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湖南省经济主要是依靠农村廉价劳动力不断涌入城镇,进入大型企业工作,从而通过劳动力扩张这种方式来实现增长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资本的深化,原始的资本广化发展方式很难再维持湖南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这时伴随着大型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显现出来的动态规模效益就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湖南省的企业按要求可分为工业和非工业部门,以及工业部门内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部分。通过纠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部门之间动态规模效益的大小以及稳定性,从而得出:在湖南省中非工业部门显现出较大的动态规模效益,在工业内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益几乎一样大。因而,湖南省要想实现经济的良好持续增长,就应该扩大非工业部门企业的规模,促进其外部效益的彰显;同时,在工业部门内部要加大非国有企业的投入,从而实现投入产出比最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1998年和2005年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多大程度上是由生产率的改变所驱动的;第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生产率表现有何差异,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各种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第三,我们探讨了沿海、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等四个主要经济区域的生产率水平是否存在收敛的问题。我们发现企业进入和退出样本对生产率增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在1998年至2005年间,这种进入和退出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并且加快了内陆省份生产率对沿海地区的追赶。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1998年和2005年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多大程度上是由生产率的改变所驱动的;第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生产率表现有何差异,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各种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第三,我们探讨了沿海、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等四个主要经济区域的生产率水平是否存在收敛的问题。我们发现企业进入和退出样本对生产率增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在1998年至2005年间,这种进入和退出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并且加快了内陆省份生产率对沿海地区的追赶。  相似文献   

6.
产权制度约束下的非国有企业资金供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假定资金边际生产率非均衡的条件下,分析了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供给的二元结构,以及在二元结构中资金不断地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国有渗透到非国有企业这个资源再配置过程。由于非国有企业资金供给状况变化是一种帕累托改善,所以,结构的一元化得到顺利进行。它经历了因政府管制而受限制,因政府默认而非正式地进行和因政府允许和鼓励而得到快速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实质上是资金不受产权制度限制,可以在边际生产率不同的非国有与国有企业之间配置自由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黎伟 《生产力研究》2012,(6):175-176,253,261
文章借鉴Feder非均衡模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反映工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工业部门比非工业部门边际生产率更高,工业部门对非工业部门存在正的外部性,将更多的资本、人力等资源配置到工业部门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水平,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李海青,琚华琴近些年来,非国有企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而国有企业的发展却出现了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国有企业在国有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拿工业部门来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78年为77.6%,1985年...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在"抓大放小"和资源倾斜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表现还是最差,投资效率比民营企业低43%,国企改革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可持续性内生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工农业内生增长模型,考虑了工业与农业生产率差异和工农业溢出效应,分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工业部门资源配置优势以及全社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部门因其生产率优势、溢出效应而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农业发展滞后也会限制工业资源配置优势扩大;同时,全社会经济增长受工业增长、工业对农业溢出效应及农业增长共同影响。因此,工农业既存在资源竞争,又存在协调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者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具有经营能力的人才选拔到经营者的岗位上,同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努力工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所在.该文以钢铁工业为对象,使用独自调查的企业数据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特征和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仅努力不足,能力也不足.这意味着在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不仅缺乏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同时也缺乏对经营者合理的选拔机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问题,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实行产权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两个常见的土地投机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了现行征地制度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明晰、征地范围过宽以及征地补偿不合理可能是土地投机等土地问题滋生的土壤,并在其后以较长的篇幅讨论了公共利益含义界定、征地范围划分以及公平补偿问题.该文的观点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清晰地界定公共利益的含义或者明确划分征地范围,并实行以土地市场价值为基础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强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这为我们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计量模型对广东省1997-1999年39个行业和21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广东省FDI外溢过程中,示范-模仿效应和联系效应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FDI在行业中外溢效应小于在地区内的效应;各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强烈影响FDI的外溢效果.因此,外资政策的制定不应该一味强调引入外资的数量,重点应在于其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考察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特别是家户特征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状况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别持续扩大,但按可比标准还没有达到两极分化状态.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结构转换已经成为影响当前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别及其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钢铁行业与铁矿石贸易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基础产业的钢铁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与其密切相关的铁矿石贸易的发展,但是钢铁行业与铁矿石贸易并没有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文章对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和铁矿石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我国铁矿石资源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之间的关系,论证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政治力量间的竞争是宪政转轨的推动力量.通过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例证,该文分析了两种转轨模式下的特征和问题.结论是,在政治垄断下的经济转轨将被国家机会主义所挟持.经济转轨双轨制产生了宪政转轨的非常高的长期代价,大大超过它赎买既得利益平滑转型的短期好处.经济转轨是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与WTO规则下的全球经济趋同的过程,而不是创造一个本质上不同的制度的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空间差异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任旺兵  申玉铭 《经济地理》2004,24(1):100-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国际旅游稳中有升,国内旅游持续增长,旅游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文章对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电力市场设计:理论与中国的改革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虹 《经济研究》2004,39(11):119-128
沿用最新的规制经济学和电力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框架 ,本文首先对电力市场设计中的核心基础理论———节点价格体系、双边契约机制和电力市场中的风险规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 ,采取节点边际价格体系以及相应的支撑体系 ,即两部清算机制和传输权市场等可以最优化短期经济调度 ,可以保证和促进行业发电、输电的长期投资 ,保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后 ,在分析中国电力行业特殊的制度和经济约束条件的基础上 ,给出了中国电力市场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琴 《时代经贸》2007,5(1X):122-123
解决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不平衡发展是中国实行金融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随着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中央文件陆续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展顺利,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后,资本市场也随之进入发展新阶段。过了2006年中国加入WTO承诺——对外开放金融业即将兑现,此前出现的新机遇和新问题亟待我们去分析解决,以积极应对对外开放对我国金融业带来的冲击并把握金融业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