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的中心议题是投资效率。我们从基于标准生产函数的投资需求模型出发,从投资需求所处的非均衡状态入手来讨论投资效率。投资需求的非均衡状态由实际投资与理论投资间的偏离来定义。我们将投资效率分成投资的配置效率和投资的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并将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因素联系起来。我们使用样本期为1989—2000年的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作为模型分析的实例。分析的重心是中国的过度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总投资的配置效率欠佳所造成的。从实例分析中我们发现,资本价格对投资需求几乎无影响,而扩张性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却对投资需求有着强烈的影响。我们还发现,各省过度投资间存在彼此攀比的网络效应。然而,一旦将这些制度因素分离开来,投资配置效率还是渐有改善的。同时,地区间投资不均的程度也不断有所下降。从投资的生产效率指标估值看,东部沿海省份的效率一般高于西部省份的效率,这是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秦朵  宋海岩 《经济学》2003,2(4):807-832
本的中心议题是投资效率。我们从基于标准生产函数的投资需求模型出发,从投资需求所处的非均衡状态入手来讨论投资效率。投资需求的非均衡状态由实际投资与理论投资间的偏离来定义。我们将投资效率分成投资的配置效率和投资的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并将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因素联系起来。我们使用样本期为1989—2000年的中国分省面板数据作为模型分析的实例。分析的重心是中国的过度投资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总投资的配置效率欠佳所造成的。从实例分析中我们发现,资本价格对投资需求几乎无影-向,而扩张性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却对投资需求有着强烈的影响。我们还发现,各省过度投资间存在彼此攀比的网络效应。然而,一旦将这些制度因素分离开来,投资配置效率还是渐有改善的。同时,地区间投资不均的程度也不断有所下降。从投资的生产效率指标估值看,东部沿海省份的效率一般高于西部省份的效率,这是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孙晶  赵诗  梁磊 《经济论坛》2012,(9):33-37
本文参考Jeffrey 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利用浙江省28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和混合模型得出浙江省制造业的整体资本配置效率为0.441,处于全国较高水平。运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在2000~2010年间年度资本配置效率的变化和28个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的行业差异,发现浙江省制造业资本配置效率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投资效率与过度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投资效率以及过度投资的实证分析和经验推断后认为,从总体上说,从总量投资效率来考察,中国经济并不存在投资过热或过度投资现象,即中国的高投资不存在低效率问题.但是,从局部上看,在个别产业、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存在过度投资或者说投资低效问题.其政策含义是,针对局部地区和行业的投资过热和过度投资所进行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不能一味地搞"一刀切".在进一步健全投资领域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依靠市场力量提升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部各省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参考Wurgler的研究方法,考察资本要素在我国中部地区近十年来的配置效率及波动,从宏观角度分析中部各省资本流动的效率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各省资本的配置效率受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各省的动态资本配置效率的波动幅度在2004年以后趋于平缓,表明外部因素对各省经济效率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市场调控的作用逐渐得到发挥;各省的行业投资及发展差异是导致各省的动态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炜  曹姗姗 《经济师》2011,(10):18-19
文章参考Jeffrey Wurgler的方法,使用2003-2008年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季度数据,测算各经济类型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发现私营企业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而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则处于低水平;各类企业的动态分析表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地受到各季度宏观政策的影响;分行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起主导作用的行业其资本配置效率不高,不同类型企业中,资本配置效率较高的行业在分布上存在一定互补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系统地研究中国私营企业的生产率表现和投资效率问题。样本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材料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私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上都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这种优势主要集中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上。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各地区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弹性稳定地处于0.2—0.3之间。对生产率方差的分解表明,地区和行业内部近90%的生产率差异来自TFP的差异,劳均资本的差异只占贡献来源的13%左右。虽然行业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还是TFP,但地区间的生产率差异则主要来源于劳均资本的差异。资本边际产出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不均衡分布意味着部门间存在资本配置的非效率。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发现,省际间资本重置给私营制造业带来的潜在产出增长效果比行业间的资本重置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私营制造业资本的地区间流动障碍比行业间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投资是湖北省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但湖北省投资增长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为了避免湖北省投资因过热而浪费社会资源或者因投资不足造成经济增长的停滞,应按照投资效率原则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阐述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产业和行业结构基本情况,利用投资效率指标对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投资政策进行了评。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北省今后一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的产业和行业结构,为湖北省固定资产投向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 Jeffrey Wurgler 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面板数据的资本配置效率模型。使用我国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度量了90年代资本配置效率,发现从1991年到1999年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年平均值为0.0311到0.0375之间,属于很低的水平。自发投资增长指数的大小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高新技术发展方针、产业调整与转移的方向、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态势以及市场供求情况基本一致。经济增长仍然是投资主导型的,属于外延扩张的阶段,金融市场应有的资本高效优化配置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本文还分析了相应的金融现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区位基尼系数、MHH1指数反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总体态势,发现制造业集聚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剖析六大典型制造行业空间集聚过程中资本、劳动生产效率变化特征,发现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程度成正相关,某些地区制造行业的过度集聚导致效率损失,故应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策略,或进行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