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使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超级大牛市,但是随后的大、小非解禁,使中国股市从6124点跌到了2990点。中国股市为什么经历了先涨后跌的行情呢?从大、小非解禁的角度分析中国股市进入后股改时代的种种变化,以及管理层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中国股市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这是个制度性的缺陷。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异,阻碍了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2.
张翔 《资本市场》2006,(6):38-39
<正>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目前发生在中国股市中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好时代的来临。尽管股权分置改革尚未落幕,重新启动融资的压力犹存,但市场的反映却已经热烈到了沸点,或许期望通过短时间弥补多年积弱的现实是非理性的, 这并不妨碍投资者对形势的乐观。随着大盘涨势波涛汹涌,投资热情继续升温,对于中国股市普遍判断的主论调认为,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市场走势也许会有反复,但上升仍将是主旋律。一个已经到来的新盛世究竟是幻想还是现实?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是股市的转折年,也被称为股市的春天。上证指数从2006年1月4日的1087.85,一路飙升到4月7日1340.26收盘,涨幅23%。众多利好消息不断涌现,本文从政策因素、舆论因素、市场因素三方面分析了股市看多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加坚固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陆祥 《经济月刊》2003,(5):47-47
别为“无异议函”的消失而高兴,种种新出台的规矩让内地民企香港上市的道路可能变得更加典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衍生权证在数个亚洲区主要股市均发展迅速,中国内地是发展最迅速的权证市场之一。到底投资衍生权证能为投资者提供什么好处,引致那么多投资者开始留意权证这种衍生工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投资者关系的战略意义并不仅仅是使得企业在个别资本运作事件中具备了竞争优势,其真正的战略意义在于,投资者关系能为企业培育一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这正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利用国际资本的"血液"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其国际化经营发展的战略选择。文章对海外上市的基本模式,影响因素,上市地点及上市时机等展开论述,指出民企海外上市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国际证券市场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股改后影响我国IPO抑价程度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出导致我国IPO高抑价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次股改完成了中国股市的产权界定,二次股改主要是完成中国股市运行体制的市场化转型。发行审批制度从新股、再融资到重组退市各环节的全面改革,是校正中国股市制度缺陷、重新构造市场不可回避的挑战和任务。文章希望,二次股改即发审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时间可以短得多,速度可以快得多。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革及境外上市的思路进行反思,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应理性思考洋有洋营还是民有民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亮 《资本市场》2006,(6):48-49
后股改时代股市交易活跃,创新活动也同样趋于活跃。对于积弊甚多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虽然创新的实践和行动依然困难。但惟有创新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因为市场永远是在创造而不是在等待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王吉舟 《经济导刊》2004,(10):61-63
证监会8月31日面向社会征集新股发行询价化改革的意见,并同时宣布暂停发行新股。有专业人士认为证监会此举缓解了市场的压力,意义深远,并指二级市场已跌入1300点底部,该利好消息有望成为市场回升期盼已久的制度创新点。毫无疑问,中国的证券市场历经十二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充满问题、需要拯救的大系统,而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这个大系统中,最强势的一方,他同时扮演决策者、监管者、准入者、拯救者四重角色。形而上地讲,证监会制订此类大系统的改革方案有两大思路,一是针对眼前最紧迫的危机,找出应急的变通之法,但求渡过难关为要;二是针对…  相似文献   

13.
地产企业的上市重组,不仅被股市投资者关注,而且也被房市投资者关注。还没有上市的地产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上市首次发行融资,已经上市的地产企业通过重组实施增发再融资。就投资者而言,重组是股市投资的利好;就地产企业而言,重组是为了把资产卖个好价钱,实现最大限度的多融资。可以说,在地产企业通过重组而进行价值重新估值这一点上,地产企业与投资者不谋而合。也正是这种"不谋而合",推动了地产上市公司的过度、过高估值。而这种过度、过高估值,不仅加大了股市地产板块的投资风险,而且加大了房市的投资风险,其所诱发的"股市房市双重风险"一旦扩散,极易拖累商业银行并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全流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流通问题之所以难,难在定价,而定价难在补偿。什么样的补偿才是的公平的?必须抛开补偿情结,辨证地看待历史。为了寻找一个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绝对公平的补偿方案,使得全流通久拖不决,这对于无论哪一方投资者的利益实现都是不利的。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解决全流通问题。把定价权交给市场,交给供需双方,由供需双方按照资本市场游戏规则达成交易,最终实现非流通股的流通。  相似文献   

15.
朱继军 《经济师》2006,(4):128-129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开始实施,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内所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实现全流通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将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变革,真正走向一个“同股同权”的证券市场。由于股票定价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应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必须作重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刘纪鹏  韩卓然 《经济》2013,(6):108-108
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做强中国资本市场。从微观层面看,大小非和大小限形成的两座堰塞湖是制约提振股市的重要因素。锁一爬二、新老划断导致堰塞湖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上采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开放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是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的一项大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必将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要积极面对新形势,通过改善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加强风险控制,成功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8.
<正>伴随着中工国际IPO第一单的正式亮相,中国证券市场完成了“新老划断”三步走,迎来了全流通新时代的开启。回首股改之初,方方面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对对价支付的讨论、甚至市场崩盘的警告不绝于耳,而历经一年多的波澜起伏之后,“轻舟已过万重山”。纵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 股权分置改革是改革以来,时间最短、进展得最顺利,以及对改革成效争论与分歧最小的重大制  相似文献   

19.
冯科 《新经济》2006,(3):38-39
新老划段是指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新发行上市的公司直接实行全流通。新老划断,是股改进程中的必然,即在股改进行到一定阶段,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已完成股改,中国股市开始运行新的全流通市场规则,其主要的标志自然就是全流通的IPO及再融资的恢复。新老划断将增加股票的供给,对股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和寻租理论的角度,对股市再融资活动中的股价操纵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尽管股改部分改变了我国股权二元结构的现状,但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大股东或者庄家凭借自身的资金和信息优势依然可以进行股价操纵.操纵的成本包括哈伯格三角性和塔洛克四边形.两者的价值是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耗费了本应投入到社会生产中的资源,整个过程社会财富一直在减少,并没有增加社会财富.但是从股东角度出发,依然可以获得足额的租金,以弥补耗费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