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电力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所存在的电力行业内部各种审计风险,逐一分析电力行业内部各种审计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包括由于电力行业审计工作的性质、内部审计人员本身素质、电力行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健全与否、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建设等内部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也包括由于电力行业审计环境、审计的地位、领导的意识形态、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本单位领导部门的干预等外部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针对各种电力行业内部各种审计风险对审计工作、对整个电力行业的危害性,逐一详细地论述各种内部审计风险将如何规避与防范。包括由于电力行业审计工作的性质、审计人员本身素质、内部审计机构的健全与否、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建设等内部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以及由于电力行业审计环境、审计的地位、领导的意识形态、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被审计单位的诚信度、本单位领导部门的干预等外部原因形成的审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最后是展望电力行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事业单位审计分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具有较强针对性;外部审计又分为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内部审计就是通过监督、分析以及建议等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为开展各种业务活动保驾护航。目前,事业单位大多是以账项为基础的审计管理模式,内部审计方法缺乏科学性,如何以内部审计为抓手,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是我国事业单位进行风险控制的热点问题。鉴于此,本文重点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内部审计特点的基础上考察了各种审计风险模型,提出了内部审计风险模型函数的概念,并认为内部审计风险模型的确定要考虑审计类别、审计意图、审计线索、审计项目的复杂程度、审计资源及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等影响因素,以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臻  傅纹羚 《企业经济》2005,(2):163-165
审计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相应地就有风险。内部审计同样存在审计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本文以当今内部一些对内部审计的错误观点为例,简要地阐述内部审计的涵义及特征,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各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审计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相应地就有风险。内部审计同样存在审计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方式的复杂化和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增加。本文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各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当代经济与当代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意义变得日益重要。有效的内部审计控制,对规避当代各种企业财务上所面临的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控制对于企业资金安全、各种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本文对于内部审计控制对于降低企业财务的风险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央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央行内部审计风险日益加剧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综合运用各种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央行内部审计风险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相似文献   

8.
辛旭  郝晓雁 《四川会计》2003,(10):39-40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各种原因发表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报告,并导致必须承担审计责任的可能性。其与国家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风险一样,也具有客观性、潜在性、可控性及可转嫁性等特征。内审风险内容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其风险绝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但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可以采取以下八项对策防范和化解内部审计风险。对策一:树立风险意识,合理评估风险水平所谓风险意识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如何进行,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内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化解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种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多,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风险逐步增大。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着手,文章提出探索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新框架,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体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计划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0.
化解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各种经济活动的日趋增多,高校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风险逐步增大.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因素着手,文章提出探索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新框架,健全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追究体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计划的控制等措施,来防范控制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霞 《价值工程》2012,31(24):290-292
随着风险控制日益受到组织重视,基于风险控制的风险导向审计成为审计基本方法发展的趋势。高等院校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面临各种风险的评估和认定。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非常必要。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视角讨论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只有培养和拥有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真正实现风险导向审计在高等院校的应用和实践,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再谈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内部审计发展领域越来越广,审计风险就越来越多,内部审计在获得了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本文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表现形态、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上再次分析,以求得到认同。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入手,从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对象复杂化等五方面剖析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阐述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入手,从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时象复杂化等五方面剖析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阐述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各种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传统的内部审计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随时可能对企业产生潜在或现实影响的各种风险,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倡导和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就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做一简述,然后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做出剖析,最后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能对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新发展.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其所具备的特点,并结合法国兴业银行巨额亏损案例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传统审计方法的弊端而研究开发的新的审计方法,要求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对象的深入了解,分析被审计对象宏观层面临的风险,以此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我国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出发,指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不同,论述了企业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并结合...  相似文献   

19.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释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进一步比较了传统内部审计和传统内部控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的联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对我国内部审计实践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