名人资格,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地按规范字写。”其实我知道,启功先生在给人题字时,为了尊重别人的习惯,一般都要问一声“要简体还是繁体”,有时甚至简体、繁体各写一幅供人选择。但凡是题写公开出版的书刊或是公共场合的牌匾时,启功先生一般都写简体字。有一次我委婉地提出,似乎写繁体字更好看些。启功先生正色道:…  相似文献   

14.
开心驿站     
张砚钧  郝春 《秘书工作》2012,(5):9+44-9
再加一句 在邮局大厅内,一位老太太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客气地说:“先生,请帮我在明信片上写上地址好吗?”“当然可以。”中年人写好地址。老太太又说:“再帮我写上一小段话,好吗?谢谢!”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见到高州市劳动局局长陈楚平时,就有一股想写他的强烈愿望。这次因高州劳动制度改革成功地先行一步而专程到高州去采访他,以为可以得尝此愿,不料一向和气的陈楚平坚决摇头,说:“你别写我。要写就写我们局的工作。”在采访中,随着对陈楚平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难以放弃原先的计划。于是,我甘冒被他“痛骂”之危险,而将他“请”上了《创业者》的“风流谱”。还不到40岁的陈楚平是1993年开始担任高州市  相似文献   

16.
权蓉 《乡镇论坛》2011,(27):42-42
在吃老师的藤条之前,“豌豆”这两字我是不会写的.总把“豌”写成“碗”但豌豆尖,却是我在还冒鼻涕泡泡的时候就会做的菜。从地里把绿绿的豌豆尖掐回来,  相似文献   

17.
我画漫画几十年,以此为业,也有六十年了。近几十年里,还不断写杂文发表。因性之所近,曾写过相声和喜剧小品,制作过动画。这些作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幽默。可我就没想过幽默到底是什么?记得是在1979年的一天,相声大师侯宝林来我家时向我说,他觉得有的年轻演员不大懂幽默,不会使“包袱”,问我:“幽默到底是什么,怎样解释?”我说不出,约他明天再来,一块儿商量。商量了一个上午,毫无结果。他说:“咱们都是搞幽默艺术的,应该知道幽默是什么,说得出来呀。”我说:“交给我吧,我查去。”就从那一天起,我一直不断地查到现在,除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乡镇论坛》全体编辑: 你们好。我是江苏省新沂市一名下村大学生。据我所知,贵刊在乡镇所订阅的所有刊物中,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我本人对贵刊更是爱不释手。特别是贵刊反映农村真实一面的文章。像“麻辣烫”这一板块,每期我是必读,看后有许多的感想。在2004.5-10期,西湖水波写的“农民兄弟”,苏小月写的“盘点中国普通农民的年收支”,这些有良知的作者对农民的关爱、对农民实质性问题的反映,引起了我巨大的共鸣,因为这与我见到的一模一样。是的,农民实质性收入真是太少了,然而有些人却大肆宣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这种“官出数字”极大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英才》2003,(2):79-79
“我不写了,再写下去就把自己写死了!”1988年的某天,当时已是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的陈惠湘,在自己的“学导师”韩少华面前大吐着“苦水”。  相似文献   

20.
“方格”情思左爱萍常听人说:“爬格子”(即写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而一度一提到写稿子我就困惑。1984年参加上海市企业管理协会财贸公会举办的《审计学》函授学习,结业考试要每个学员写一篇论文,我被“逼上梁山”,硬着头皮往南闯,下班东奔西跑找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