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使用PSLV-C31运载火箭在萨迪什?达万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颗卫星(IRNSS-1E)送入预定轨道。IRNSS是由印度自行建设的独立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第一阶段建设由7颗卫星组网。截止到本次发射,ISRO已经分别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和10月、2015年3月成功发射了4颗,剩余的2颗组网卫星计划将在2016年的3月之前完成发射。系统建成后将为用户提供标准位置服务(SPS)和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5日,Atlas5火箭进行了2016年的第1次发射,GPS IIF-12卫星被成功送入轨道。随着波音公司制造的GPS IIF-12卫星的发射,运营了25年的GPS IIA-10卫星将进入退休,GPS IIA-10将脱离星座被升至更高的墓地轨道后关机。GPS IIF-12是升级的12颗IIF系列卫星中的最后一颗,也是第50颗GPS卫星,下一次将在一年之后发射第1颗GPS III卫星。研发于20世纪60年代的GPS目前共有31颗卫星在轨运营,包括11颗IIF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日本三菱重工公司在种子岛发射场使用改进版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加拿大Telesat公司的Telstar 12V通信卫星。这是日本H-2A火箭的首次商业发射,该发射合同于2013年9月签订。这是H-2A火箭连续第23次发射成功,之前只有一次失败。三菱重工表示,这颗商业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之前发射服务合同的签订,为日本运载火箭进军国际发射服务市场提供了信心,目前已收到相当数量的洽谈业务。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Ariane公司宣布ESA将采用Ariane 6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2次"伽利略"导航卫星发射,从而成为该火箭的第一个客户,同时将俄制Soyuz火箭作为后备选项。这两次任务都将使用Ariane 62火箭,此火箭采用更轻的版本并配备了2个侧助推器,将于2020年后期和2021年中期从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2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使用PSLV-C33运载火箭在萨迪什?达万航天发射场成功将印度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第7颗卫星(IRNSS-1G)送入预定轨道。这是印度2016年第3次发射导航卫星,也是IRNSS系统空间段第一阶段部署的全面完成。IRNSS系统第一阶段组网共有7颗卫星,分别是2013年7月  相似文献   

6.
《航天工业管理》2012,(5):42-43
我国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2012年4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12、第1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2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7.
《航天工业管理》2010,(3):45-46
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2010年2月中旬宣布,该公司将于2011年进行第一次一箭2颗商业通信卫星的发射。届时,一枚“质子”M火箭将发射SES公司的SES-3卫星和哈萨克斯坦的Kazsat-2卫星。2009年一枚非经营性的“质子”火箭发射了2颗俄罗斯的Express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8.
德尔它2火箭将发射28颗全球星1999年1月11日,波音公司发布新闻,宣布它已与劳拉公司签订了用7枚德尔它2运载火箭发射28颗全球星的协议。计划1999年进行6次发射,2000年1次。发射将分别在美国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和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场进行。在...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管理》2012,(3):37-38
我国成功发射第11颗"北斗"卫星2012年2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11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我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和使用的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  相似文献   

10.
《航天工业管理》2011,(12):39-3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工业公司2011年12月12日使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情报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日本H-2A运载火箭的连续第14次成功发射,也是20次发射中的第19次成功,发射成功率为95%,但在技术和发射记录方面仍远落后于竞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Intelsat公司与日本SKY Perfect JSAT公司共同发表声明,2家公司已签订合作协议,将为满足亚太地区不断增长的移动和宽带业务需求联合发射一颗新的高吞吐量通信卫星Horizons-3e。这颗卫星将是第4颗由Intelsat和JSAT共有的卫星,之前3颗分别是2003年发射的Horizons-1、2007年发射的Horizons-2、Intelsat-15/JCSAT-85卫星。据Intelsat表示,Horizons-3e卫星将基于Intelsat EpicNG高吞吐量平台设计,并计划在  相似文献   

12.
《航天工业管理》2011,(5):38-39
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该卫星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37次飞行。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表示,将计划在201 7年2月初使用PSLV运载火箭创纪录地完成一次发射103颗卫星的壮举。这103颗卫星包括100颗国外卫星,分别属于美国、德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属于印度本国的3颗卫星分别是一颗Cartosat-2系列卫星以及INS-1A和INS-1B卫星。  相似文献   

14.
《航天工业管理》2010,(8):48-48
随着Ariane5火箭2010年的第二次发射,在一个月内国际发射市场相继发射了6颗Astrium公司研制的卫星。其中包括3颗商业通信卫星、1颗军用通信卫星和2颗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俄罗斯一共遭受了5次航天事故,其中发射失败4次,如果算上2010年12月“质子”-M火箭未能将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事故,俄罗斯已在13个月内发生了6次航天事故,损失巨大。在巨大的压力下,俄罗斯于2011年12月28日使用“联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6颗美国Globalstar-2卫星,完成了2011年的最后一次发射。  相似文献   

16.
国内要闻     
《航天工业管理》2010,(6):40-42
<正>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2010年6月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的卫星和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4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白宫考虑对美国发射场作重大改变  克林顿政府正考虑改变军方完全控制美国发射场的情况,这将是50年来美国国家航天政策的一项重大改变。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使发射场的运作更像民用机场,使美国工业界在为五角大楼和NASA执行国家安全任务和科学任务时具有灵活性,并且在全球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竞争更大的份额。在美国发射场进行的商业发射已超过军方或民用政府任务,占发射总数的70%,而且因预算问题,美国空军难以在改进50年代日益过时的发射场设备的同时安排大量的商业发射和政府资助的任务,利润丰盈的生意被迫拿到海外,人们也…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航天工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步履维艰,近期又接连出现发射故障。2012年12月9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一颗"质子"-M运载火箭由于发射后火箭上面级发动机出现故障,未能将搭载的Yamal-402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已是"质子"-M运载火箭4个月来第二次出现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事故。上一次是在8月7日,"质  相似文献   

19.
美政府关于火箭发射场未来的空间政策   2 0 0 0年 2月 8日美国将公布克林顿政府关于美国火箭发射场未来的空间政策。这项新的政策就谁来负责航天港及建在那里的火箭发射架和发射设施的维护及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原则。美国多数的航天发射场最初都是由美国空军建造的 ,目前都已经超过了 40年的历史 ,而且这些发射场的数量增长最快的用户是商业界的用户。据统计 ,到2 0 0 8年每年将有 80次发射 ,但只有 2 5次是属于军用发射。美国白宫建议 ,美国国防部与商业界合作共建一个单独的发射场管理机构。人们还认为 ,这项新的政策将首次就最…  相似文献   

20.
《航天工业管理》2004,(9):40-40
2004年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发射约9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这颗卫星将在太空预定轨道上运行若干天后返回地面。卫星运行期间,主要进行空间科学研究、国土普查和地图测绘等任务。用于发射卫星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8次飞行,也是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