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用户通过手机或互联网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诞生于2006年的美国,2010年,这一全新的网络交往和信息传播模式在全球掀起了互联网行业的新高潮,2010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2011年初,twitter宣布其用户数量突破2亿。腾讯2月初宣布,  相似文献   

2.
贾金玺 《中国报业》2012,(10):44-46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而纸媒微博,便是传统报刊存互联网各种微博平台上开通的官方账号,这是纸媒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数字化传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3.
贾金玺 《中国报业》2012,(19):44-46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而纸媒微博,便是传统报刊在互联网各种微博平台上开通的官方账号,这是纸媒利用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数字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当报刊遇上微博微博的出现,给纸媒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契机:首先,微博能  相似文献   

4.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在财经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微博即时发布传播提高财经信息时效,微博转发评论互动扩展财经信息价值,微博个性表达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使微博越来越多地受到财经信息用户的欢迎.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和对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大,今后可能在微博上形成更多基于财经信息传播与分享的人际关系圈,从而推动微博成为企业和个人财经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在财经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微博即时发布传播提高财经信息时效,微博转发评论互动扩展财经信息价值,微博个性表达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使微博越来越多地受到财经信息用户的欢迎.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提升和对用户的粘性越来越大,今后可能在微博上形成更多基于财经信息传播与分享的人际关系圈,从而推动微博成为企业和个人财经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会展》2012,(1):87-88
词源:140字的信息分享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目前,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亿万粉丝。  相似文献   

7.
140字"微"力无边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渠道访问微博,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和IM软件(MSN,QQ)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发布信息。微博发挥了"碎片时间资源整合"的价值。在这个平台上,有视频、有音乐、有图片、  相似文献   

8.
张和平 《商》2014,(21):182-182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出现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越来越倾向观看简短的消息,而不是长篇大作的消息,微博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发,而且比较简短的消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消息需求,现今微博已经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9.
仅含订阅功能与限制文本长度等简单机制的微博是当今互联网领域的热门平台,受到上亿用户的追捧,也吸引了科研者的关注。微博中的信息数据繁多,研究类型亦五花八门。所以本文将微博研究归纳为微博用户网络结构研究、微博文本分析、微博信息传播_研究三食方向,试图理清微博研究的脉络,介绍微博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肖明超 《广告大观》2010,(10):122-124
继SNS和博客之后,微博风暴开始席卷中国,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一个炙手可热的焦点。2010年7月-9月,群邑中国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针对微博的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6个城市采取了专家访谈、微博资深用户访谈和定量调查的方法,揭开了中国微博市场的面纱,研究发现,微博是社会化媒体中用户最活跃的平台,微博改变了媒体和信息传播模式,并具有值得挖掘的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微博诞生时间不长,但其发展前景及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值得探讨。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可以说,微博时代之下,社会信息的交流会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8,(1)
微博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媒体,通过互联网分享、传播及交流用户关系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微博文化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微博著作权侵权纠纷,如何在新兴媒体发展的潮流中,弥补原始著作权制度的失效,着力保护新型文化载体的著作权,是我们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轶凡 《中国报业》2014,(16):47-48
诞生于2006年的微博融合了短信、社交网站、博客三者的特点,用户通过互联网以及随身终端(手机、电脑等)发布最新动态信息。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更加方便的新型信息传播工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由于使用门槛低,且在不少突发性事件中彰显出信息传播方面的便利性和即时性,使它受到用户的青睐。本文主要分析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并就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来探究其优点与可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徐倩 《品牌》2014,(11):10-10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和传播平台,借助于自身的互动性与传播性,微博已经成为推动图书营销的有效平台。研究微博对图书营销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微博这一新媒体在图书营销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微博这个新媒体正以一个不可估量的趋势发展,网络、手机等等都成为了人们使用微博信息的传递的主要方式,“一张照片,一个表情,一段文字”在现在这个微博时代,它们就是主宰,它们就可以随时表达出你的喜怒哀乐和你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实现即时分享。或许你还可以围观你感兴趣的名人、朋友,获得当前最新最潮流最及时的资讯”。自201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社会大事都是通过微博的传播引爆的、微博的时代真的到来了,这就是微博传递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口头之间的传播范围也随之更广,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通过网络,消费者几乎可以无限制的分享自己的产品、服务体验。原来消费者只能将自己的体验分享给自己熟知的人,微博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现状。认识的人或不认识的人都可以通过评论或转发微博,将信息传递给另外的人,信息越传越广,越传越远。微博使得口碑营销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扩大到无数倍,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美国推出微博服务.(Twitter)以来,微博作为网络媒介的新兴力量,目前已成为新的重要的传播工具和平台。这一全新的网络交往和信息传播模式,掀起了互联网行业的新高潮。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数据预测,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账户数在2013年底有望突破4.6亿。  相似文献   

18.
佚名 《现代商业》2012,(34):26-31
所谓微博,Micro Blog 即微型博客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博客,迷你博客,是网络时代下的一种不多于140字的文体。随着一个叫做Twitter的互联网应用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一种新的信息分享获取方式,我们称之为"微博"。微博是一种利用各种现有通信技术,充分结合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分享并获取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在微博中,用户间只存在单向的关注关系,你可以通过关注一个人获取他所发布的任何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取消关注来屏蔽这些信息,在这里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相似文献   

19.
微博信息传播规律及其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满 《电子商务》2012,(7):61-62
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工具,其传播价值日益显露。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环球企业家杂志"账户的一条微博为样本数据,研究了微博信息传播范围逐层急剧增加、短时间快速衰减,微博用户因共同兴趣、爱好聚集的规律,探讨了有效利用微博进行信息传播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0):217-218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社交网络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通过社交网络,可以使用户自由地构建个人文档,并具备分享文章、图片以及视频等功能。从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角度上来看,其信息传播特征显著。本文从我国社会网络信息传播现状出发,对我国社交网站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我国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效果和策略方面进行探究,希望以此为深入了解我国社交网站信息传播特征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