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峰 《东北之窗》2014,(18):28-28
正随着互联网互动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唱衰之声此起彼伏。我熟识很多在传统媒体负责经营的朋友,并不是他们不努力,并不是他们不智慧,而是整个环境大势发生了变化。我们首先要了解,我们今天是要在一个手机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时代探讨户外媒体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模式和媒介接触习惯。我们经常通过手机看到一些很多朋友都感兴趣的话题,在转发的同时还会说,我的手机被它  相似文献   

2.
刘毅 《魅力中国》2010,(7X):158-158
2000年以后,随LED高辉度化与高效率化技术发展,再加上蓝光LED发光效率大幅改善,与LED制造成本持续下降,让LED应用范围、及有意愿采用LED的产业范围不断扩增。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上几大LED驱动电路,了解最新的LED驱动电路设计思想,以促进发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依据主流媒体约11亿字的语料分析得出的“2007年媒体流行语”出炉,十七大、嫦娥一号、华南虎、CPI上涨等词汇入选。本次十大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等发布,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年度媒体流行语,也是以上机构第12次发布十大流行语。  相似文献   

4.
宋洁 《产权导刊》2013,(5):72-75
在网络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发布,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发布方式。当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离不开网络时,很多因互联网而产生的问题就亟待法律规制,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本文对网络著作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其法律特征、主体、客体和内容;对网络环境下涉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合理使用与限制进行了相关论述;分别从立法、观念、技术和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的若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澄 《理论观察》2022,(8):150-153
互动新闻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传受交互”的经典范例,随着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互动新闻也从读者来信、听众热线等媒体主导的互动向受众主导的互动偏移。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主流媒体互动新闻实践案例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互动新闻在媒体融合背景中呈现出独特传播优势和局限性,为推进地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一种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充斥着人们生活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了电子网络中,选择在电子网络中与他人沟通的新方式,一个新的社会互动形式出现了.网络社会群体有着匿名性、多重性和网络事件快速传播的自身特性,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影响.只有正确的引导网络社会群体才能使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更好的使用互联网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网络自媒体传播的新变化以及引发的社会道德负面影响,分析了其原因。认为网络自媒体传播的自由性造成色情暴力信息泛滥,导致社会公信度降低,导致网络暴力滋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网络自媒体的过速增长、网络技术监管不足以及网民自身道德约束力太差。因此,在实名制上网难以实现的今天,希望自媒体传播者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8.
<正> 互联网作为当今社会的第四媒体,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网络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今天,我们能在网上随心所欲地点播电影、收听广播、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等,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一  相似文献   

9.
金晶 《发展》2011,(4):105-106
相对于电视、报刊、广播类平面媒体,新媒体被称作第五媒体。2011年,新媒体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新媒体传播队伍中来,但在肯定其地位和优势的同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忽视其背后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王乙杰 《魅力中国》2014,(22):285-285
现代各种高科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传统官方媒体在新兴民间媒体崛起之初受到了冲击,这点已是不可否认,传统官方媒体亦是采取了许多方式来挽回观众,无奈新兴媒体的发展势如破竹、不可阻挡,甚至新兴媒体有覆盖传统媒体的趋势。在传统官方媒体不得不接受新兴媒体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官方媒体和新兴民间媒体之间已经相互渗透和影响,彼此需要又彼此互补,出现了媒体互动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以上,它们的营销传播受到资金、平台等限制.WEB2.0时期性价比最高的网络营销渠道是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用户数量大、相对素质较高,投放精准、获取方便,使中小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中小企业应该重点打造一种社会化媒体账户,设定切合实际的营销目标,发布以客户需求为主的内容,与消费者持续互动,创造热点话题,坚持对话式营销.  相似文献   

12.
兰莹 《魅力中国》2014,(25):267-267
望新中国媒体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有兴盛低迷曲折起伏,广播媒体始终有着生存发展的空间。甚至在新媒体冲击越来越大的今天,报纸电视都在紧张应对新媒体侵蚀阵地之时,广播媒体,特别是交通广播,正经历着新一季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2011,(2):60-65
流行语记录历史,反映社会,透视时代。“2010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真实记录了2010年度的世界万象与社会变迁,客观映照了时代发展中国际和国内社会的诸多热点。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发布“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等代表发布方对流行语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传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新的传播媒体的发展、新的信息平台的出现以及新的信息主体的参与。面对手机网络上负面信息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自媒体的错误利用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以及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对手机网络的监管,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正能量”,做好加强对青少年文明上网的教育工作,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5.
正今天,国务院国资委在这里举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项目信息统一发布系统的开通仪式,我谨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向参与系统建设的相关单位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和推动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和市场发展的部门、企业、机构和媒体表示衷心感谢。我国的产权市场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国务院国资委从2003年成立开始,就积极推动建立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我们出台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充分发挥市场配  相似文献   

16.
屈指算来,国企改革已历经20余年.在这20年里,围绕国企改革的"攻坚",就有不下三次.而且每一次攻坚,都是媒体热炒、捷报频传.而今天人们面对的现实却是:改革的成本越来越高,见诸媒体的调子越来越低.即便如此,范畴更广难度更大的国有资产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新一届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从去年的"郎顾之争",到今年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违规问题及10户央企资产流失,国资改革一直是我国财经界改革的焦点.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家和相关人士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其中不乏一些大智大慧,我们在这里借众家之言,集众家之长,谋国资改革之大事.  相似文献   

17.
魏浩浩  王勇森 《走向世界》2015,(11):40-42,44
毋庸置疑,如今网络已占据人们的大部分生活,上网成了生活常态。或许对于一部分行业、一部分人来说,可以少吃一顿午饭,却忍受不了断网几小时。今天,人们获取讯息、相互交流、分享心情、表达诉求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不知不觉间,网络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平台,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和交互式网络电视等,都以极快的发展速度,成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和重要舆论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18.
戚蕊 《魅力中国》2014,(11):274-274
在网络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视这种相对较为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各大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成为了各大卫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合理的编排首播剧,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吸引力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收视率提升方法。现本文就主要探讨了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策略,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首播剧的效应,分析提高卫视收视率的创新途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自媒体传播具有共享性、社交性、丰富性和参与性等特征,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自媒体的发展为井冈山精神传播路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张浩 《魅力中国》2012,(32):135-135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代表和反映着教育现代化的水平,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网络和计算机给我们带来讲授和传播知识的新方法,它已不仅仅是对常规教育的补充,而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集成了语音、视频、动画、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又能打破时间、地域、人员的限制,因此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体育教学方面,现代教学媒体与技术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