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贡献很大,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被后人尊为万代师表。《论语》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部分言行,处处体现了孔子为人师表的道德素养及其崇高的人品风格。作为教育者,他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身上的师道精神正是后世为师者应具备的师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大略》是《荀子》中的第二十六篇。《荀子》一书的作者,名况,字卿,又被尊称为荀卿、孙卿,赵国人。荀子是战国后期融百家之长而又自成一体的著名思想家。关于《大略》的作者,早有人指出并非荀卿自著,而是“荀卿弟子所记卿语及杂录传记。”先秦学者“述而不作”的情况不并鲜见,早有孔子在先。虽然《论语》全是由孔门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但古今人都不怀疑它所反映出来的孔子思想的真实性。同理,《大略》篇所记言论,也就是荀子思想观点的真实反映,这也是勿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是对孔子思想最全面最集中的反映,其中以“仁’’为核心的仁学思想体系源远流长,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学思想仍然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语》中的孔子和隐者——兼论孔子的仕与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的孔子向来被认为是一位积极入世者,其实孔子也有自己的一套隐逸观念和方式。论文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与隐者相遇时的情景以及二者对待双方的态度,来具体探讨隐者避世的利与弊,孔子的仕隐情结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自孔子去世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派、不同执政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从而使孔子形象发生了诸多变异,丧失了其原质性。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最早是由《论语》奠定的,与其它先秦典籍相比,《论语》中塑造的孔子形象较为丰满与全面,亦更为真实和可靠,是一个按本然形象塑造的,具有原质性特点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最早记录孔子形象的先秦典籍之一,同《论语》相比,在描述特点上二者既有共性亦有所不同。其共性在于对孔子形象的塑造都具有原质性,不同在于《左传》具有不全面性。本文探讨了《左传》中孔子形象描述的这个特点及成因,亦总结了《左传》中孔子形象的两个主要特点即维护礼及睿智。此外还对《左传》中孔子的勇武性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自孔子去世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派,不同执政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从而使孔子形象发生了诸多变异,丧失了其原质性,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最早是由《论语》奠定的,与其它先秦典籍相比,《论语》中塑造的孔子形象较为丰满与全面,亦更为真实和可靠,是一个按本然形象塑造的,具有原质性特点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8.
《论语》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渗透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其思想的开创性、整合性与现实性均契合我国当代教育管理理念。我国教育应基于《论语》从宏观到微观、集体到个人对我国教育管理所带来的启示,采取刚柔并济推进教育管理、搭建立体教育管理体系、注重自我进步及专业发展、唤醒学习主体持续动能等策略,从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解决当代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集体到个人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我国教育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左传》是最早记录孔子形象的先秦典籍之一 ,同《论语》相比 ,在描述特点上二者既有共性亦有所不同。其共性在于对孔子形象的塑造都具有原质性 ,不同在于《左传》具有不全面性。本文探讨了《左传》中孔子形象描述的这个特点及成因 ,亦总结了《左传》中孔子形象的两个主要特点即维护礼及睿智。此外还对《左传》中孔子的勇武性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论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出了极具价值的观点,研究和发掘《论语》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当代价值,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作为早期孔门论诗的宝贵资料,以《诗》教弟子的过程中,注重在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下阐发其中的道德意义。这一特点是受几种原因相互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它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运用描写翻译学研究方法分析《论语》英译的历史进程及文本形态,将《论语》英译历史分为五个时期:肇始时期、传教士翻译时期、交流与沟通时期、转型时期以及多样化和再诠释时期;英译《论语》的文本形态主要表现为:作为神学比附的《论语》,传递东方智慧的《论语》和追求文化还原的《论语》。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社会诞生的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开始,到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山西晋南地区基本上处于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当年作为历代奴隶主或新型封建贵族的采邑或俸田,经历了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兴盛和衰亡,最后被封建社会取代的历史过程,这里的先民们也经历了由徭役经济到实物地租,由奴隶或平民到封建依附农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中国和古希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巨人,他们的立身处世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矢志不渝、救国安邦,献身信念、无所畏惧,崇尚正义、行正义事,为人谦虚、为事负责。但由于二者所处的环境、文化传统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也不尽一致,他们在对待出仕和财富观念上又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5.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仁”的思想贯穿始终。孔子仁学的核心为“人”,儒家的人文关怀在《论语》中通过处世、教育原则、为政等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6.
北宁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那么 ,《论语》的治国思想是什么呢 ?本文结合中师语文课本的《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浅析孔子的治国思想———主张王道 ,反对霸道。  相似文献   

17.
如果从孔子整理“六经”开始算起,中国古代文献整理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动用全国之力,进行大规模文献整理的活动,从汉代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国家藏书之后,历朝历代从无间断。从《汉书·艺文志》开始,在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艺文志》、《经籍志》中,都清楚地记录了各朝文献整理、收藏的成果。在长期的文献整理中,不但出现了《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那样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的图书集成式的成果,而且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文献整理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十分注重礼的民族,在中华大地酝酿数千年的文化中,讲礼仪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尤为必要。一礼仪的含义简单地说.“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礼仪就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互相尊重,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仪礼》、《周礼》、《礼记》合称为“三礼”。“三利”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论著。而孔子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学专家,他和盂子、苟子都非常重视利,他们把礼仪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之—。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孟…  相似文献   

19.
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的文化一直被后人所敬仰,在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领域里有其显赫的地位。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古希腊体育同样也有着辉煌的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办是最好的见证。但我们对古希腊体育的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深入探究其内在的底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投资》2013,(25):138-138
我的人生中,大部分对古文经典的阅读,都停留在中学课本选录的零星童节。以前学习《论语》时,孔子几乎被塑造成为了一名圣人,知行合一,说的头头是遒,行的处处是法。也有人认为孔子是一个单纯歌功颂德。一味颂扬而忽略负面效应的伪君子。但是在南怀瑾先生眼里,孔子是一个辩证的人。在他的书里,孔子似乎变得更接地气了,更像个一个普通人。单凭这一点,先生的书就十分吸引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