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今世界,在高速发展的IT领域中,有两支突飞猛进的支柱产业: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几乎最新的信息、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一切新技术,无不为这两大产业所吸收和采纳。移动IP是移动通信技术和IP网深层融合的结晶,是目前唯一可以在Internet上为移动计算机提供无缝漫游的协议,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更加灵活地访问互联网的需  相似文献   

2.
一、移动IP概述 现在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法是采用IP协议簇,利用IPv4、TCP/IP和UDP以及在它们之上的一系列应用。随着移动通信需求的增长,IP协议簇也应适应移动通信的要求。 当某个计算机用户想发一个数据包给另一台计算机用户地址时,它并不关心也不知道目的计算机在什么地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和IP,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两个领域。WAP技术作为移动通信和IP网络的桥接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和研究热点。自1997,人们便开始进行面向数据移动终端(手机、PDA等)的无线应用协议(WAP)的研究,并得到了众多移动通信设备厂商和一些运营商的支持和响应,现WAP论坛中的成员已超过100家。国际上的一些运营商亦先后开通了WAP的业务,并得到了很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移动IP是一种新的支持移动用户和Internet连接的互连协议。伴随着互连网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也在突飞猛进。但是移动通信的业务迄今为止都是传统的话音通信占主导地位,移动通信网络本质上也是电路交换通信网。但是,智能化移动终端的实现,使得越  相似文献   

5.
《当代通信》2005,(19):108-108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移动”)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设11个市级分公司和85个县(市)级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煤体业务以及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品牌。  相似文献   

6.
《当代通信》2006,13(8):4-4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移动”)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设11个市级分公司和85个县(市)级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名品牌。  相似文献   

7.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演进的主流技术和重要里程碑,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与传统的GSM电路拨号交换相比,GPRS在资源利用效率,交换容量和性能t都有一个质的飞跃。GPRS分组交换的特性以及与数字网络容易整合的特性,将使各种IP技术与服务方便地同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为用户提供多种高速高质的移动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8.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移动”)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设11个市级分公司和85个县(市)级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品牌。1999年8月1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电信重组的方案,组建江西移动通信公司,2000年10月,变更名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省移动通信公司",2002年7月1日顺利实现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更名为“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江西省电信业第一家在境外整体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9.
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移动”)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下设11个市级分公司和85个县(市)级分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以及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品牌。 1999年8月1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电信重组的方案,组建江西移动通信公司,2000年10月,变更名称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省移动通信公司”,2002年7月1日顺利实现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更名为“江西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江西省电信业第一家在境外整体上市的公司。立足于不断满足客户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通信需求,江西移动持续打造一流、领先的精品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9):46-47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快速成长,以及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相互渗透,带来了移动数据服务的无限商机。许多运营商本可以在信息、游戏等多种业务上获得更可观的收益,然而用户直接登录到第三方服务器上,运营商就丧失了这些业务的收益。同时,现有的计费模式不能对IP业务进行很好的计费,(如图一)只能粗略地记录用户使用IP业务的时间或流量,这非常不利于开展基于IP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信业》2004,(12):70-71
为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浙江移动通信以客户为导向,不断创新,形成了全球通、神州行、金卡神州行等品牌系列,率先推出了短消息、手机银行、手机证券、移动传真、虚拟专用网、亲情号码、自由呼、秘书服务、手机上网、移动OICQ、IP电话等增值业务,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和有价值服务。公司的移动通信网作为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酱及和宽带的迅猛发展,整个固话市场已经处于非常缓慢的增长状态,尤其是话音业务甚至有停滞或下降的现象。尽管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但仍然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移动与固网用户数的差距越来越大。固网一直赖以生仔的语音业务,陷入了完全同质化的竞争,语音通信业务被轻巧灵便、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和价格低廉的IP电话严重分流,活费一降再降,利润越来越微薄。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从应用方面划分为公众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公众移动通信网俗称移动电话,是为公众提供移动通信业务为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网络,供个人使用。专用移动通信网俗称集群电话,它是指某一业务部门如公安、铁路、交通、城市管理等部门作为生产调度、行政管理、抢险救灾、应急救援而建立的综合无线调度移动通信网络,供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使用。在专用移动通信网中,又可划分两大类的集群移动通信网:一类是共用调度集群移动通信网(Public Access Mobile Radio),简称PAMR,另一类是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Private Mobile Radio),简称PMR。共  相似文献   

14.
移动数据通信是当前信息业兴起的又一大热点,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业务特征。为解决现阶段移动和IP相结合的问题,目前提出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方案主要有:基于数字蜂窝移动系统GSM的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技术和基于模拟蜂窝通信系统AMPS系统的CDPD(CellularDigital Packet Data)技术,由IETF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技术、市场和无线移动应用业务的共同驱动下,信息产业特别是无线移动通信产业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历了两代的发展,在2003年国内移动通信的用户数量超过了固  相似文献   

16.
关于移动终端体系架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终端不仅可以用来打电话,还可以上网,使用多种多样的数据业务。多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的成熟技术也出现在了移动终端上。今天的移动终端很多已经不仅仅是一部无线电话,而是集通信、娱乐、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终端。本文分析了移动终端的硬件平台及软件系统的架构,并提出了对未来移动终端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3G移动通信系统在国外已经开始投入商用,其固有的IP核心网络可望推动多媒体个人通信业务及移动互联接入业务的发展,虽然第三代移动通信可以比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快上千倍,但是仍无法满足未来多媒体通信的要求,未来各种不同技术的综合和互相作用以及真正的宽带无线变革和以用户为导向的智能业务将引领新一代异类无线网络,即通常所说的4G系统。  相似文献   

18.
CDMA2000是技术领先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中的一个,使移动终端能够以较高带宽接入IP网,人们在广域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网络连接,不间断地接受通信和信息服务。局域覆盖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相对广域的蜂窝CDMA2000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无线接入带宽,因此有必要无缝隙地融合CDMA2000和WLAN的无线接入,保证用户尽可能利用他们最想使用的方式无线接入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3G-路在何方     
范云军 《中国电信建设》2001,13(8):18-18,20,22,24,26,28,30
近些年来,全球移动通信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市场也日新月异,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结合的移动互联网,因为把移动通信的点与互联网开放性、海量信息的特点出色地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作为以移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为主要应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从倍受瞩目到前渐趋冷落,人们不禁在问:3G出路在哪?3G的应用在哪?无可否认,目前3G的设备提供和商用计划都推迟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用户对个性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融合问题无论在市场需求还是技术支持层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成为网络演进的主流方向。在移动通信向全IP的网络架构演进的稳势下,3GPPR5版本在核心网中首次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这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啮络架构,3GPP 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IM的重要特点是对控制层功能做了进一步分解,实现了会话控制实体和承载控制寓S体存功能L的分离,使网络架构更为开放,灵恬,因而IMSr实际L比传统软变换更“软”;IMS的另一最要特点是采用SIP(会话发起协议)作为呼叫控制协议。IMS足以移动分组网(GPRS)等IP网络为乐载,为IP多媒体业务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多媒体业务枉安全、计费、漫游以及QOSL的需求,IMS的雏形可以看成是为多种多样的IP多媒体业务提供的一个平台,从而为网络融合提供基础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