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一个以控制权收益为基础的晋升激励框架下,考察中国经济周期的形成。本文研究发现,由于政府保持着经济的控制权,政府组织中晋升激励体制的周期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成因,中国的经济周期本质上是“晋升体制周期”和“宏观调控”结合的产物,这推翻了学界“宏观调控是经济周期的应对手段”的一贯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以刻画这一逻辑。进一步的经验实证支持了上述逻辑。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进一步的产权改革以适度放松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将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43-48
政治晋升是中国地方官员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晋升激励的视角出发阐释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政治——经济”的分析,这正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者的关注。文章结合中国地方官员治理机制中与政治晋升相关的三方面重要制度安排(晋升集权、相对绩效考核、隐性治理机制),对晋升激励增长绩效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政府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模型,强调现有晋升机制存在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官员资源配置行为的内在动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任务的外部性以及信息成本的问题,地方政府在晋升中对不同工作任务的努力带有政治利益的考量。该模型为理解我国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倾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有助于帮助对我国政府官员绩效评估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式分权的制度安排。经济分权提高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政治集权又确保各级官员不受地方利益集团所牵制。"向上负责"的官员晋升机制解释了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发展"援助之手"的原因。为了获得政治晋升,下级官员必须遵从上级制定的政策目标。上级政府通过相对绩效考核方式,制造了下级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强大激励。这种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锦标赛在中国广泛存在,虽然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软公共产品供应不足、虚假数据和重复建设等消极现象的出现。近些年来学界的许多研究表明,围绕着经济增长与官员晋升的相关理论一直争论不断。  相似文献   

5.
“层层加码”与官员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央、省区、市、县多层级之间围绕经济增长目标的"层层加码"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我们以各级政府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为例,利用大量的数据揭示了经济增长指标从中央到基层政府的"层层加码"的普遍现象。我们的实证分析发现,"层层加码"现象与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有着密切关系,相对年轻的官员更可能提出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而任期与目标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关系。本文还讨论了"层层加码"现象在中国多层级行政体制中的广泛性以及与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些重要特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变迁——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研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变迁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这三者关系的一般性框架。运用这一框架,本文对中国建国以来的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演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变迁进行了历史性考察。历史证据表明,中国改革前后经济增长巨大差异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孔繁成 《南方经济》2017,36(10):90-110
近年来,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切日益上升,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但事实上环境质量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有持续恶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文章从晋升激励、地方官员任期预期的政治制度特征入手为破解这一谜题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果显示:(1)晋升激励恶化了辖区环境质量。"GDP晋升锦标赛"体制下,地方官员改善辖区环境质量的意愿不足,地方官员为在晋升中取得成功,很可能会采取牺牲辖区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手段推动辖区经济增长,从而导致辖区环境质量恶化。(2)晋升激励对环境质量的作用要受地方官员任职预期的影响。不同任职预期下,官员晋升激励对辖区环境质量的作用不同。较短任职预期,辖区官员易采取短视行为,实施忽视辖区资源环境的发展战略,导致辖区环境质量恶化,反之则相反。(3)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是影响辖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财政压力越大,政府默许甚而纵容一些污染企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结果导致辖区环境质量恶化。(4)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对辖区环境质量改善起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瑞明 《南方经济》2007,11(6):61-72
本文在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框架下。利用一个模仿博弈模型,对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同构及其引发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现象给予一个完整解释。研究表明:在以政治控制权收益为目标的晋升激励体制下,出于对政治控制权收益中相对位置的考虑.在信息约束与风险规避条件下.地方政府官员将采取模仿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方式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这种经济模仿发展战略必然导致产业同构的形成。这进一步引发地区企业在产品市场和原料市场的互相争夺.地方保护主义与人为的市场分割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在随后的经验验证中。历史资料支持了上述逻辑。最后,本文指出:由于政府组织中对相对绩效的激励需要与政府主导型经济中道德风险的两难冲突,从短期看。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将有利于缓解这一冲突,但长期来看.产权改革和市场环境的维护才是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9.
晋升博弈、地方官员行为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地方官员是"理性经济人"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将现有政治晋升机制中的"相对绩效考核"方式体现干官员的效用函数,从而考察了晋升博弈中的地方官员之所以存在行为差别的原因,为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一个并非仅仅基于经济因素的解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现有的晋升机制下,发达地区地方官员会(较不发达地区地方官员而言)更多地对地区经济增长伸出"援助之手",这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容易引发官员出现不良行为,进而导致区域经济"发散"的恶性循环;第二,中央政府旨在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有利于官员行为的"趋同",但中央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却有可能加剧官员行为的"发散";第三,在晋升博弈中,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区域经济的相互融合将有利于官员行为的"趋同".在利用理论模型进行上述推理之后,本文最后通过构建一系列统计指标,对影响中国地方官员行为差别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增长源泉:要素积累、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刚  李树 《南方经济》2009,(5):24-35
本文通过基于DEA的经济增长核算框架将中国28个省市的劳均GDP增长分解为了劳均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三个部分的贡献,然后采用GMM动态面板回归技术分别检验了在1994—2003年间金融发展对这三者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显著加速了劳均资本的积累,但其却阻碍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金融发展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同的效应可以解释为何“金融引导经济增长”这一命题在中国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1.
戴志敏  郭露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0):15-20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应的重要内在原因,是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不能与快速经济增长水平配合。因此,从区域金融体系考虑是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项重要举措。在现实中,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配合程度常常偏离理论最优形态,导致各地方经济出现金融过度或金融不足的状况。文章借鉴金融生态思维及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别从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外生性与内源性的相关因素分析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的适度性。在大量研究基础上设计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模型并予以实证,从而得出相关结论以推动江西金融体系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态势相匹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消费者时间分为工作时间、教育时间、闲暇时间,重点扩展了闲暇时间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和技术进步的外部性,将闲暇时间和教育时间同时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分析了两种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时间(即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积极健康的闲暇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闲暇的偏好还很低,总体上闲暇时间对我国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安排闲暇活动和正规教育活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促使它如此快速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从引进外资额这一因素来分析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外资引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也是绿色GDP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十分注重发展外包服务业,并使之在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优势的新疆产业结构优化与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资源禀赋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成了落后区域。新疆自然资源丰裕,但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造成近年来新疆资源型经济加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所以,研究适合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特征、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并构建模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资源优势的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组织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工业是加快西部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产业组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分析目前西部工业产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优化工业产业组织,加快西部经济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交通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论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本文收集中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交通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本文得到的结论是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短期和长期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023和0.062。这也就是说交通运输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从短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23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0.06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Under pressures related to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 is facing an increasingly severe “environment–health–poverty” trap risk. Fuel tax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policy to counter such a risk. Since 2009 China has raised the fuel tax rate many times to enhance tax reform.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is policy remain unknown. Therefore, it is vitally important to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China's current fuel taxation policy on environment, public health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the first attempt in existing literature on China, this paper builds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with the feedback effect of public health on economy. We find that that the fuel tax policy benefits the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improves human health; however, it is detrimental to economic growth, public welfare and price stability. In this sense, it plays a limited role in reducing the trap risk and might not be sustainable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9.
陈建 《改革与战略》2008,24(12):12-14
政府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府对自身进行的深入改革,经济发展是政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两者具有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致变因素,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文章旨在对这种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对政府管理创新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I. Introductio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en one of the defining features of the world economy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t has grown at an unprecedented pac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with only a slight interruption during the recession of the early 1990s. Almost all economiesnow are competing to attract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Inward FDI flows havebeen far exceeding private debt flows until recently in some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Interm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