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冲击,并针对中国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金融业迅猛发展,金融危机不断地冲击着整个金融系统,金融系统脆弱性也日益加剧。剖析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和表现形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加强中央银行对金融业监管,完善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优化金融组织和产品结构,分解金融脆弱性;加大网络安全监管,全面开展社会信用建设;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制度,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柴时军  齐昊 《财经论丛》2023,(10):58-68
利用2015、2017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两个维度构建家庭金融脆弱性指标,探讨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同时降低了家庭资不抵债和入不敷出的发生概率,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分维度看,普惠金融使用度和满意度的提升都有助于降低家庭金融脆弱性,而便利度的影响则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减贫增收和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两种途径抑制家庭金融脆弱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对低收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更为深远。本文结论为我国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微观金融风险监管与防范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概况,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形成与风险分析,以及金融监管在防范区域性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的作用,进而提出金融审计通过有效监管金融部门来达到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目的,着重介绍了金融审计的理论基础、特点、现实问题及对策,最后在区域性金融体系的大框架下,对我国金融审计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这些年互联网金融创新如火如荼,互联网金融创新伴随着这种风险,这些风险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客观上要求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本文对于互联网金融类别、互联网金融创新以及创新风险进行具体的阐述,在广泛借鉴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经验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创新监管具体思路,希望能够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带有益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础,商业银行出现的风险因素除了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还有可能将风险传染到整个金融系统。因此,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途径、机制,为监管部门进行监管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全球化挑战我国的金融改革及创新,特别是金融理论的创新和控制风险技术的创新,如何将金融风险控制到最小程度,真正使金融体系成为支撑社会经济的基础,达到为社会分散经济风险的目的,是我国金融界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如何用定量方法测度和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互联网平台正处于发展初期,金融体系监管机制存在缺失,来自于这两方面的风险叠加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频繁出现诸多问题,对其风险监管已刻不容缓。"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依托于互联网以及金融两大平台,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风险的来源,并对风险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飞  郝国政 《商业研究》2004,(22):102-103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一些金融机构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实现业务范围的扩张。各种金融控股公司的涌现对我国分业监管框架构成挑战,其业务活动会对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缺乏相关的法律制约及不正当的关联交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的特征,所以金融体系风险大,动荡不稳定。金融稳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金融监管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很多缺陷,所以有必要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本文将讲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论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及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时间较晚、金融脆弱性一直是威胁我国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因素。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十九大报告指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金融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联网金融、影子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脆弱性并未好转,甚至显现出系统性风险扩大的趋势,如2015年股市大震荡的出现。本文从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组织创新、金融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回顾总结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的金融创新成果,并从这三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创新活动对我国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制,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结构单一、性质趋同,金融创新活动并未提高我国的系统性金融安全,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以及金融组织创新,从不同方面和不同机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扩大了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导致我国金融脆弱性加剧;另外过度的金融制度创新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与监管制度的扭曲和非均衡,从而从根本上加剧我国的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12.
张英竹  丁浩 《商》2013,(11):113-113
金融脆弱性概念源于1982年明斯基在《金融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一书中提出的"金融脆弱性"。从2000年开始,由于我国加入WTO,内外部环境愈发复杂,本文结合前人对金融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并给出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商》2015,(24)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影子银行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仍以银行为核心,影子银行一定程度上就是银行的影子。影子银行加重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前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重点加强风险分析和防范。本文以金融抑制和金融脆弱性理论为视角,对区域影子银行的现状、发展动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严敏 《商业科技》2014,(22):187-187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体系不断发展,金融行业风险加剧,金融危机时有爆发。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占据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因此我国监管当局把对银行的监管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与金融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能有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安全,但忽略了金融创新也可能带来金融脆弱性、危机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从而对金融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林建生 《商》2012,(18):119-120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实体经济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商业银行金融防范风险能力有待增强。目前,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政府对于银行的的监管职能是不能弱化的,政府的有效监管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有一定效用的。本文主要从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现状入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监管体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周丽 《消费导刊》2009,(2):99-99
我国金融体系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新兴经济与开放经济背景之下,"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我国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我国金融市场脆弱性进行研究,减小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发行绿色债券有利于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而绿色债券的发行利率是影响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发行的331只绿色债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实证分析我国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利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企业ESG评级、绿色金融政策推动水平、金融生态总体水平、行业性质和披露募集用途均对企业绿色债券发行利率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加大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逐步推进企业绿债资金用途披露、加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力度,尤其应该完善ESG信息披露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城市,也是我国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但国际横向比较显示上海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上海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对上海服务贸易出口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提出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20.
基于第四代金融危机理论、金融脆弱理论和经济与金融关系理论提出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安全影响的作用路径,采用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法,分别构建简单路径模型和复合路径模型。结果显示,研究期复合路径模型更合理,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对中国的金融安全影响效果是显著的,并且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可通过对市场情绪产生积极引导,进而正向影响中国金融安全;而贸易摩擦直接负面影响指标通过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途径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结果则不显著。据此,为了增强金融安全重要影响因素和降低市场情绪,提出以下建议:稳定利率,平衡汇率与债市;结构性调整外贸企业杠杆率,增加直接融资;培育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增强专业性;维持较高外汇储备,应对不确定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动用逆周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