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政府采购》2012,(6):16-18
2012年3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实现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这既指明了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也明确了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当前,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形势紧迫。目前,中央层面的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已进入需求论证和细化阶段,新开发的中央评审专家监督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2.
电子化政府采购是政府采购改革的必然趋势。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能进一步提高采购时效、降低采购成本、消除人为因素干扰,并打破时间和空间障碍,为政府采购活动提供更为便利的交易平台,真正实现“阳光交易”。本文分析了电子化政府采购对于我国政府采购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采购》2009,(11):56-58
政府采购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性要求,政府采购进入网络时代也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缩小政府采购工作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走电子化政府采购之路。本文结合江苏省徐州市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以及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的优势和必要性,为我们介绍了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徐州模式”,并对电子化政府采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莹  于晓彦 《中国政府采购》2006,(11):32-32,34-35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电子政府采购作为一种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障碍。增强了采购信息透明度,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规范了采购行为,在政府采购管理和实践中运用电子化手段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也是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本文就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发展趋势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我国电子化政府采购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采购改革逐步推进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对政府采购规范、高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采购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逐渐加大,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和操作已经越来越重要。南京市几年来深刻地认识到政府采购电子化是提高采购效率、规范操作程序、保证公开透明的有效途径。从2001年起开始探索政府采购电子化,通过六年的实践,已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四大政府采购当事人为主体的电子网络系统,走上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采购电子化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采购业界的共识。在这样的潮流中,江苏省南京市的电子化政府采购走出了令人瞩目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采购》2009,(11):44-46
近年来,苏州市把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建设廉洁高效政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不断深化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运用电子化手段对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着力提升政府采购制度的源头防腐功能,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模式选择、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和制度安排等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政府采购工作的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等原则得以充分体现及贯彻落实,政府采购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本文对云南省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云南省及云南省招标采购局的实际,以电子化政府采购中的操作执行平台为着眼点,旨在通过构建开放互通的执行平台,推进全省的全过程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同时推动建立全省政府采购行业统一的采购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采购》2012,(6):30-31
一、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四川实行全省一盘棋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精细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四川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交易系统建设紧紧围绕“公开透明、安全高效、资源共享”的总体目标,按照“管理功能完善、交易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0.
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对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挑战,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政府采购》2005,(8):18-22
2005年7月2日,在中国电子商会和中国政府采购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政府采购论坛上,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周成跃作了关于电子化政府采购的主题演讲,来自于全国部分省市主管政府采购的官员也就本省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建设情况,积极发言,互相交流。电子化政府采购具有明显优势电子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采购》2013,(3):34-35
最近,财政部印发了《全国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和《政府采购业务基础数据规范》(财库[2013]18号,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和《数据规范》)。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现阶段为什么要突出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工作?答:201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实现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尚不成熟,特别是外部监督机制还处于薄弱环节,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整体运行水平。大力完善政府采购外部监督机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政府采购外部监督机制建设的立法工作,转变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的传统观念,建立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和专家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和交易平台,强化纳税人主动监督意识,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财办库[2009]17号文件精神,响应财政部为加快全国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步伐,全面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情况的号召,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电子化采购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基本要求、管理思路、组织框架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深入开展,探索实行电子化政府采购,改变以人工操作为主的传统采购操作模式,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既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的重要措施,又是治理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因此,河南省财政厅一直把电子化政府采购建设作为政府采购和反腐败抓源头工作的一项重点,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府采购》2012,(1):52-53
政府采购电子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是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是对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操作模式的重夫改革。贵州省财政厅近年来在推行政府采购电子化上做出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府采购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以来,随着珠海、深圳等地电子政府采购系统的应用,国内政府采购的话题几乎一致地聚焦到了电子化上,全国各地来深圳、珠海参观学习的人更络绎不绝。一时间,受“电子”波的冲击,政府采购电子化应用的激情在每个政府采购人的心中都空前高涨了起来,似乎即将在一夜间,覆盖全国范围的电子政府采购系统将呼之欲出,美好前景的确让人憧憬。勿庸置疑,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电子政府采购系统的应用,的确能为政府采购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但透过现象的背后,更有这样的一个事实不容忽视:电子政府采购应用方案的探索和选择不能脱离现实,也就是说,电子政府采购系统应用需要一个现实的基点,不能为了电子化而电子化,另外,缺少统一规划的电子政府采购系统将如何实现全部或部分资源共享;再过五年或十年,全国政府采购系统又将怎样实现互联互通呢?盲目“跟风”是不是会出现电子政府采购系统的资源浪费或“半拉子”政绩工程?因此,在全国信息化建设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系统应用经验不足、政府采购相关资源配套不完善的现实条件下,统一规划和逐步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将是电子政府采购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采购》2006,(3):78-79
“十一五”规划赋予政府采购新使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政府采购提出新要求,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进入新阶段,财政部颁布部长令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实行资格认定管理,政府采购管采分离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供应商投诉成为工作热点,政府采购规模再创新高,电子化政府采购改革试点取得新进展,履行入世承诺启动GPA相关工作,中欧建立政府采购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建立统一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应着力做好信息化基础工作应消除人为因素,坚持标准化操作应加强电子化政府采购的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公众对政府采购工作社会上存在各种误解,包括在每年人大会议期间、政府加强廉政建设方面,都认为政府采购是焦点。那么,如何解决“时间长、价格高”等问题?中山市通过体制创新和电子化政府采购工程实施,探索政府采购工作新机制,解决了政府采购所面对的种种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