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不良资产的本质是配置不当的经济资源,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是其天然属性。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过程是一个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的过程,而金融不良资产的定价行为就是价值发现的过程,能否对金融不良资产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价,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不良资产能否成功处置。中国的金融不良资产市场是一个市场条件不完全的市场,卖方对金融不良资产定价起着主导作用。该文针对债权类、股权类、实物类资产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定价模型,并通过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案例分析来说明定价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小阳 《西部论丛》2003,(11):38-38
要尽快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使处置不良资产取得积极进展,都需要得到国家监管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 一是扩大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多元化地,特别是市场化地处置不良资产包括对一些现行政策进行调整,对《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和经济转型时期,为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各种方式的行政干预下,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抵押贷款方式的推行由于金融机制的不完善,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制度、人才、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又导致大量新的不良资产产生,特别是银行收回的“以资抵债”实物越来越多,并且难以变现,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严重困扰着银行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
郑海波 《中国经贸》2011,(8):162-162
不良资产始终是企业格外关注的问题之一,而国有企业一旦产生不良资产,会对国家的资源、经济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主要成因,从国家政策与企业本省两个角度探讨了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进而归纳了企业不良资产造成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5.
廖臣之 《中国经贸》2014,(3):99-101
农信社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巨大的金融隐患,也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转变的巨大障碍。农信社不良资产的生成在我国经历了萌芽、产生、扩张、减缓四个历史阶段,究其形成原因,既有政治经济体制变革方面的因素,又有产业金融政策调整方面的因素;既有金融监管不力的因素,又有银行自身机制缺陷的因素。要解决农信社不良资产问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二是处置存量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6.
不良资产处置须打好外围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六年多来的资产处置实践表明,它在迅速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企改革脱困、恢复和重建金融信用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初步实现了国家成立AMC的政策目标。在未来不良资产的处置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资产处置整体回收率,降低处置成本,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不仅关系到AMC能否圆满完成国家赋予它的特殊历史使命,也是顺利实现向商业化转型的关键。当前AMC不良资产处置的社会信用、行政司法等外部环境仍不尽人意,而外部环境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上海国资》2011,(11):75-76
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试点配套政策支持下,较早成立的一个财务公司。16年来,注册资本从1亿元发展到15亿元;资金规模从181亿元扩张到200多亿元,而不良资产始终为零。2007年电气财务公司跻身全国财务公司十强。截至2010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55亿元,当年实现净利润27亿元,为上海电气集团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资讯     
《西部大开发》2012,(6):16-23
读者媒体视角政策投资数字微言大义时事漫画上期回顾:上期封面报道"金融隐忧"核心观点:如果不从根本上去解决我国金融业在生态主体、生态调节、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的金融生态隐忧就难以改善,不良资产的单也是"埋"不完的。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的产生机制,真正建立起确实有效的防范不良资产的新机制,就不可能解决不良资产总量不断攀升的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进我国的金融生态隐忧状况。  相似文献   

9.
如何正确认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机理及模式,结合国内实际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为我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一步拓宽思路和渠道,加快消化历史包袱,以促进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在当前无论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重组还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发展,均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晨阳 《新财经》2004,(2):92-92
伴随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加入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分食这道大餐,其住目前不甚完善的法律面前不得不进行多项博弈,从而影响了目前不良资产处理的进程。 本文无意讨论银行贷款之所以难以回收、之所以成为不良资产的历史原因、政策原因及其他种种原因,只就处置不良资产目前仍面临的诸多法律障碍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环球财经》2003,(11):72-73
在台湾当局金融政策指导与市场力量推动下,台湾银行业通过多种途径处理不良债权特别是不动产抵押坏账,使台湾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芳  汪汀 《南方经济》2002,(6):68-71
本文对两类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模式进行了考察,并归纳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为下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戴勇 《黑河学刊》2007,(5):87-89
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由于受历史的、政策的及经营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它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良性发展,影响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的提高,抑制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具体分析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现状、形成原因,探讨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加速处置不良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米娟 《辽宁经济》2002,(3):62-62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其 在扩大就业、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扩大出口、技术  创新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它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应逐步形成一个体系,具体包括经济支持、组织支持、法律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政策内容。  —、经济支持政策  经济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两个部分,这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主要内容。(一)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减免税收,具体包括:1.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  相似文献   

15.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需防治新增不良资产与处置不良资产存量两者并重。为了有效防治新的不良资产生成和尽快处置已有的不良资产,提高不良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本文认为构建包括新增贷款管理、专业机构设置、抵押资产处置的多元化渠道及不良资产处置的配套机制在内的不良资产管理系统,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必要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韧 《辽宁经济》1999,(10):45-46
本文试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管理公司)解决银行不良资产过程中“资产证券化”方式的运用谈几点构想。一、关于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损失的分担1.处理不良资产存在坏帐核销的问题,那么损失由谁承担。由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不短,既有计划经济长时期遗留下来的旧包袱,也有在市场经济期间形成的新包袱;形成的原因既有受国家体制及经济政策变化、行政干预、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银行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内控不严、违规经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国家和银行都应承担一部分损失,而…  相似文献   

17.
创造国内乃至世界名牌是企业应该追求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既要靠企业自身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正确的发展战略,也要靠政府强有力、多方面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名牌的支持不应是、也不可能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而应采取经济手段。政府调控市场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可以运用来支持名牌发展。1、金融政策目前,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过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短缺,转变为资金的短缺。我国企业自有资金少,融资成本高,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利因素。为了支持名牌企业发展,必须在金融政策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山东经济》2002,(3):43-45
中国入世,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良资产比重大,人才流失严重,政策倾向不利等诸多问题,为适应新时期金融经济的发展,立足本地区实际,搞活现有存量,注目优质客户,拓展中间业务,精简机构,提高员工素质,是当务之举,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03年底,建行宁夏区分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0.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9.38%。预计2004年可疑类不良资产剥离后,不良贷款率将达到历史最低点。但这与股份制改造的要求和宁夏建行实现“小而好”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2004年宁夏行将继续把降低不良资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全面开  相似文献   

20.
继“两率”下调后,“政策组合拳”再出,汇金公司宣布购入三大上市国有银行股票,同时财政部决定印花税改为卖方单边征收以促进长期投资。汇金公司表示此次注资的目的是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可见,该政策只是央行维稳政策的一环,保持经济稳步增长、提振市场信心是央行当前及日后系列政策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